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冰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脊髓
  • 5篇脊髓损伤
  • 3篇手术
  • 3篇并发
  • 2篇低钠
  • 2篇低钠血症
  • 2篇血症
  • 2篇手术结合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颈椎
  • 2篇脊柱
  • 2篇骨折
  • 1篇钉棒系统
  • 1篇胸腰段
  • 1篇胸腰段脊髓
  • 1篇胸腰段脊髓损...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陈旧性...

机构

  • 8篇唐山市第二医...
  • 3篇唐山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张军军
  • 8篇赵冰
  • 7篇卢占斌
  • 6篇王立功
  • 6篇黄玉国
  • 5篇徐丽
  • 3篇程潭
  • 3篇范宁建
  • 3篇周钱宏
  • 3篇张洁
  • 2篇张艳
  • 1篇陈先
  • 1篇宋海明

传媒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外科手术结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治疗胸腰段外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58例胸腰椎外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病例均为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均采用脊柱后路复位椎板切除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疗程为4周~3个月,对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脊髓功能恢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随访时间6~24个月,并通过ADL评分系统进行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作为胸腰段脊髓损伤术后常规治疗方案,对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作用。
赵冰黄玉国卢占斌徐丽张军军王立功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脊髓损伤胸腰段
截瘫平面高于脊柱骨折平面两例报道并原因分析
2013年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脊髓损伤患者数量急剧增加,交通伤致残的比例仍处于高位。大多数患者脊柱、脊髓损伤处于同一平面.但经治疗后截瘫平面高于脊柱骨折平面的问题逐渐被重视.尤其是进行性上升性脊髓损伤后果极其严重。甚至出现死亡。笔者自2012—05—2012-08收治2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截瘫平面均高于脊柱损伤平面,报告如下。
赵冰黄玉国张洁卢占斌徐丽张军军
关键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
经伤椎椎弓根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植骨结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脊柱外科28例胸腰椎陈旧性骨折患者(伤后3~5周)。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加椎体内植骨并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ODI评分及椎管侵占率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并获随访,时间6~18(10.6±4.8)个月。伤椎高度矫正率约93%,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ODI评分及椎管侵占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术前与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ODI评分外,术后1个周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植骨未吸收。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加椎体内植骨并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对于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可增加前柱支撑,减少椎体高度丢失,疗效满意。
张军军张艳周钱宏赵冰程潭范宁建卢占斌王立功
关键词:椎弓根胸腰椎骨折植骨内固定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脱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前路减压固定治疗下颈椎脱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1-03—2014-01对11例因外伤导致的下颈椎脱位一期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颈前路减压钛板固定手术,术后给予消肿、抗炎、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结果 11例均获得随访8~30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良好,颈椎活动度及稳定性良好,无钉板松动断裂、椎间高度丢失及假关节形成。MRI显示颈椎前后减压充分,脊髓无钳夹现象,椎管矢状径变宽,无脑脊液漏发生。术后脊髓功能ASIA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2例,D级5例,E级2例。结论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脱位者术后效果满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
赵冰黄玉国张洁卢占斌徐丽张军军王立功
关键词:下颈椎脱位前后路联合手术关节突交锁椎弓根钉棒系统
早期手术结合康复治疗一体化干预对脊柱疾患转归的影响
黄玉国赵冰卢占斌徐丽张洁张军军王立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重,交通事故、砸伤、坠落伤及其他创伤造成的脊髓损伤尤其是颈脊髓损伤患者逐年增加,给患者造成活动障碍、大小便障碍、心理障碍和致残等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针对上述问题,该成果利用...
关键词:
关键词: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康复治疗
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治疗与预防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自2002-01—2012-12诊治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179例。结果治疗1个月后各项指标与住院时相比较,血压、心率升高;24 h尿量减少不明显(P>0.05);血钠、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值升高;尿钠减少(P<0.05)。出院时较治疗1个月时各项指标相比较,心率升高,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尿量明显减少,血钠值升高,尿钠明显减少(P<0.05);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值升高。结论急性颈脊髓损伤合并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较多,发病机制为SIADH及CSWS,治疗时要鉴别,并可针对各种因素来预防,减少低钠血症发生率。
卢占斌黄玉国赵冰徐丽张洁张军军王立功
关键词:颈脊髓急性损伤低钠血症发病机制
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早期有效防治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有效预防与治疗。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选择自2013-01—2015-05诊治的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81例,入院后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入院后根据体重(以kg为单位)每日需钠量立即给予1/3~1/2量口服补钠,发现低钠血症后给予静脉补钠,以30 ml/h的速度静脉滴注,并根据尿量限制液体入量。B组41例入院后不口服补钠,在发现低钠血症后再行静脉补钠。结果 42例(51.9%)发生低钠血症,其中A组15例(37.5%),B组27例(65.9%);A组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0,P=0.011)。发生低钠血症时间距伤后3~15 d,平均9 d;低钠血症持续时间11~25 d,平均18 d。A组意识障碍发生率(χ2=4.419,P=0.036)、血氧饱和度降低发生率(χ2=4.125,P=0.042)、非心源性肺水肿水泡痰发生率(χ2=5.239,P=0.022)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可并发严重低钠血症,在颈髓损伤后早期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早期发现及时纠正低钠血症对于改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张军军张艳周钱宏赵冰程潭范宁建陈先黄玉国
关键词:颈椎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低钠血症
脊髓损伤后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的并发症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为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并发肺栓塞应用下腔静脉滤器(IVCF)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2014年12月~2015年7月本院急性脊髓损伤患者95例。结果 23例出现下肢DVT,其中15例置入IVCF,除10例有抗凝禁忌证外,其他患者行抗凝治疗。随访观察有3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2例出现滤器以远广泛血栓形成,并发双下肢重度肿胀、肾功能不全、高血压;1例患者出现持续高热。结论脊髓损伤并发下肢DVT后,尽管IVCF置入作为预防肺栓塞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但应该高度重视滤器并发症的形成,滤器置入应非常谨慎。
张军军程潭周钱宏赵冰范宁建卢占斌王立功宋海明
关键词:脊髓损伤深静脉血栓下腔静脉滤器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