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炳
- 作品数:11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狂欢与规训:论竞技运动的两重性
- 狂欢与竞技运动存在重要的联系和区别。以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狂欢和竞技运动之本质属性进行对比研析,认为竞技运动具有狂欢与规训的两重性。 狂欢是与文明相反的非日常生活形态,文明是人类群体生存意志的理性创设,有两个基本特...
- 赵国炳
- 关键词:竞技运动娱乐性功利价值
- 体育人类学的身体动作分析法被引量:33
- 2014年
- 身体动作是体育的基本构成单元,也是体育人类学的首要研究对象。身体动作是一种文化符号,体育本身是一个承载和表述社会文化意义的象征系统,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就是一本以身体动作书写的民族精神文化史。中国体育人类学在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长期田野调查和多次研究实践中,逐渐摸索和提炼出了以民族传统体育的身体动作为主要分析对象的身体动作分析法,它致力于研究体育身体动作的文化意义,实施步骤包括:1)拍摄真实完整的身体动作影像;2)典型动作的参与式分析;3)对资料的比较分析和理论构建。身体动作分析法可以支持书写深入到身体动作的完整的民族体育志,也可通过研究东巴跳和东巴文的关系来探索身体动作与原始文字的关系。推而广之,还可用于研究身体动作与其他文化要素(原始宗教、原始艺术等)的互动关系,从而深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文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的认识。
- 赵国炳谭广鑫向有明王广进张洁杜高山
- 关键词:体育人类学民族传统体育身体动作文化符号
- 身体动作与文字形成的双向实证研究被引量:17
- 2013年
- 基于身体运动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宏观视角,以体育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深入探究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奖项目——纳西族的"东巴跳"对东巴文字的形成关系。在体育人类学特有的双机位动作影像记录和截图分析等方法的支持下,创造性地采用了双向实证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即正向:从东巴跳典型动作到东巴舞谱中的图画象形文字;逆向:从东巴文与东巴舞谱的典型象形文字到东巴跳的具体身体动作。实证过程特邀纳西族和志本老东巴,书写东巴文并演示东巴跳的各种身体动作。结合前期文献记载与田野调查资料的比对分析,最终证实了主要理论假设:身体运动对东巴文字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显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 向有明向勇韩海军和春云赵国炳张洁王广进郝选明谭广鑫倪依克胡小明
- 关键词:体育人类学
- 宗教改革时期的灵肉一致观及其对体育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从历史与哲学的视角,对宗教改革时期确立的灵肉一致观及其对体育的影响进行研究。源自基督教内部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继承了中世纪晚期经院哲学的唯名论,也受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影响,宗教改革革新了中世纪传统的灵肉观,认为身体是上帝的恩赐,是无罪的,因此应该受到与灵魂同样的培育和训练,这一灵肉一致的思想对体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新教与天主教都主张在学校对身体进行教育,宗教改革带来的思想解放和个人自由也推动了大众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
- 耿家先赵国炳李士伟
- 关键词:宗教改革人文主义体育
- “广东网球发烧友”体育社团的个案研究
- 2016年
- 对广州市的草根体育社团——"广东网球发烧友"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认为该社团具有活动内容丰富、影响力大、自身造血能力强等优势,但存在组织管理松散、成员流失严重、资金来源渠道窄等困境。提出的建议包括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草根体育社团的政策支持力度;社团及时完善规章制度与管理结构;吸纳各行业专门人才;拓展资金来源;明确社团发展路线。
- 张歆赵国炳
- 关键词:大众体育体育社团
- 非日常与日常:论体育的两重性被引量:1
- 2010年
- 从游戏论出发,对诸多体育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具有非日常性和日常性两种属性,两种属性的体育代表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非日常性"意指非直接生产性与娱乐性,"日常性"则指体育源自日常生活的竞争性及其所引致的体育的"工具化"。(2)体育是竞争性的非日常性身体活动;(3)两种价值取向的互相博弈与牵制,贯穿了整部体育史,"两重性"张力下的生存构成体育的基本生存境遇。
- 赵国炳杨忠伟
-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游戏
- 文化人类学的身体动作研究及其对体育人类学的启示被引量:14
- 2014年
- 体育是一种人类的身体运动文化。身体动作是体育的基本构成单元,承载并表达着千百年来不同文化赋予体育的不同价值和观念。体育活动中身体动作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是体育人类学首要研究对象。回顾和梳理文化人类学的身体动作研究成果,一方面将显示体育人类学身体动作研究的立基之地,也将有助于明确其在体育研究和身体研究中的位序和独特价值。在分别阐述了马塞尔·莫斯、伯德惠斯特尔、康纳顿三位人类学家对身体动作的经典研究后,得出两点启示:(1)文化塑造了身体动作,应秉持文化整体观全面理解体育及其身体动作;(2)体育人类学对身体动作与文化关系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开发,也将丰富和完善身体人类学和民俗学身体研究的学术版图。
- 赵国炳谭广鑫
- 关键词:体育人类学身体动作民族传统体育
- 古希腊与中世纪体育的兴衰探源:基于对身体和娱乐的考察被引量:18
- 2012年
- 身体与娱乐是体育的重要属性。文化系统的身体观和娱乐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在该文化系统的命运。古希腊文化崇尚自然,强调身心和谐,推崇感性的身体和娱乐;中世纪唯灵主义的基督教文化贬低身体和娱乐,从而前者之体育兴盛,后者之体育则衰落。体育的人文价值在于它是灵魂与理性僵化统治的反抗者,旨在实现人的身心和谐与自由。
- 赵国炳杨忠伟
- 关键词:身体娱乐体育
- 巫风武影:南部侗族“抬官人”挖掘整理的田野调查报告被引量:38
- 2014年
- 应用体育人类学的方法论,借助田野调查、义理辞章考据与阐释人类学的深描理论,挖掘整理此前未被体育界重视的南部侗族①"抬官人"项目。研究首先观察、记录了发现"抬官人"的过程,之后经过多重考据认为,"抬官人"肇始于贵州双江乡黄岗村,结合两次田野调查获取的体质数据与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认为节庆民族传统体育参与者的体质指标优于同类人群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获取优胜而经过择优选拔。研究认为,"抬官人"所采用的肩扛动作区别于西方竞技项目动作特征,具有东方原生态体育的典型特点,现场采集的侗族武术也与传统武术动作既存在联系,又有区别。通过文化史的反思,对"抬官人"巫祭仪式、武舞意蕴进行文化解析,发现"抬官人"遗存的祖先崇拜不仅包括始祖母"萨岁",还包括与当地侗寨有血缘关系的男性祖先,印证了考古学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假说,分析其傩文化特征,认为"抬官人"是具有巫术性质的武术与舞蹈的萌芽活动。最后,通过体育元素与时代特征的分析,对"抬官人"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
- 谭广鑫周志俊许爱梅杨世如陆学杰赵国炳杜高山
-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巫术武舞
- 体育与竞争性被引量:13
- 2011年
- 竞争性是体育的本质属性之一,竞争意指双方或多方在规则限定下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努力拼争,源自对日常生活中竞争现象的模仿。竞争性基础地位决定了体育的规则性和娱乐性,并赋予体育道德规训、经济赢利、政治宣教的3种外在功能,从而提供了体育异化的可能性,当辅之以某些外部条件时,体育就会异化。竞争性对体育具有全面性的影响,在体育诸多本质属性中处于显要位置。
- 杨忠伟赵国炳
-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体育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