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疫苗
  • 7篇乙型
  • 7篇乙型脑炎
  • 7篇脑炎
  • 6篇乙型脑炎减毒...
  • 6篇减毒活疫苗
  • 2篇风疹
  • 2篇VERO细胞
  • 2篇纯化
  • 1篇滴度
  • 1篇冻干
  • 1篇乙脑
  • 1篇疫苗诱导
  • 1篇疫苗质量
  • 1篇疫苗株
  • 1篇腮腺炎
  • 1篇三联疫苗
  • 1篇蚀斑法
  • 1篇水分
  • 1篇培养细胞

机构

  • 6篇武汉生物制品...
  • 4篇武汉生物制品...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赵新华
  • 10篇吕文利
  • 5篇田小凤
  • 4篇张波
  • 4篇程晓毅
  • 2篇明平刚
  • 2篇袁国会
  • 1篇王凌
  • 1篇俞娟
  • 1篇曾令冰
  • 1篇孙晓东
  • 1篇吕宏亮
  • 1篇肖健
  • 1篇胡志雄
  • 1篇程容华
  • 1篇聂明
  • 1篇李毅
  • 1篇田华
  • 1篇周玉萍
  • 1篇张威

传媒

  • 4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第七次全国生...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纯化Vero细胞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研究
乙脑疫苗是我国基础免疫的主要生物制品之一,乙脑病毒感染人体后遗症严重,死亡率也较高,而注射疫苗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方法.乙脑疫苗的生产工艺经历了鸡胚培养疫苗、鼠脑疫苗、原代地鼠肾灭活疫苗和原代地鼠肾减毒活疫苗,以及少量的Ve...
吕文利程晓毅赵新华田小凤张波
关键词:VERO细胞纯化
文献传递
灭能与未灭能新生牛血清培养细胞效果的比较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灭能与未灭能新生牛血清培养Vero细胞和MRC-5细胞的效果,为细胞培养的相关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照射剂量为8和16 k Gy的60Coγ-射线及56℃30 min加热灭能新生牛血清,用两种方式灭能的血清及未灭能的新生牛血清培养Vero细胞和MRC-5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计数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及存活时间。结果未灭能新生牛血清培养的两种细胞增殖更多更快速;热灭能的新生牛血清培养的两种细胞的增殖速度和数量明显低于γ-射线照射灭能及未灭能血清培养的细胞。结论未灭能的新生牛血清比灭能后的血清培养Vero细胞和MRC-5细胞的效果好,其促细胞生长增殖效果最佳。
赵新华吕文利曾帅鄂文娟
关键词:细胞培养
乙型脑炎、麻疹、腮腺炎三联疫苗的研究
2004年
吕文利张波袁国会程晓毅赵新华田小凤
关键词:乙型脑炎麻疹腮腺炎三联疫苗
乙脑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病毒间的相容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乙脑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中乙脑病毒和风疹病毒的相容性。方法将乙脑病毒SA14-14-2疫苗株制备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原液与风疹病毒RA27/3疫苗株制备的风疹减毒活疫苗原液按体积比1∶1比例混合,加入保护剂,冻干制成乙脑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采用BHK21细胞蚀斑法测定联合疫苗中的乙脑病毒滴度,细胞病变法检测风疹病毒滴度;通过鉴别试验、热稳定性试验、乙脑疫苗免疫原性试验、安全性试验、异常毒性试验、无菌试验以及基因稳定性分析观察联合疫苗病毒间的相容性。结果联合疫苗的乙脑和风疹病毒滴度与单价疫苗的病毒滴度变化在检测误差的允许范围内;联合疫苗于37℃放置7 d,与放置前相比,风疹病毒和乙脑病毒的滴度值下降分别小于1.0 LgCCID50/ml和1.0 LgPFU/ml,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联合疫苗中的风疹疫苗对乙脑疫苗的免疫原性无明显的干扰效应;鉴别试验、安全性试验、异常毒性试验、无菌试验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联合疫苗在BHK21细胞上传代5次后,乙脑和风疹病毒基因序列均未发生变化。结论乙脑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中的乙脑和风疹病毒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本实验为乙脑风疹联合疫苗的进一步研制奠定了基础。
吕文利王凌赵新华俞娟明平刚
关键词:风疹减毒活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联合疫苗相容性
纯化Vero细胞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研究
目的乙脑疫苗是我国基础免疫的主要生物制品之一,乙脑病毒感染人体后遗症严重,死亡率也较高,而注射疫苗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方法。乙脑疫苗的生产工艺经历了鸡胚培养疫苗、鼠脑疫苗、原代地鼠肾灭活疫苗和原代地鼠肾减毒活疫苗,以及少量的...
吕文利程晓毅赵新华田小凤张波
关键词:VERO细胞纯化
精制单人份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西林瓶)的研制
吕文利程晓毅赵新华田小凤胡志雄孙晓东曾令冰张波周玉萍聂明田华程容华
该项研究开发了新一代的精制单人份西林瓶装乙脑减毒活疫苗,在原有的减毒活疫苗基础上,改良了部分细胞和病毒培养程序以及保护剂配方,使疫苗效价更高,质量稳定性更好,有效成分更加纯化。采用单人份规格和西林瓶冻干、分包装,使用更加...
关键词:
关键词:精制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风疹病毒疫苗株RA27/3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其基因组的遗传稳定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5个代次的风疹病毒疫苗株RA27/3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以阐明该疫苗株在传代过程中基因组的稳定性。方法提取疫苗株基因组RNA,反转录合成cDNA,分为10个片段进行RT-PCR,并测定全长cDNA序列。比较这5个代次毒种之间的全基因组序列的差异。结果仅有中间代次P30和P31毒种的个别位点发生了突变,并在之后的代次中出现了恢复。P30的2429位点核苷酸的变异导致了氨基酸水平的变化,但该变化出现在基因组的非结构蛋白编码区域;而P31的3181位点核苷酸的变异未导致氨基酸水平的变化,为同义突变。结论 RA27/3疫苗株在传代过程中基因组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在分子水平上保证了该毒株及其生产疫苗的安全性。
吕文利明平刚赵新华吕宏亮
关键词:风疹病毒基因组序列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比较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比较乙型脑炎 (乙脑 )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在小鼠体液和细胞的免疫应答。方法 应用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活性的方法检测乙脑减毒活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 ,并以灭活疫苗作对照。结果 减毒活疫苗免疫小鼠后诱导的CTL均值为79.2 % ,较灭活疫苗 (2 9% )高 50 .2 % ,表明减毒活疫苗具有较强的特异性CTL活性。用同批减毒活疫苗免疫小鼠后其中和抗体效价为 1∶5 ,而同批的灭活疫苗为 1∶2 0 ,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力 (ID50 ) 3 .6× 1 0 - 6 /ml,显著高于灭活疫苗的 (4.0~ 4 .2 )× 1 0 - 4/ml。
吕文利田小凤袁国会赵新华
关键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小鼠免疫应答
冻干参数对疫苗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冻干参数对疫苗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疫苗的冻干工艺、保障产品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取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半成品,分为4组,每组10批次,采取不同的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进行冷冻干燥,检测冻干疫苗的病毒滴度、残余水分及外观,分析不同的冻干保温温度和时间对疫苗质量的影响。结果 4组各10批冻干疫苗的病毒滴度均在5.7 lg PFU/ml以上;水分含量均低于3%的标准要求,疫苗外观均能达到本公司质量标准。以(23±1)℃冻干10 h对疫苗的综合影响最小,(24±1)℃冻干10 h对疫苗病毒滴度的影响最大,而冻干疫苗中的残余水分随冻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冻干参数对疫苗质量存在明显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和时间参数,温度低有利于疫苗活性的保护,温度高有利于水分的干燥;时间短有利于疫苗的活性,时间长有利于水分的干燥。因此,在保证外观的前提下,应综合验证冻干条件对不同疫苗的影响,采取合适的冻干时间和温度,以保障疫苗质量。
吕文利赵新华李毅张威
关键词:冷冻干燥保温时间疫苗病毒滴度水分
BHK_(21)细胞对蚀斑法检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结果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BHK_(21)细胞对蚀斑法检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系统的影响,降低检测系统误差。方法比较BHK_(21)细胞以不同频次传代培养时的细胞生长状态,以及以不同接种浓度进行疫苗病毒滴度检测时,对检测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BHK_(21)细胞培养4 d传代,其形态良好、边缘光滑、胞质透光性好、细胞分散均匀、细胞活率达到95%以上;BHK_(21)以105细胞/m L浓度接种时,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及其病毒滴度参考品的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0.66%和0.64%。结论 BHK_(21)细胞培养4 d传代、以105个/m L浓度接种时用蚀斑法检测病毒滴度系统最稳定,可供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滴度检测参考。
吕文利张雪袁瑾赵新华肖健
关键词:蚀斑法接种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