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菌病
  • 5篇中毒
  • 4篇碘营养
  • 4篇营养
  • 3篇地方性氟中毒
  • 3篇饮水型
  • 3篇氟中毒
  • 3篇改水
  • 3篇布鲁杆菌
  • 3篇布鲁杆菌病
  • 3篇布鲁氏菌
  • 3篇布鲁氏菌病
  • 2篇碘缺乏
  • 2篇碘缺乏病
  • 2篇动态监测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盐碘
  • 2篇盐类
  • 2篇饮水砷

机构

  • 16篇郑州市疾病预...
  • 1篇郑州市第三人...

作者

  • 16篇赵明
  • 15篇魏建军
  • 12篇翟国军
  • 12篇李伟
  • 9篇张英环
  • 9篇李欣容
  • 7篇杨建国
  • 4篇李坷
  • 4篇卢伟霞
  • 2篇宁伟
  • 2篇李欣荣
  • 1篇葛少林
  • 1篇赵妮
  • 1篇宋秋娟
  • 1篇孟庆玉
  • 1篇李永香
  • 1篇刘阳阳

传媒

  • 6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地...
  • 1篇中华医学会地...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郑州市居民饮水砷调查分析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辖6县(市)6区,砷伴生矿-铝、铁矿分布广泛,为了掌握郑州市居民饮水砷状况,于2004年9月至2007年5月在全市开展了居民饮用水井水砷含量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首次证实郑州市存在高砷地区。...
魏建军宁伟杨建国赵明张英环李珂翟国军李伟李欣容李永香
关键词:饮用水砷含量抽样调查地方病
文献传递
郑州市2002~2012年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1 材料与方法按照《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的要求,结合郑州市实际,制定出《郑州市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将全市作为一个监测整体,选择巩义市为固定监测县,登封市等其他11个县(市、区)为非固定监测县。各种试验方法、判定标准按《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进行。
魏建军郑顺举李伟翟国军赵明李珂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布鲁氏菌病病监测
1995-2002年郑州市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杨建国赵妮李秀婷翟国军赵明张英环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监测点流行病学
2015年郑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与分析
2016年
目的动态监测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质量,掌握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方法选择荥阳、中牟、新郑、登封4个县(市)的8个村作为监测点。采集监测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样进行水氟含量测定,并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对监测村全部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调查,同时采集该人群即时尿样,检测尿氟含量。结果 8个改水村中,小型改水工程7处,大型改水工程1处;有6处改水工程水氟合格,水氟范围0.29~1.00 mg/L,水氟合格率75.00%,有2处改水工程水氟超标,水氟范围2.06~2.59 mg/L。水氟含量合格的监测村、超标的监测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9.26%(44/475)、44.44%(28/63),氟斑牙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9,P〈0.01);尿氟几何均值分别为1.26 mg/L、2.00 mg/L。结论郑州市改水降氟预防控制饮水型氟中毒工作成效显著,但改水工程质量亟待改善。
魏建军卢伟霞李伟赵明李欣荣
关键词:
郑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防制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掌握郑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和病区村降氟改水进度,评价防治效果。方法全市所有登记在册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为调查对象,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采集病区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样进行水氟含量测定,并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对病区村全部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调查。结果共调查232个病区自然村,截止2016年共完成220个病区村的降氟改水,改水率达94.83%;正常使用村数210个,正常使用率为95.45%。232个病区村中,水氟含量≤1.2 mg/L的村190个,儿童氟斑牙患病率≤30.00%的村217个,其中有8个病区村水氟含量和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均超过控制标准,按照评价结果判定标准,我市共有183个病区村实现控制目标。新郑市、荥阳市达到地方性氟中毒控制标准。结论郑州市改水降氟预防控制饮水型氟中毒工作成效显著,今后应加强改水工程的后期管理和维护。
魏建军赵明卢伟霞李欣容
关键词:氟化物中毒饮水
2002—2007年郑州市人间布鲁杆菌病防治情况调查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状况,为制订布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2007年,在郑州市选择巩义市为固定监测点,其他县(市、区)作为郑州市非固定监测点,每个县(市、区)选择4或5个乡(镇、场)连续监测.开展监测工作。2002—2005年应用布鲁杆菌素对固定监测点和非固定监测点职业重点人群进行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有可疑临床表现或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人员做试管凝集试验(SAT);2006、2007年在非同定监测点开展家畜饲养繁殖企业做SAT检查。操作方法及判定标准均按《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进行。结果2002—2007年巩义市共捌查13831人,做皮内变态反应试验3744人.皮试阳性38人,阳性率1.01%(38/3744);做SAT检查2693人,阳性54人,阳性率2.01%(54/2693)。确诊新发病例44例。2002~2005年郑州市11个非固定监测点共做皮内变态反应试验13136人,皮试阳性82人.阳性率0.62%(82/13136);2002—2007年做血清学检查1316人,SAT阳性66人,阳性率为5.02%.确诊51例新发病例。其中2006、2007年分别对242、688名饲养繁殖企业人员做SAT检查,阳性17、16人,阳性率分别为7,02%(17/242)、2.33%(16/688)。结论郑州市人间布病疫情有回升趋势,建议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开展布病疫区监测调查和消毒工作,防止疫情扩大蔓延.
李伟杨建国翟国军魏建军李欣容张英环赵明李珂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血清学试验数据收集
2010年河南省郑州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掌握郑州市碘缺乏病碘缺乏病病情消长和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我们对市属12个县(市、区)8~10岁在校学生进行了碘缺乏病监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的儿童甲肿率、尿碘中位数、合格碘盐食用...
赵明李珂魏建军李伟翟国军
关键词: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碘营养在校学生
郑州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目前郑州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与分布;了解降氟改水工程的进展、运行和报废情况。[方法]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水氟,氟斑牙检查按Dean法分度。[结果]通过本次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普查,可以确认目前仍有258个地方性氟中毒饮水型病区自然村;自1982~2004年底共建降氟改水工程464处,受益自然村达671个,受益人口311 118人,正常运转的工程434处(93.5%),报废工程30处(6.5%)。[结论]通过调查澄清了目前地方性氟中毒流行与分布;澄清了2004年以前已建降氟改水工程运行和报废情况,为地氟病长期防制规划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张英环杨建国刘阳阳魏建军赵明李欣容李珂李伟翟国军
关键词:降氟改水水氟氟斑牙
郑州市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调查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掌握郑州市居民饮水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地方性砷中毒。方法 根据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规律,在全市重点地区选择调查点进行饮水砷测定及砷中毒情况调查。结果 全市6个县(市) 3 4个乡(镇) 2 86个自然村共采集测定水样62 2份,水砷在0~0 .1860mg/L之间。首次在位于郑州市东部平原地区的中牟县检测出高砷水井6眼,水砷最高为0 .1860mg/L ,最低为0 .0 5 6mg/L ,高砷水埋深2 6~40m。其他县(市)水砷均在0 .0 5mg/L以下,全部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在对水砷超标的重点乡走访调查中,未发现砷中毒病人。结论 郑州市存在高砷地区,但是尚未发现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
魏建军杨建国赵明张英环李珂翟国军孟庆玉葛少林宋秋娟宁伟
关键词:中毒调查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中毒情况中毒病人饮水砷
郑州市人间布氏菌病监测结果与分析
2008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人间布氏菌病感染情况,准确掌握布氏菌病疫情动态,预测疫情趋势,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方法按照全国布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对7~60岁与家畜及其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进行连续监测。结果7年监测表明固定监测市人群平均感染率为1.61%,新发病人35例;非固定监测县(市)、区人群平均感染率为10.17%,新发病人63例。结论布病疫情回升,且有向城镇蔓延的趋势,流行态势由集中暴发转为多点散发。针对布病疫情回升原因,建议今后应加强畜间检、免疫和传染源的管理工作。
李伟杨建国魏建军翟国军张英环赵明李坷李欣容
关键词:布氏菌病血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