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东
-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前卫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护理
- 2007年
- 李晓芸赵晓东王英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
- 介入治疗中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及处理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了解介入治疗过程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表现及处理措施。方法:针对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给予心理护理、扩容、升压等综合处理。结果: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经及时、积极处理,症状均迅速缓解,恢复正常。结论:系统掌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能有效控制介入治疗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及不良后果。
- 赵晓东程提龙于临源杨勇
- 关键词:介入治疗迷走神经反射
- 10例烟雾病脑血管造影和MRI影像与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郑大勇霍世会赵晓东程万良程提龙李晓芸
- 关键词:DSAMRI
- 大面积脑梗死的综合治疗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综合治疗的临床实用性。方法:对7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后予以化学药物及康复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72例中,死亡6例,植物生存2例,偏瘫54例,失语18例,治愈10例。结论:根据病情采取综合治疗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 杨勇霍世会赵英志赵晓东郑大勇李中华
- 关键词:脑梗死
- 介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疗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介入溶栓治疗,应用股动脉插管法行灌注治疗,术后配合股动脉穿刺灌注治疗及抗凝等综合治疗。结果56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症状均缓解,术后随访1年,痊愈51例,5例遗留有活动后下肢肿胀。无复发病例。痊愈率91.07%,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疗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确切。
- 杨勇赵晓东于临源
-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
- 经股动脉及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效果对比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及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适合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多少例分为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对比观察手术成功率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种途径均顺利完成冠脉造影及治疗。经桡动脉途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能够耐受并愿意接受。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痛苦少、易于压迫和止血、不影响用药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可作为替代股动脉途径的可行、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 赵晓东程提龙
- 关键词:桡动脉途径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
-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
- 2008年
-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栓塞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30例。对行该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各期进行相应的护理。护理的主要内容是: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严密监测,及时观察和处理并发症。结果:术后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出现的并发症经相应的对症治疗、护理后,均痊愈。治疗后随访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小时或明显改善,临床有效率100%。结论: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创伤小,临床治疗效果好的新方法。有效的护理是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成功的重要保证。
- 于临源赵晓东杨勇李美娜
- 关键词: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护理
- 镇痛泵在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
- 2005年
- 目的:探讨镇痛泵在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止痛效果。方法:于10例子宫肌瘤的双侧子宫动脉内注入聚乙烯醇(PVA)微粒,观察栓塞前后肌瘤大小的变化、临床症状的缓解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100%,随访3~12个月。栓塞后肿瘤直径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病人主要并发症为疼痛、恶心、呕吐和发热,采取镇痛泵持续静脉48h注射,疼痛消失。结论:PVA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镇痛泵在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止痛效果可靠。
- 程万良程提龙霍世会赵晓东郑大勇
- 关键词:子宫肌瘤镇痛泵
-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6例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总结临床经验。结果:36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均顺利完成,29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7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随访6-12个月未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是一项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好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中华霍世会赵晓东郑大勇杨勇程提龙姜黎明
-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DSA
- 心脏临时起搏器在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适应证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住院外科手术合并有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前均安置了临时心脏起搏器,同时进行有效的整体护理。结果 1例患者因血管变异安装起搏器未成功,其他患者全部成功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并顺利完成手术,并于术后48h内拔除起搏电极,除1例患者出现安装心脏起搏器后急性心因反应,经心理护理缓解外,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心动过缓需外科手术患者常规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使手术适应证扩大,麻醉及手术的安全性提高。同时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能保证腹腔镜手术患者能够顺利的完成手术,并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 赵晓东曹惠芳李中华
- 关键词:心脏临时起搏器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