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琳

作品数:51 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干细胞
  • 12篇间充质干细胞
  • 12篇充质干细胞
  • 10篇细胞
  • 9篇缺损
  • 9篇骨髓间充质
  • 9篇骨髓间充质干...
  • 9篇成骨
  • 8篇小肠黏膜
  • 8篇小肠黏膜下层
  • 8篇肠黏膜
  • 7篇骨缺损
  • 6篇骨折
  • 5篇脊髓
  • 5篇骨膜
  • 4篇皮瓣
  • 4篇脊髓损伤
  • 4篇间充质
  • 4篇BMSCS
  • 3篇手术

机构

  • 43篇兰州大学第二...
  • 10篇兰州大学
  • 5篇甘肃省中医院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作者

  • 51篇赵琳
  • 19篇王栓科
  • 11篇夏亚一
  • 10篇万麟
  • 8篇拓振合
  • 8篇任广铁
  • 8篇庾佳佳
  • 7篇张苍宇
  • 7篇汪玉良
  • 7篇孙瑞
  • 6篇刘京升
  • 6篇董平
  • 6篇汪静
  • 5篇张选奋
  • 5篇郝俊龙
  • 5篇王旭
  • 3篇吴萌
  • 3篇王宏沛
  • 3篇王翠芳
  • 3篇张海鸿

传媒

  • 8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7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1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囊闭锁三联征被引量:3
2020年
患者男,63岁。头面部、躯干、臀部及会阴部多发结节、囊肿、窦道及瘢痕30余年,会阴部皮损反复流脓血4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头部多发结节及瘢痕性秃发,面部、胸背部及臀部多处大小不等的点状凹陷性瘢痕及窦道,会阴部一黄豆大囊肿,表面破溃,呈火山口状,上覆鳞屑及脓性分泌物。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可见多个毛囊角质栓,有微脓肿及结痂形成,棘层增生肥厚,表皮突增生延长,基底层黑素增多,真皮层纤维组织增生,毛囊扩张明显,囊腔内充满角化物及脓性渗出物,毛囊周围伴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多核巨细胞,部分扩张的毛囊内含多根毳毛。诊断:毛囊闭锁三联征。治疗:行会阴部肿物切除术及皮瓣覆盖术。
张向东张珍珍赵琳张选奋
关键词:毛囊闭锁三联征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42例足跟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8~65岁,平均37岁。皮肤缺损范围3 cm×2 cm^18 cm×16 cm。伤后至手术时间8 h^10年。足底内侧皮瓣13例,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蒂皮瓣18例,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蒂皮瓣11例。观察术后皮瓣外观、血运、质地、弹性及皮肤两点辨别觉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切痂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3例术前有严重深部感染术后残留窦道,经5~12个月换药后窦道痊愈。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6年。术后皮瓣外形满意,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无溃疡发生,有痛觉,两点辨别觉为4~12 mm。结论: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小于8 cm×6 cm选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术简单,疗效显著。足跟部缺损面积大于8 cm×6 cm选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该类皮瓣具有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存活率高等优点。
刘京升汪玉良夏亚一郝俊龙周海宇赵琳吴萌王旭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外科皮瓣修复外科手术
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最佳禁食时间与最优剂量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禁食时间及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对建立1型糖尿病(T1DM)大鼠模型的影响,探讨STZ建立T1DM动物模型的最佳禁食时间及最优剂量。方法选取清洁级雌性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N组)及实验组(A、B、C、D、E、F组),每组15只。A组禁食12 h,STZ 50 mg/kg;B组禁食16 h,STZ 50 mg/kg;C组禁食20 h,STZ 50 mg/kg;D组禁食24 h,STZ 50 mg/kg;E组禁食20 h,STZ 60 mg/kg;F组禁食20 h,STZ 70 mg/kg;N组禁食20 h,等体积的柠檬酸盐缓冲液。注射STZ后第3天的随机血糖值>16.7 mmo1/L,并表现出明显的多饮、多食及多尿者判定为T1D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结果 A组成模率60.00%,死亡率0;B组成模率66.70%,死亡率6.67%;C组成模率93.33%,死亡率6.67%;D组成模率93.33%,死亡率26.67%;E组成模率100.00%,死亡率26.67%;F组成模率93.33%,死亡率40.00%。结论禁食时间20 h,腹腔一次性注射STZ 50 mg/kg为建立T1DM大鼠模型的最佳禁食时间和最优剂量。
叶桐江郑博文赵琳张选奋
关键词:链脲佐菌素1型糖尿病死亡率
人前脂肪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2007年
目的研究从皮下脂肪组织中分离人前脂肪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从18~40岁成人皮下脂肪组织中以酶消化法分离得到前脂肪细胞。对分离的前脂肪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及成脂诱导分化鉴定前脂肪细胞。结果培养的前脂肪细胞,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类似,增殖、传代快;表达脂肪前体细胞的特异标志aP_2、S-100蛋白;前脂肪细胞自发成脂率低,成脂诱导分化率>95%。结论从人皮下脂肪组织中可以分离出纯度高、增殖快、成脂分化率高的前脂肪细胞。
赵春霖赵琳万麟齐社宁
关键词:前脂肪细胞皮下脂肪细胞培养
手术治疗创伤性浮膝损伤被引量:2
2010年
吴萌夏亚一汪玉良王宏沛赵琳
关键词:漂浮膝骨移植外科皮瓣
组织工程骨膜异体体内成骨修复兔骨缺损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讨以兔BMSCs和猪SIS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在异体兔体内成骨的可行性。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BMSCs与SIS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选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制备双侧桡骨1.5~2.0cm缺损模型。随机选一侧植入组织工程骨膜,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仅植入单纯SIS,作为对照组。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4周后摄X线片观察,取骨缺损中段标本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结果两组动物术后饮食及日常活动基本正常;伤口无红肿、溢脓等;伤肢基本能负重行走。X线片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处有长条状新生骨形成,密度与正常骨相同,新生骨桥接骨缺损;对照组骨缺损无骨形成征象,骨缺损处密度与周围软组织影相近。组织学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处有新骨形成,骨组织中可见血管腔及不规则髓腔样结构;未见明显异物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征象;对照组骨缺损处仅为胶原瘢痕组织,无骨组织形成。结论以SIS和B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在同种异体体内可以成骨,有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
赵琳史志勇周晟贾有福刘佳王军胜
关键词:BMSCSSIS骨缺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良好的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的:描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在骨、软骨、肝、肌腱及心脏组织工程应用的实验现状,阐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以检索词"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esenchymalstemcells,tissueengineering",应用计算机检索NCBI、PubMed数据库2000-01/2010-10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方面文章,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排除重复性研究和缺乏原创性的研究。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3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跃、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肝细胞、肌腱细胞及心肌细胞。因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良好的种子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治疗临床相关疾病。结果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希望在相关疾病的治疗上能应用组织工程解决存在的难题。
赵大成汪玉良党跃修赵琳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周围神经损伤与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及p75表达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万麟赵琳王栓科王旭王宏沛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病,由于其临床治疗疗效有限,仍有相当比洌的患者留有残疾。基础研究应该加强。近年来,国内外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基础研究多集中在神经营养因子(NTF)及其受体的分子结构、mRNA表达、对神经元的保护、促进神...
关键词: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三磷酸腺苷联合BMSCs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可促进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修复,通过观察ATP联合BMSCs移植治疗大鼠SCI的疗效,探讨两者在SCI修复中的协同作用及其联合移植治疗SCI的可行性。方法取1只体重120g的雄性SD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分离获得BMSCs。将第3代BMSCs以BrdU标记,制备浓度为5.0×107个/mL的细胞悬液。将48只体重240~260g的SD雌性大鼠,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制备T12节段SCI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联合移植组(A组):将ATP(40mg/kg)与6μL BMSCs细胞悬液混匀后,注射至损伤脊髓撞击中央及距头、尾侧各1mm处,细胞数量约3.0×105个;BMSCs移植组(B组)、ATP移植组(C组)及对照组(D组):同A组方法分别移植BMSCs细胞悬液6μL、ATP(40mg/kg)及PBS(40mg/kg)。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1、3、7、14、21、28d采用Tarlov评分及Rivilin斜板实验评分评价后肢功能恢复程度;28d处死大鼠后取材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SCI修复情况。结果术后A组1只,B、C组各2只,D组3只动物因感染或厌食死亡,其余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各组动物术后均出现后肢瘫痪症状,术后2~3周开始有不同程度恢复,A组最快,B、C组次之,D组最差。术后1、3d各组间改良Tarlov评分和Rivilin斜板实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21、28d除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d组织学观察示,A组大鼠SCI处无明显空洞,损伤区内无明显瘢痕组织,有各种形态细胞形成,部分细胞有明显分化特征;B、C组SCI处可见少量瘢痕组织填充,并有脊髓空洞形成;D组脊髓断端被瘢痕组织填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并有较大脊髓空洞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显示,A、B组可见存活的BrdU标记阳性BMSCs,A组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
陈永刚王栓科耿彬王翠芳赵琳马延超夏亚一刘文忠
关键词:脊髓损伤BMSCS三磷酸腺苷
创伤性截瘫患者的人文关怀被引量:1
2007年
截瘫是一种严重的残疾,其中大部分是由外伤导致脊髓损伤而引起的。在目前的急救护送、诊治方法和康复治疗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中国的人文关怀有着深厚的传统根基,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本文就如何应用人文关怀的精神关爱截瘫患者,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谈几点看法。
刘燕青王栓科夏亚一赵琳
关键词:创伤性截瘫人文关怀社会和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