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芳芳

作品数:25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肿瘤
  • 8篇前列腺
  • 7篇原位
  • 7篇前列腺癌
  • 7篇细菌
  • 7篇腺癌
  • 7篇卵巢
  • 7篇卵巢肿瘤
  • 7篇结核
  • 6篇原位杂交
  • 6篇细菌L型
  • 6篇结核菌
  • 6篇结核菌L型
  • 6篇结核菌L型感...
  • 6篇基因
  • 5篇细菌L型感染
  • 4篇小鼠
  • 4篇金葡菌
  • 4篇金葡菌L型
  • 4篇P16

机构

  • 25篇蚌埠医学院
  • 12篇蚌埠医学院第...
  • 4篇蚌埠医学院第...
  • 3篇蚌埠市第一人...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济宁医学院

作者

  • 25篇赵芳芳
  • 17篇汪万英
  • 6篇唐素兰
  • 4篇俞岚
  • 4篇刘勇
  • 3篇承泽农
  • 3篇杨正梅
  • 3篇姚敏
  • 3篇夏佩莹
  • 2篇何杰
  • 2篇赵发英
  • 1篇李凤云
  • 1篇俞兰
  • 1篇何志旭
  • 1篇马丽娜
  • 1篇刘婷婷
  • 1篇张琼
  • 1篇郭园园
  • 1篇冯锡才
  • 1篇刘从森

传媒

  • 14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华临床医药...
  • 2篇实用全科医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环境诱变...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道炎患者假丝酵母菌、滴虫检验结果分析
2004年
目的 :分析假丝酵母菌与滴虫在阴道炎中的感染 ,以指导对该病的防治。方法 :对我院附属医院 817例门诊阴道炎患者及 2 32名我院健康体检者取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 ,常规培养鉴定。结果 :817例阴道炎患者中 ,分别检出假丝酵母菌 2 14例和滴虫 5 4例 ,检出率分别为 2 6 .19%和 6 .6 1% ;我院健康体检者 2 32名 ,分别检出假丝酵母菌 2 8例和滴虫 2例 ,检出率分别为 12 .0 7%和 0 .86 % ;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5 )。结论 :假丝酵母菌、滴虫是阴道炎常见病原菌。
唐素兰赵芳芳冯锡才刘从森李英欣
关键词:阴道炎假丝酵母菌滴虫
VEGF-C、FLt4和结核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3(Flt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感染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和抗酸染色等方法检测65例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VEGF-C、Fit4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前列腺肿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VEGF-C、Flt4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和结核菌L型检出率,前列腺癌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P〈0.001-0.05)。VEGF-C、Flt4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和结核菌L型检出率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明显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VEGF-C、Flt4蛋白及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1)。结核菌L型检出率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VEGF-C、Flt4的蛋白及mRNA在前列腺肿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检出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转移呈正相关,提示这2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结核菌L型感染可能有协同致瘤作用,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关系。因此研究VEGF-C、Flt4的阳性表达和结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芳芳杨正梅汪万英
关键词:前列腺癌VEGF-CVEGFR-3结核菌L型
抑癌基因p53、p16的变异和细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2004年
目的探讨P53、P16抑癌基因和细菌L型感染与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氏染色方法检测了101例卵巢肿瘤中的P53、P16基因的表达,以及L型菌的检出率。结果恶性肿瘤中P53蛋白产物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16蛋白产物的表达率恶性肿瘤则低于良性肿瘤(P<0.01)。两种抑癌基因的指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患者预后有明显相关性(P<0.O-P<0.05)。而细菌L型的检出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P53基因蛋白在卵巢肿瘤中有不同程度异常表达,P16基因蛋白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呈负相关,两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L型感染极有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因素之一,他们与抑癌基因可能有协同致瘤作用。研究细菌L型感染与肿瘤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汪万英赵芳芳何杰俞兰张琼姚敏
关键词:抑癌基因P16基因变异细菌L型感染卵巢肿瘤
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相结合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0年
传统教学模式与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相结合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可以系统地传授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PBL教学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文献查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两者有利有效的结合可以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赵芳芳刘勇刘婷婷闵红林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方法传统教学PBL教学
hMSH2、PCNA和结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hMSH2(humanmutshomolog2)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mi~n,PCNA)和结核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抗酸染色等方法检测了65例前列腺癌(carcinomaofprostate,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中的hMSH2、PCNA蛋白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前列腺癌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卡方(一。)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MSH2、PCNA蛋白在PCa中的表达明显高于BPH(P〈0.01)。前列腺癌中临床分期Ⅲ、Ⅳ期hMSH2、PCNA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I、Ⅱ期(P〈0.01);随着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1)。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与PCa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核菌L型阳性患者中hMSH2表达率[97.2%(35/36)]明显高于结核菌L型阴性患者中hMSH2阳性表达率[31.0%(9/29)];结核菌L型阳性患者中PCNA表达率[94.4%(35/36)]明显高于结核菌L型阴性患者中PCNA阳性表达率[55.2%(16/29)]。结论hMSH2、PCNA基因在前列腺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结核菌L型感染极有可能导致基因的突变或过表达,因此L型感染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形成的原因之一,它们相互协同在前列腺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赵芳芳郭园园汪万英承泽农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HMSH2PCNA免疫组化结核菌L型
同源异体MSCs及其上清液预防大鼠AA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及其上清液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的预防作用.方法:培养扩增SD大鼠骨髓MSCs,收集MSCs及...
许键炜申长清赵芳芳何志旭
关键词:佐剂性关节炎疾病预防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文献传递
金葡菌L型感染致小鼠肿瘤中Survivin、Ki-67的表达及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致瘤后,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在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动物实验观察金葡菌L型感染90只C57小鼠后11.1%(10/90)小鼠发生肿瘤,14.4%(13/90)小鼠引起癌前病变。革兰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小鼠肿瘤和癌前病变中金葡菌L型检出率和Survivin、Ki-67蛋白及eDNA的表达。结果10只小鼠肿瘤及13只小鼠癌前病变中金葡菌L型检出率及其cDNA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0.01);Survivin、Ki-67蛋白和cDNA的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呈正相关。结论金葡菌L型感染可能与Survivin、Ki-67基因协同在小鼠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汪万英赵芳芳唐素兰
关键词:小鼠肿瘤癌前病变金葡菌L型SURVIVINKI-67
COX-2、Ki-67和细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Ki-67和细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革兰染色等方法检测了120例卵巢肿瘤中的COX-2、Ki-67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细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97例卵巢乳头状癌和23例卵巢乳头状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OX-2、Ki-67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恶性肿瘤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1)。细菌L型检出阳性率与卵巢良、恶性肿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COX-2、Ki-67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以及细菌L型检出阳性率与卵巢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腹腔淋巴结有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细菌L型阳性患者中COX-2、Ki-67阳性明显高于L型阴性患者中阳性表达,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X-2、Ki-67蛋白及mRNA在卵巢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L型感染极有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因素一,他们可能有协同致瘤作用。研究L型感染与卵巢肿瘤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汪万英赵芳芳赵发英
关键词:卵巢肿瘤环氧合酶-2KI-67细菌L型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编码基因及致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赵芳芳夏佩莹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基因
p^(16)和bcl-2基因与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p16抑癌基因和bcl-2凋亡抑制基因及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抗酸染色、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了58例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检出率及p16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58例前列腺癌中结核分枝杆菌L型检出率为37.9%(22/58),结核分枝杆菌抗原阳性表达为39.7%(23/58);p16蛋白表达阳性率51.7%(30/58),失表达率48.3%(28/58),其中Ⅰ级、Ⅱ级、Ⅲ级的p16蛋白失表达率各为21.1%、56.3%、85.7%(P<0.05),p16mRNA失表达率分别为20%、40%、80%(P<0.05),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60.3%(35/58),Ⅰ级、Ⅱ及、Ⅲ及分别为31.6%、68.8%、100%,bcl-2mRNA阳性表达率各为20%、60%、100%(P<0.05)。结论细菌L型感染可能和bcl-2、p16基因协同在前列腺癌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16基因的缺失、突变和高甲基化,bcl-2基因的异常表达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刘勇赵芳芳夏佩莹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基因P^16核酸原位杂交结核分枝杆菌L型BCL-2基因前列腺癌患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