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金梅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卫星细胞
  • 2篇细胞
  • 2篇肌卫星细胞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逆转录...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异位成骨
  • 1篇粘附
  • 1篇粘附力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真核表达质粒
  • 1篇质粒
  • 1篇质粒转染
  • 1篇生物活性因子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研...
  • 1篇体外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赵金梅
  • 4篇秦廷武
  • 2篇钟世镇
  • 2篇廖华
  • 2篇熊绍虎
  • 2篇解慧琪
  • 2篇余磊
  • 2篇杨志明
  • 2篇李秀群
  • 2篇刘军
  • 1篇原林
  • 1篇李宁
  • 1篇李裕标
  • 1篇欧阳钧
  • 1篇屈艺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3篇2003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动态张应变下大鼠肌卫星细胞三维培养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三维培养条件下动态张应变对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牵张应变(10%应变、频率0.2 Hz,每小时加载10 min,共作用48 h)作用于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支架材料复合物。结果在动态张应变作用下,骨骼肌卫星细胞沿应力方向延伸,并见到肌小管形成;而未施加应力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在各个方向上都有突起,但未见到肌小管形成。结论动态张应变有利于肌纤维理想极性的形成,并有助于组织工程化骨骼肌的构建。
熊绍虎李宁赵金梅余磊廖华秦廷武钟世镇
关键词:骨骼肌卫星细胞形态学
离心作用测定细胞与材料间的粘附力及其初步应用
2003年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测细胞与材料间黏附力的方法。方法:本方法的建立基于离心力在转速一定时与半径成正比的原理。医用石膏制备培养皿固定装置,于培养皿底制备材料薄膜(包括有PLGA,PLGA+COLI,PLGA+COLI+FN),待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悬液与其作用一定时间后,一定转速开动离心机。测定未脱落细胞斑的半径R,取均值。结果:上述三种材料表面未脱落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圆斑半径(R)分别为7.96、15.11、26.10mm,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R的变化可反映细胞与材料间粘附力的改变。(2)利用离心作用检测细胞与材料间的粘附力是可行的,尤其适用于同一种细胞与不同材料间粘附力的比较。(3)COL I和FN的使用可以增加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与PLGA间的粘附。
熊绍虎廖华余磊欧阳钧原林钟世镇赵金梅秦廷武
关键词:粘附力离心肌卫星细胞
含缓释生物活性因子的组织工程骨异位成骨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研究含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转移生长因子-β(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rhBMP/TGF-β)和WO-1两种生物活性因子的缓释体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以猪部分脱钙骨为支架材料,用真空负压吸附法将rhBMP/TGF-β和WO-1分别涂层在支架材料上,然后再用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A)涂层,制成缓释体。设计单纯材料组(A组),单纯材料复合成骨细胞(B组),含rhBMP/TGF-β为缓释体1(C组)、C组复合成骨细胞(D组)、含WO-1为缓释体2(E组)、E组复合成骨细胞(F组)6组,分别植入36只新西兰兔双后肢,每组6只。术后2、4、6、8周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及生物化学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观察时限内,A组无成骨现象,B、D、F组成骨评分显著优于C、E组(P<0.05),C、E组的成骨活动明显延迟,D、F组成骨的质和量较B组提前2周,较C、E组提前4周。C、E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新增钙含量B、D、F组显著优于A、C、E组(P<0.05);A、C、E组钙含量递减幅度逐渐减少。结论含生物活性因子1、2的两种缓释体异位诱导成骨出现时间较复合成骨细胞后的成骨活性显著延迟,单纯材料无异位成骨能力。
杨志明李裕标秦廷武解慧琪李秀群刘军赵金梅
关键词:成骨活性缓释体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5
2002年
目的  分析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 TERT)真核表达质粒 p GRN14 5转染人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儿包皮成纤维细胞 ,脂质体法将构建的 p GRN14 5转染人成纤维细胞 ,经潮霉素 B筛选 ,扩增培养阳性克隆。 RT- PCR法、TRAP- PCR法分析细胞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及细胞凋亡率 ,对转染后细胞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胶原分泌能力。结果 转染后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形态与转染前相比无明显改变 ,转染细胞稳定地表达端粒酶活性 ,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前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周期无明显改变 ,细胞凋亡率较转染前降低。经 p GRN14 5转染的人成纤维细胞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具有正常分泌 、 型胶原的能力。结论  p GRN14 5转染的人成纤维细胞稳定地表达端粒酶活性 ,细胞寿命明显延长。
解慧琪杨志明屈艺李秀群秦廷武赵金梅刘军
关键词: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真核表达质粒体外培养生物学特性端粒酶成纤维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