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正利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眉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病毒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疫苗
  • 1篇疫情
  • 1篇卫生干预
  • 1篇污染物品
  • 1篇例行监测
  • 1篇接种
  • 1篇接种点
  • 1篇冠状
  • 1篇冠状病毒
  • 1篇发病
  • 1篇发病率
  • 1篇腹泻
  • 1篇腹泻病
  • 1篇Γ辐射剂量率
  • 1篇Γ剂量率
  • 1篇本底
  • 1篇变异株
  • 1篇传人

机构

  • 4篇眉山市疾病预...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自贡市疾病预...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德阳市疾病预...
  • 1篇仁寿县疾病预...

作者

  • 4篇辛正利
  • 3篇郭建梅
  • 2篇罗桂英
  • 2篇陈曦
  • 2篇李杰
  • 1篇张辉
  • 1篇袁珩
  • 1篇郝彩霞
  • 1篇冷军
  • 1篇唐欣宇
  • 1篇金立坚
  • 1篇周丽君
  • 1篇张洁

传媒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起疫苗接种点例行监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事件的调查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描述1起新冠疫苗接种单位常态化10混1核酸检测阳性事件,分析事件可能原因,为此类事件的调查和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阳性样本所涉及人员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人员鼻咽拭子和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样本使用RT-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此次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对2021-02发生的该起事件涉及的10名医务人员再次采集鼻咽拭子做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扩大核酸检测89人,检测结果为阴性;环境采样159份,检出阳性25份,阳性率为15.72%(25/159),其中21份为接种室环境,4分为非接种室环境。结论结合人员、环境和物表检测结果和现场调查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判断本次事件是由疫苗污染环境导致的人员检测阳性。建议疫苗接种点进一步规范,在完成每天接种任务后,对接种室及周边环境进行充分消杀处理,疫苗接种工作人员离开疫苗接种台应做好手卫生、更换清洁工作服和口罩。在常态化监测中也应该规范采样,做到一采一消毒。
李杰王秋婷郭建梅罗桂英陈曦张洁张宇辛正利
四川省腹泻病现状调查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群腹泻病的发病率、流行特征、治疗和就诊情况,为评价腹泻病的危害程度积累本底资料。方法依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腹泻病疾病负担与卫生干预措施评价研究工作手册,采取入户问卷、座谈等调查方法。结果四川省腹泻病年发病率为1.13%,城市发病率为1.33%,农村发病率为0.99%,男女性别发病率分别为1.11%和1.16%,0~4岁年龄组发病率为2.17%,14项职业中家庭主妇发病率为2.24%,7项文化程度中文盲或半文盲的发病率为1.82%。腹泻患者就诊率为36.36%,服药治疗占81.9%,腹泻患者中城镇无基本医疗保险的占51.9%。结论四川省人群腹泻病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0~4岁低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治疗方式以服药为主,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普及面不高。
金立坚袁珩张辉冷军辛正利苏鳞郝彩霞唐欣宇
关键词:腹泻病发病率卫生干预
眉山市室外地表γ剂量率本底水平调查
2023年
目的 了解眉山市室外地表γ剂量率本底水平,探讨眉山市地表γ剂量率本底差异。方法 2017—2021年,使用环境级X-γ剂量率仪进行巡检,收集眉山市室外地表γ剂量率本底水平,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并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进行检验。结果 本次调查获得480个点的室外地表γ辐射剂量率本底水平,均值为81.62 nGy/h,室外地表天然γ辐射剂量本底水平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1 mSv。城市道路剂量率本底水平大于一般道路,眉山地域的周围区域高于中心区域,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结论 眉山市室外地表γ辐射剂量属于正常的γ剂量率本底水平。
郭建梅何星宇郑旭丽辛正利
一起经被污染物品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疫情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仁寿县1起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疫情,分析感染途径,为此类事件的调查和处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22年2月24日仁寿县本地新冠肺炎疫情涉及的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采集人员鼻咽拭子和相关环境样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共报告本地确诊病例1例,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为Omicron变异株,与成都、德阳、绵阳病例高度同源;共排查密接接触者10人,次密接接触者42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扩大核酸检测65669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累计采集环境样本1854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划分封控区1个、管控区1个、防范区1个。结论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和环境核酸检测结果、基因测序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判断本次Omicron变异株疫情为德阳病例关联疫情,感染途径为高频率的暴露于德阳病例污染的环境。建议制定相关“物传人”的防控标准或规范,综合研判场所传播疫情的风险,分类实施人员排查和场所管理;同时也要加强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
李杰周丽君罗桂英熊睿郭建梅李星星伍霄雲陈曦辛正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