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连总强

作品数:20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兰州鲇
  • 4篇肉质
  • 4篇基因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杂交
  • 3篇微卫星
  • 3篇克隆
  • 3篇合作猪
  • 2篇蛋白
  • 2篇杂交组合
  • 2篇杂交组合猪
  • 2篇微卫星标记
  • 2篇基因克隆
  • 2篇磁珠富集
  • 1篇代谢酶
  • 1篇代谢酶活性
  • 1篇蛋白质
  • 1篇低温冷冻
  • 1篇性状

机构

  • 20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喀什大学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喀什师范学院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作者

  • 20篇连总强
  • 8篇吴旭东
  • 4篇魏大为
  • 4篇刘孟洲
  • 4篇蔡原
  • 3篇张利平
  • 3篇张浩
  • 3篇肖伟
  • 2篇杨广礼
  • 2篇郭源梅
  • 2篇麻骏武
  • 2篇雷赵民
  • 2篇任军
  • 2篇王玉涛
  • 2篇赵有璋
  • 2篇黄路生
  • 2篇侯玉霞
  • 2篇宋明伟
  • 1篇安添午
  • 1篇滚双宝

传媒

  • 5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淡水渔业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水产养殖
  • 1篇草业科学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州鲇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研究及细胞损伤检测被引量:6
2021年
为保护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 Chen)种质资源,促进新品种选育,文章开展了兰州鲇精液超低温冻存抗冻剂筛选及程序保存技术研究,并通过精子解冻激活率、核DNA检测、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测技术对冻存效果和冻存损伤情况进行了评测。结果表明:兰州鲇精液以10%DMSO为抗冻剂, 4℃平衡20min,–80℃平衡30min后立即置于液氮超低温保存,并于40℃水浴解冻时精子冻存效果较佳,冻精激活率达(75.56±3.91)%。SCGE检测DNA损伤结果显示超低温冻存10d、20d及30d兰州鲇精液的彗星率和损伤系数无显著差异。扫描电镜检测显示兰州鲇精子明显分头部,中段及尾部3部分,属于单鞭毛型,无顶体,无侧鳍,中心粒相互垂直呈"T"形,鞭毛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冻存结构损伤主要表现为膜损伤,细胞质膜与染色质膜发生破损、折皱、囊泡化或整体脱落,细胞核膜与质膜空隙加大,核发生变形,核质疏散,线粒体结构弥散,线粒体内容物外流,中心粒复合体易位,鞭毛外膜变形脱离,中段位置断裂,微管结构基本完好。研究筛选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可长期有效保存兰州鲇精液,为兰州鲇种质资源保护及今后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邢露梅肖伟李兰兰张利平赛清云俞兆曦吴旭东吴旭东
关键词:兰州鲇精液超低温冷冻细胞损伤超微结构
兰州鲇NPY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2023年
针对兰州鲇人工驯食转化率、苗种培育成活率低等问题,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和培育易驯食兰州鲇新种质,开展了兰州鲇神经肽Y基因(NPY)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鲇NPY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775 bp,包括28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95个氨基酸,含有1个跨膜螺旋和1个信号肽胰腺激素类识别结合位点。兰州鲇NPY蛋白序列与南方鲇的一致性最高,为98.95%。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NPY mRNA在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下丘脑,肌肉中表达量最低。不同年龄雄性各组织中NPY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雌性;且雌雄性别组间均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NPY mRNA表达下降的特征。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脑组织细胞定位发现,脑细胞中NPY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不同部位脑组织中主要以前脑的视前区、视顶盖和脑垂体,小脑的豆状核区域以及延脑的尾状核区域表达量较丰富。进一步进行饥饿补偿验证发现,饥饿可引起脑组织NPY表达量显著升高,摄食后NPY表达量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NPY基因可能在兰州鲇生长和摄食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对后续功能基因进行编辑的重要验证并创制新种质,对加快兰州鲇良种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技术支撑作用。
赖章龙阮超岭肖伟肖伟俞兆曦刘凯赛清云田永华张锋杨瑞兰柳婷杨立强王玉涛连总强
关键词:兰州鲇NPY基因生物信息学基因克隆原位杂交
合作猪肉质常规性状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对合作猪肉品理化特性、食用营养特性等肉质常规性状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猪肉色鲜红,45 min内肉色值评分为3.44;肌肉大理石纹适中,系水力强;失水率和滴水损失均值分别为:11.05%、1.33%;剪切力值小,具有良好的肌肉理化特性.合作猪食用营养价值较高,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测定均值分别为2.11%、21.09%;并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及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开发价值.
蔡原雷赵民蔺淑琴张浩连总强
关键词:合作猪肉质理化特性矿物质
猪SLC6A14g.21063G>T多态性与脂肪和生长性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SLC6A14是影响人肥胖症的功能基因之一。利用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家系F0代的17头二花脸母猪和2头白色杜洛克公猪的DNA池,通过直接测序方法在猪SLC6A14基因第21063号核苷酸处搜寻到1个G→T突变(SLC6A14g.21063G>T)。使用PacIPCR-RFLP技术检测了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家系3代637个个体在此突变位点的多态性,并分析了与脂肪和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突变位点与腹脂重和46日龄个体重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杨广礼任军郭源梅麻骏武连总强刘孟洲黄路生
关键词:多态性脂肪性状生长性状
放牧型合作猪生态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对放牧型合作猪品种特性及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适应性进行研究,并探讨了放牧型合作猪品种形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放牧型合作猪是适应特殊生态环境的产物;不同性别生理生化指标无显著性(P>0.05)差异;不同生长阶段部分指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研究显示放牧型合作猪对高寒草原气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雷赵民蔡原陈广仁宋明伟连总强张浩
关键词:生态特性适应性生理生化
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兰州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研究采用高通量第二代测序技术,构建获得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对全序列特征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为16523 bp,碱基组成具有高A+T低G+C含量的偏向性,具有脊椎动物典型的结构组成。13个PCG基因中存在2种启动子(ATG、GTG)、3种终止子(TAG、TAA和T或TA)。除t RNA-Ser^(AGN)基因二级结构中DHU臂缺失,其余21个t RNA基因可折叠成典型三叶草结构。12S rRNA二级结构由45个茎环结构组成4个结构域,16S rRNA由54个茎环结构组成6个结构域。含有关键序列标签的控制区(CR)可分为3个不同的结构域:终止序列区(TAS1、TAS2)、中央保守区(CSB-F、CSB-E和CSB-D)和保守序列区(CSB1、CSB2和CSB3)。非编码区含有一段保守的控制轻链复制起始的序列区(O_L)。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和通用标签COX1基因标记可区分兰州鲇同其他鲇形目鱼类种质进化关系。
连总强滚双宝李力张锋肖伟吴旭东
关键词:兰州鲇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系统发育
合作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试验选取放牧饲养的合作猪25头,按6月龄、12月龄、18月龄3个阶段分别屠宰后取背最长肌,经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肌内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合作猪肌肉脂肪酸组成主要是C16和C18脂肪酸,以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为主.另外,十三酸(C13∶0)、十五酸(C15∶0)、十七酸(C17∶0)、十九酸(C19∶0)含量相对较高,占总脂肪酸的10%左右.随月龄增长,不饱和脂肪酸有下降的趋势,而饱和脂肪酸则有递增的趋势;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率达到或超过了人类营养学认为的最佳比例(0.45).
蔡原赵有璋连总强宋明伟张浩
关键词:合作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酸
兰州鲇生长激素(GH)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长片段PCR及T-A克隆技术,从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基因组DNA中首次克隆兰州鲇GH基因全序列并提交至Genbank获得登录号KM215221,同时,使用DNAstar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研究。兰州鲇GH基因全长2 067 bp,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完整编码序列(Complete coding sequence,CDS)为603 bp。5个外显子大小分别为10、140、117、132和204 bp;4个内含子大小分别为229、103、565和103 bp;内含子与外显子的连接区序列遵循基因组成规则。编码区编码1条由2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多肽。5个科8种鲶形目鱼类生长激素基因编码区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它们之间GH基因编码区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平均达到了92.4%,其中,兰州鲇和南方大口鲇之间的同源性最高,为99.5%,兰州鲇和革胡子鲇之间的同源性最低,为90.0%,并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同时也表明,GH基因编码区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系统发育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王发新连总强吴旭东魏大为肖伟李力
关键词:生长激素基因克隆
磁珠富集法筛选兰州鲇微卫星分子标记被引量:10
2014年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又名黄河鲶,隶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鲇科(Siluridea)、鲇属(Silurus),是我国黄河中上游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俗有“黄河鲶鱼活人参”之称[1]。但由于过度捕捞、水利工程等因素,兰州鲇野生种群数量日益减少,已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2]。
魏大为连总强吴旭东王发新肖伟张利平
关键词:兰州鲇微卫星标记磁珠富集
不同杂交组合猪肥育性能的比较研究
2007年
本试验通过对长×大(L×Y)、杜×长大(D×LY)、皮杜×长大(PD×LY)3个杂交组合猪的生长肥育、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D×LY杂交组合的日增重、料肉比及屠宰率最优,日增重、屠宰率与L×Y组间差异显著(P<0.05);PD×LY的眼肌面积、后腿比例分别为48.09 cm2、34.23%,为3组合中最高,与L×Y组的差异显著(P<0.05),与D×LY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D×LY组的肉色评分、嫩度测定结果最佳,组间差异显著(P<0.05);PD×LY组的失水率、熟肉率、嫩度最差,其中熟肉率、嫩度与其它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评定:导入皮特兰猪的血液在提高了日增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等性状的同时,却导致了肉质的下降;D×LY作为一个经典的杂交组合,生产性能总体稳定。
连总强刘孟洲石晓卫赵巧辉刘燕关红民安添午王玉涛
关键词:杂交组合肥育性能胴体性状肉品品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