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新
- 作品数:111 被引量:65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耳内镜中耳日间手术可行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耳内镜中耳日间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耳内镜中耳手术患者60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日间组257例和传统组347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干耳时间、术后气骨导差、气骨导差差值、满意度。结果日间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术后眩晕、耳鸣、干耳时间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术后同术型ABG、ABG差值、听力改善率、鼓膜愈合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护理服务评分、医生服务评分、诊疗过程评分、总体满意度评分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入出院指导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中耳日间手术的开展可在保证相同疗效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住院时间,提高住院满意度。
- 陆秀月王琴李亦凡王杨邱建新童步升
- 关键词:日间手术耳内镜耳外科手术可行性
- 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伴分泌性中耳炎同期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分析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伴分泌性中耳炎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同期植入人工耳蜗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伴分泌性中耳炎同期植入人工耳蜗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30例(A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不伴分泌性中耳炎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30例(B组)比较。所有患儿均采用面隐窝入路植入人工耳蜗,术后随访24个月,采用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uce-Ⅱ,CAP-Ⅱ)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评估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结果 A组患儿同期植入人工耳蜗后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前A组CAP-II评分为0.87±1.07分,SIR评分为1.07±0.37分,术后分别为5.07±0.91和3.73±0.87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B组术前CAP-II评分为0.93±1.17分,SIR评分为1.10±0.40分,术后分别为5.23±0.77和3.77±0.73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A组与B组之间术前、术后CAP-II和SI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音神经聋患儿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同期人工耳蜗植入安全可行,且分泌性中耳炎对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无明显影响。
- 朱润泽邱建新
-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分泌性中耳炎并发症
- 顽固性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 2007年
- 朱永军邱建新汪银凤刘业海方平
- 关键词:中耳炎中耳炎
- 人工耳蜗植入前后耳鸣与焦虑、抑郁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前后患者耳鸣与焦虑、抑郁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且术前伴有耳鸣的成年患者39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一天及术后6个月独立自主完成耳鸣致残量表(T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虑量表(HAMD)问卷调查,观察患者人工耳鸣植入前后耳鸣变化、焦虑及抑郁随耳鸣程度不同的变化特点,分析术前术后耳鸣变化与焦虑、抑郁变化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术后92.31%(36/39)患者耳鸣症状有所改善,术后TH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人工耳蜗植入前及植入后随着耳鸣严重程度加重,焦虑及抑郁程度均加重;人工耳蜗植入前后耳鸣严重程度改变与焦虑(r=0.925,P<0.001)、抑郁(r=0.887,P<0.001)状态变化均为正相关;在THI的功能、情绪和灾难性三个维度中,情绪性改变与焦虑(r=0.880,P<0.001)、抑郁(r=0.807,P<0.001)程度改变的相关性最强且为正相关;焦虑程度中精神性因子的改变(r=0.862,P<0.001)、抑郁程度中焦虑/躯体化因子改变(r=0.839,P<0.001)与耳鸣严重程度改变的相关性最强,且均为正相关。人工耳蜗植入前后耳鸣严重程度改变与抑郁中认知障碍、日夜变化、阻滞及绝望感四种因子变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术前伴有耳鸣的人工耳蜗植入者,其耳鸣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适当关注此类耳鸣患者的情绪问题。
- 韦芮陈善文唐开新邱建新姚昆
- 关键词:人工耳蜗耳鸣焦虑抑郁
- 脑白质异常的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评价脑白质异常的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采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对伴脑白质异常的语前聋患儿(研究组)进行术后效果调查,并与无综合征及明显病因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两配对样本的t检验比较两组不同阶段的CAP和SIR的结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6个月CAP和SIR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短期来看,轻度脑白质异常的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经过正规康复训练,其听力言语康复效果与无综合征及明显病因的语前聋患儿无显著差别。
- 李雯邱建新余得志曾银萍
- 关键词:脑白质耳蜗植入术
- 人工耳蜗植入术中残余听力保护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通过比较有残余听力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术前、术后1、2年250、500、1000、2000Hz纯音听阈均值的差异,探讨如何保护残余听力。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I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随访,对患者术前、术后1、2年各频率段纯音听阈阈值进行比较,评估术后残余听力有无得到保留。结果术后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出现明显眩晕症状2例,予以激素、抗眩晕等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1年,CI患者250、500、1000、2000 Hz纯音阈值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年,CI患者2000Hz纯音阈值高于术后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患者术后2年250、500、1000 Hz纯音阈值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可通过“柔”手术方法,长期保留患者残余听力,使患者CI术后能很好利用残余听力。
- 钟梅邱建新
- 关键词:残余听力人工耳蜗植入纯音听阈
- 27例最大径大于5cm的咽旁间隙肿瘤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回顾性分析27例最大径5 cm以上的咽旁间隙肿瘤的治疗效果。17例行颈侧径路,4例颈侧腮腺径路,3例颈侧下颌骨径路,3例颈侧颅底径路切除肿瘤,无明显不良并发症发生。巨大咽旁间隙肿瘤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有效处理术中、术后并发症,多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余得志邱建新
- 关键词:咽旁间隙颅底肿瘤手术
- 不同家庭状况学龄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康复效果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家庭状况对学龄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4月75例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的1~6岁儿童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进行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评估,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家庭状况(常居地、就学地点、经济状况、语言、主要教育者及其文化水平)儿童术后12个月听觉言语分级差异。结果 75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CAP平均分级分别为1.00、2.60、4.73、6.50级,SIR平均分级分别为1.00、1.54、2.51、3.53级,每相邻2个时间段的分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去大城市就学、说普通话家庭和家庭主要教育者为父母的儿童术后12个月CAP分级高;术后12个月说普通话家庭儿童的SIR分级高于说方言家庭儿童;家庭主要教育者的文化程度越高,术后12个月时患儿的CAP及SIR分级越高。结论儿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与康复时间和家庭教育氛围有明显关系,家庭成员文化程度越高,交流语言为普通话者术后康复效果好。
- 张标新邱建新虞银香胡翠霞童步升刘志尊朱子秀赵德娟
-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家庭
- 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外周血中过敏原的测定意义
- 秦飞飞邱建新马燕里晓红张莉
- 侧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
- 1998年
- 目的探讨侧颅底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本文介绍了3种侧颅底手术方法,并对各自的适应证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11例侧颅底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侧颅底的手术治疗,应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侵犯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路。
- 刘业海张琨龄邱建新陆地红杨见明方平
- 关键词:脑肿瘤外科手术侧颅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