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晓菲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血压
  • 2篇妊娠
  • 2篇妊娠高血压
  • 2篇脐血
  • 2篇细胞
  • 2篇鳞癌
  • 2篇高血压
  • 2篇宫颈
  • 2篇宫颈鳞癌
  • 2篇白质
  • 1篇蛋白质组分
  • 1篇血清
  • 1篇移动抑制因子
  • 1篇妊娠高血压疾...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损伤
  • 1篇胎儿

机构

  • 7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7篇邱晓菲
  • 2篇班开斌
  • 2篇徐娟
  • 1篇黄友敏
  • 1篇尹海威
  • 1篇周永勤
  • 1篇李昌
  • 1篇苏梦
  • 1篇马晓晋
  • 1篇张师前
  • 1篇苏文华

传媒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 2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宫颈鳞癌细胞蛋白质组的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高同质性宫颈鳞癌细胞与正常宫颈细胞蛋白质的表达差异,以期获取宫颈鳞癌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技术分离获取宫颈鳞癌和正常宫颈组织细胞,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法检测两者表达的差异蛋白。结果双向凝胶电泳得到20个差异蛋白点,质谱鉴定显示,其中ETS1、HSP60、Bcl-2、C-myc、TIF1-β等5种蛋白在宫颈鳞癌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P均<0.01)。结论应用LCM技术可以成功获取同质宫颈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宫颈鳞癌和正常宫颈细胞的2-DE蛋白质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异表达,该表达差异蛋白可望作为宫颈鳞癌的分子标志物。
邱晓菲张师前马晓晋
关键词:宫颈肿瘤宫颈癌蛋白质组分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腹茧症误诊为卵巢囊肿2例
2002年
邱晓菲
关键词:腹茧症误诊卵巢囊肿
剖宫产手术损伤巨大膀胱1例
2002年
1临床资料 患者28岁,孕1产0,孕40周,临产于2001年11月25日,以"40周妊娠,G1P0L0A0入院.孕期因尿潴留多次行导尿术.5 a前曾因卵巢巧克力囊肿行手术治疗.
邱晓菲
关键词:剖宫产巨大膀胱病例分析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宫颈鳞癌早期浸润蛋白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 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对宫颈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cervix,SCC)组织切片直接分析,获取宫颈鳞癌早期浸润的分子标志物的有效性。方法利用超微量点样枪将化学基质直接点样到宫颈鳞癌组织切片上,然后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直接扫描宫颈鳞癌组织切片,分析宫颈鳞癌组织蛋白质分子。结果获得的25种蛋白质质谱峰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其中7种差异蛋白质有分类意义,其质/核(M/Z)分别为:m/z3433,m/z4786,m/z10092,m/z10835,m/z15114,m/z15854和m/z16345。差异蛋白质m/z3433,m/z15114,m/z15854在宫颈鳞癌鳞状上皮组织高度表达,可作为宫颈鳞癌早期诊断的标志蛋白;差异蛋白质m/z16345在宫颈鳞癌的间质组织高度表达,可作为宫颈鳞癌早期间质浸润和扩散诊断的标志蛋白。结论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成功获取一组差异蛋白质。该差异蛋白组可望作为宫颈鳞癌早期诊断的标志蛋白。
邱晓菲李昌徐娟
关键词:宫颈鳞癌差异蛋白质组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内脂素和MIF的含量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内脂素(visfatin)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Visfatin和MIF含量的测定,分别测定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Visfatin和MIF的含量。结果 Visfatin和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均有表达。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7.31,9.82,10.04,P均<0.05),同时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含量高(t=7.23,8.95,P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含量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Visfatin含量均比对照组血清中含量高(t=7.83,质9.85,10.51,P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8.73,P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含量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9,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Visfatin和MIF含量呈正相关(r=0.67,P<0.01)。Visfatin和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胎儿脐血中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Visfatin和MIF的高表达,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炎症损伤,且Visfatin和MIF在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徐娟邱晓菲周永勤班开斌黄友敏
关键词:VISFATIN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脐血
7例急性子宫内翻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邱晓菲孟宪香
关键词:急性子宫内翻
VE-ca和MMP-2含量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及脐血中的意义研究
班开斌苏文华尹海威邱晓菲苏梦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对母婴危害较大,现仍为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迄今不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与内皮细胞损伤有重大关系。血管内皮细胞钙黠蛋白(VE-cadh...
关键词: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脐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