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桂丽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油田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油藏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低渗透油藏
  • 2篇动压力
  • 2篇断块
  • 2篇压力梯度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 2篇启动压力梯度
  • 1篇底水
  • 1篇底水油藏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建模
  • 1篇压裂
  • 1篇压裂开发
  • 1篇射孔
  • 1篇射孔优化
  • 1篇剩余油
  • 1篇剩余油分布

机构

  • 3篇江苏油田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4篇邹桂丽
  • 3篇李祥珠
  • 2篇王新杰
  • 1篇唐海
  • 1篇袁成武
  • 1篇彭倩
  • 1篇周巨标
  • 1篇黄艳梅
  • 1篇许敏
  • 1篇巩小雄
  • 1篇李小龙
  • 1篇佘龙

传媒

  • 2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裂缝参数优化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低渗透油藏经常采用水平井压裂的方法来实现油井增产,而合理的水平井裂缝参数设计能充分发挥人工裂缝的增产作用。以江苏油田M断块地质特征和目前开发状况为基础,抽象出相应的机理模型,应用数模软件的门限压力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水平井压裂模型,并与PEBI网格加密法的水平井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模拟结果影响相对较大,而裂缝形态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M断块水平井最优裂缝间距为90 m,最优裂缝条数为6条,最优裂缝半长为130 m。该研究成果为江苏油田M断块水平井裂缝参数优化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王新杰唐海佘龙邹桂丽周巨标李祥珠
关键词:水平井低渗透压裂开发启动压力梯度
低渗透油藏五点井网裂缝参数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为研究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裂缝井网参数,以江苏油田关7断块地质和目前开发特征为基础,抽象出相应的地质模型,应用Eclipse软件的门限压力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时的五点井网压裂模型,并对五点井网的压裂参数进行了简要优化设计。得到如下结论:启动压力梯度对原油产量有较大的影响;油井井排方向为有利裂缝方位,注采井排方向为不利裂缝方位;油井最优裂缝半长为90 m。为江苏油田关7断块裂缝井网参数优化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邹桂丽王新杰李祥珠李小龙
关键词:低渗透启动压力梯度
高含水油藏整体注采耦合参数优化方法被引量:7
2017年
以江苏油田铜庄断块地质和目前开发特征为基础,构建了铜庄断块精细地质模型,并进行了精细的油藏数值历史拟合。在动静态模型拟合的基础上,得到了铜庄断块各层的流场强度场,结合生产动态,明确了优势通道区域分布。根据铜庄优势剩余油分布主要处于井网边部的边界区域,上套层系采取了整体注采耦合的方法来进行平面调驱,同时进行在不同的流场强度区域,进行液量分区调整,高流场强度区域降低液量,低流场强度区域提升液量。
邹桂丽袁成武李祥珠彭倩
关键词:高含水流场
Z43底水油藏调整策略研究及应用
2006年
在对江苏Z43底水油藏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三维地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了油藏地质模型,利用Eclipse软件首先分析了油田开发中的地质影响因素,随后与动态资料结合进行历史拟合,了解了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状况。根据构造和剩余油分布的特点进行调整方案的优化设计,其中包括井距的优化、射孔程度及位置的优化,另外还有水平井的可行性分析和设计参数的优化。油田实施后根据优化设计进行的调整取得了较高的效益,该研究为其它同类油田的开采和调整提供了思路和经验。
黄艳梅巩小雄邹桂丽许敏
关键词:底水油藏地质建模剩余油分布射孔优化水平井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