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方圆
- 作品数:17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类白血病样反应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类白血病样反应(leukemoid reaction,LKR)是指在外周血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伴一种或多种幼稚细胞出现为主要特征的类似白血病的反应。新生儿类白血病样反应通常表现为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显著增多,
- 郑方圆刘云峰朴梅花童笑梅
- 关键词:新生儿幼稚细胞外周血
- 心得安运动激发试验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心得安运动激发试验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因身材矮小症住院,同时完善胰岛素激发和心得安运动激发两项试验的儿童,共120例,记录激发试验前后静脉血GH值。将激发试验后血GH峰值〈10 ng/m L定义为激发阴性,GH峰值≥10 ng/m L定义为激发阳性。将两项激发试验后血GH峰值均〈10 ng/m L者诊断为GHD。结果 120例矮小儿童中,诊断为GHD者29例(24.2%)。胰岛素激发试验阳性率为48.3%。心得安运动激发试验阳性率为65.8%。两项激发试验的总符合率为62.5%,阳性符合率为79.3%。心得安运动激发后血GH峰值显著高于胰岛素激发试验的GH峰值。胰岛素激发试验血GH峰值多出现在试验后30~60 min,心得安运动激发试验GH峰值多出现在试验后的120 min。心得安运动激发试验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心得安运动激发试验与胰岛素激发试验对GH的激发结果符合率较高,且比胰岛素激发试验更易刺激GH分泌,临床可考虑同时应用胰岛素激发试验、心得安运动激发试验联合诊断GHD。
- 郑方圆王雪梅王新利
- 关键词: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
- 心得安运动激发试验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价值
- :探讨心得安运动激发试验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因身材矮小症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住院,同时完善胰岛素激发和心得安运动激发两项试验的儿童,共120例,分别统计激发试验...
- 郑方圆王雪梅
- 关键词: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患者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儿童的促生长效果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对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儿童的促生长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矮小门诊应用r-h GH治疗并定期随访的ISS患儿47例,年龄(10.2±3.2)岁,治疗期限为1~2年,随访间隔为每3个月1次,取治疗前、治疗后0~1年及1~2年时的身高、血IGF-1值,并对3个时间阶段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得出r-h GH治疗ISS儿童治疗前后的身高生长速率、身高标准差评分、IGF-1的变化。结果 r-h GH治疗ISS儿童治疗后身高增长速率、IGF-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身高落后程度较前缩小,治疗前与治疗后0-1年和1-2年的身高增长速率分别为(4.42±1.21)cm/年、(10.06±3.44)cm/年、(8.70±1.70)cm/年,身高标准差评分的中位数分别为-2.85、-2.00、-1.35;IGF-1的中位数分别为250 ng/ml、403.5 ng/ml、523.0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GH临床治疗ISS儿童有明显的促生长效应,可显著增加身高增长速率,提高身高标准差评分,增加血IGF-1水平。
- 郑方圆王雪梅王新利
- 关键词:特发性矮小促生长效应
- 5.早产儿生后早期降钙素原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目的探讨早产儿生后早期降钙素原(PCT)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无感染新生儿共247例,其中无湿肺/NRDS早产儿105例,湿肺/NRDS早产儿28例,足月儿114例作为对照...
- 刘云峰童笑梅郑方圆朴梅花宁永忠
- 关键词:早产儿降钙素原影响因素
- 文献传递
- 早产儿生后早期降钙素原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刘云峰童笑梅郑方圆朴梅花宁永忠
- 关键词:早产儿降钙素原影响因素
- 文献传递
- 早产儿生后早期血清降钙素原生理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6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生后不同时间和不同胎龄的早产儿血清降钙素原(PCT)生理变化规律。方法无感染新生儿217例,其中足月儿115例,早产儿102例,后者依据胎龄分为3个亚组:30~32周(30例)、33~34周(35例)、35~36周(37例),分别研究其生后0~12 h、13~24 h、25~36 h、37~48 h、49~72 h、73~96 h、97~120 h、121~144 h PCT水平变化规律。结果新生儿生后随着时间推移,PCT逐渐升高,24 h左右达高峰,其后逐渐下降,生后96 h左右降至儿童正常值。早产儿组PCT峰值晚于足月儿组,约在生后36 h出现,此后缓慢下降,96 h左右降至和足月儿数据相当。30~32周早产儿生后PCT数值维持低浓度水平,37~48 h逐渐升高,升高时间晚于33~34周及35~36周早产儿。结论新生儿在生后早期PCT有一个先增高后下降的动态变化过程,其中早产儿分泌高峰要迟于足月儿。32周以前早产儿生后36 h之内PCT水平较低。
- 刘云峰童笑梅郑方圆朴梅花宁永忠
- 关键词:降钙素原生理变化胎龄早产儿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儿童的促生长效果及对糖、脂代谢及甲状腺功能影响的观察
-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儿童的促生长效果及对糖、脂代谢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 2013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矮小门诊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并定期随访的特发性身材矮小症患儿47例,...
- 郑方圆王雪梅
- 关键词:特发性矮小重组人生长激素糖代谢脂代谢甲状腺功能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特发性矮小儿童的糖脂代谢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对特发性矮小(ISS)儿童的糖、脂代谢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r-h GH治疗并定期随访的ISS儿童47例,年龄为10±3岁,治疗期限为3~24个月,随访间隔为每3个月1次,检测治疗后0~1年及治疗后1~2年时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甲状腺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r-h GH治疗后,患儿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比值(FGI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FGIR有下降趋势;FGIR〈7(提示胰岛素抵抗)的患儿治疗前为13%(6/47),治疗后1~2年为18%(4/22)。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较前下降,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r-h GH治疗ISS儿童是安全可靠的,可改善脂代谢,对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但有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可能。
- 郑方圆王雪梅王新利
-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特发性矮小脂代谢甲状腺功能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4年
- 患儿男,15岁。因“误服亚硝酸盐4 h”就诊。患儿在误服亚硝酸盐后约2h即出现频繁呕吐症状。患儿2岁时被诊断为脑瘫,存在智力障碍,家长否认先天性心脏病史及其他疾病史。查体:T 36.0℃,HR 140次/min,RR 22次/min,BP 119/82 mmHg, SpO272%,W 70 kg;精神差,烦躁不安,全身皮肤黏膜青紫,以口唇及四肢末端为著,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四肢末梢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约2~3s。根据患儿全身皮肤青紫及其家长所提供的明确亚硝酸盐误服史,考虑该患儿为急性亚硝酸盐中毒。入院后立即予高流量吸氧、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监测,给予温开水6000 ml 洗胃、利尿(呋塞米20 mg)、亚甲蓝100 mg (约1.5 mg/kg)溶于40 ml 25%葡萄糖液中(于10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同时配合大剂量维生素C (3 g)、辅酶A、磷酸肌酸钠治疗,给予多巴胺[5μg/(kg·min)]持续泵入2 h。应用亚甲蓝后约10 min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上升至83%,尿呈淡蓝色,洗胃液亦呈淡蓝色,随后患儿四肢末端渐转暖,肤色渐转红润,应用亚甲蓝后约30 min 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5%以上。服用亚硝酸盐约7 h 后患儿出现头胀、头晕,不排除缺氧时间长引起的脑水肿,给予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患儿头胀约1 h 缓解。整个病程中患儿血压维持正常。患儿入院后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PO2=47 mmHg),血常规:WBC 10.96×109/L、 N 82.2%。心电图可见V1、V2导联S 波宽钝,急查心肌酶大致正常。血氨、乳酸、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因患儿家长明确肯定服用毒物为亚硝酸盐以及应用亚甲蓝后患儿症状很快缓解,故未送检血液及尿液行毒物分析。患儿住院约20 h 后�
- 郑方圆邢燕鲁珊魏红玲
- 关键词: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经皮血氧饱和度大剂量维生素C四肢末端呕吐症状皮肤青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