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和素桥连构建携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微泡及体外荧光鉴定被引量:23
- 2008年
- 目的体外荧光方法鉴定生物素-亲和素-生物素(BSB)桥连技术构建携带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BSBp)的可靠性。方法不同荧光标记物分别标记MB-BSBp的不同部位,观测微泡荧光强度(0、1、2和3级),以普通脂质超声微泡(MB)作对照。结果加入FITC荧光亲和素孵育,生物素化脂质微泡(MB-B)呈现明亮的绿色荧光(3级),而MB无荧光显示(0级)。以两个浓度梯度(1∶4和1∶16)的DTAF荧光二抗(抗抗P-选择素单抗抗体)标记MB、MB-B、MB-BS和MB-BSBp,MB-BSBp在两个浓度梯度下均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3级);而MB-B、MB-BS仅在1∶4时显示微弱的绿色荧光(1级),MB在两个浓度梯度下均无荧光显示(0级)。结论抗P-选择素单抗通过亲和素桥连有效装配在MB-B表面,体外荧光法是鉴定靶向微泡配体连接可靠性的简便方法。
- 郑道文杨莉宾建平陈楚弟陈少敏王月刚吴平生
- 关键词:P-选择素靶向超声微泡荧光
- 靶向超声造影成像的研究进展
- 2008年
- 靶向超声造影成像是一门新兴的将超声造影技术与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相结合,对体内组织器官微观病变进行分子水平探测与成像的方法。靶向超声造影是目前超声造影的前沿性课题,随着超声造影剂在临床的不断应用与实践,使得超声诊断学与治疗学发生了跳跃式的前进。靶向超声微泡技术的出现,拓展了传统超声微泡技术的应用范围,
- 郑道文宾建平吴平生
- 关键词:成像超声微泡造影剂超声造影技术超声造影剂超声诊断学
- 组织多普勒定量评价高血压与冠心病伴或不伴左室肥厚患者心脏舒缩功能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评价高血压与冠心病伴或不伴左室肥厚患者心脏舒缩功能,以及DTI评价高血压与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准确性。方法对正常人组(n=15例),高血压组[n=30例,15例非左心室肥厚(non-LVH)和15例左心室肥厚(LVH)]及冠心病组[n=33例,15例非左心室肥厚(non-LVH)和18例左心室肥厚(LVH)]分别测量:①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和舒张晚期充盈速度(A);②二尖瓣环心肌组织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以及用猪尾导管直接测量LVED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和冠心病组Ve/Va,E/A均显著减小(P<0.05);冠心病LVH组的Ve/Va、E/A与高血压LVH组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冠心病non-LVH组的Ve/Va、E/A比高血压non-LVH组的均减小(P<0.05)。冠心病组的Vs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高血压组的Vs(P<0.05),而对照组和高血压组的Vs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Ve/Va与LVEDP的相关性高于E/A与LVEDP的相关性。结论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伴或不伴左室肥厚均存在左室舒张功能降低,然而左室收缩功能降低仅见于冠心病患者,DTI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良好方法。
- 郑道文宾建平农盛雄罗建春王鹏吴平生
- 关键词: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高血压冠心病
- 亲和素桥连构建携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微泡及体外荧光鉴定
- 背景和目的:
血管内皮损伤和内皮“炎症”普遍存在于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三大主要杀手之中。目前尚缺乏一种简便、无创和特异的直接评价血管内皮炎症这一病理生理状态的方法。超声造影是利用造影剂后...
- 郑道文
- 关键词:血管内皮荧光标记超声微泡
- 文献传递
- 基于质谱的慢性肾病尿液多肽组学研究
- 研究背景:慢性肾脏病(CKD)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需早诊断、早治疗,监测对治疗的反应,防止疾病进展。经皮肾穿刺活检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但是这种侵入性技术可能导致并发症,在某些情况下是禁忌的,且随访期间患者无法...
- 郑道文
- 关键词:慢性肾病MALDI-TOF-MS
- 亲和素桥连构建携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微泡及体外荧光鉴定
- 目的靶向超声微泡是实现超声分子成像的关键,本研究利用生物素-抗生蛋白链霉素(亲和素)-生物素(biotin-streptevan-biotin BSB)配体桥连技术构建一种可用于评价血管内皮炎症或再灌注损伤的携带P-选择...
- 郑道文杨莉宾建平陈少敏王月刚吴平生
- 关键词:P-选择素靶向超声微泡荧光
- 文献传递
- 建立大鼠提睾肌微动脉血栓模型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光化学法建立一种新的和临床病理机制相似的大鼠提睾肌微动脉血栓模型。方法15只SD雄性大鼠,分为5组,以提睾肌微动脉为靶血管,分别通过股静脉注入0.2~0.6mL的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苷(FITC-dextran),以落射荧光显微镜100W汞灯经蓝光照射靶位置,同时在显微摄像系统观察血栓形成的情况和测量不同时间点血管的狭窄程度。结果在照射时间为3、6、9min时,0.4~0.6mL组比0.2mL、0.3mL组的血管狭窄程度更严重(P<0.05);除0.2mL组外其他组均可形成血管闭塞,0.4~0.6mL组的血管完全闭塞时间明显少于0.3mL组(P<0.01)。结论静脉注射FITC-dextran经光化学法建立大鼠提睾肌微动脉血栓模型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为微循环实验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 杨帆宾建平劳翼郑道文黄绪亮查道刚
- 关键词:血栓
- 携带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微泡和对比超声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探讨携带抗小鼠P-选择素单抗的靶向超声微泡(MBp)和对比超声(CEU)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12只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假手术组(SH组),应用"亲和素-生物素"桥连法构建MBp。所有小鼠分别随机(间隔30min)经静脉弹丸注射给予普通脂质微泡(MB)和MBp,10min后行肾CEU检查,测量肾显影的声强度(VI),最后进行肾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第一帧CEU图像显示MBp及MB在IR组缺血再灌注肾分别可见显著及轻度的超声显影,而两者在SH组假手术肾均无明显的超声显影。VI值在IR组MBp较IR组MB及SH组MBp均明显增大(P<0.05);而在IR组MB较SH组MB轻度增大(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肾血管内皮P-选择素表达较假手术肾明显增加。结论应用MBp行CEU检查可有效评价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将可用于评价微血管炎症或相关的血管内皮反应。
- 陈少敏杨莉宾建平吴爵非郑道文刘伊丽
- 关键词:靶向超声微泡对比超声肾缺血再灌注损伤P-选择素
- 组织多普勒成像定量评价左室舒张功能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TI)与左室舒张末压(LVEDP)对比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探讨DTI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3名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LVH)与非左室肥厚组(non-LVH),另选取1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行超声多普勒及DTI检查,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和舒张晚期充盈速度(A)及E/A,DTI模式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和Ve/Va,以及用猪尾导管直接测量LVEDP。结果实验组Ve/Va和E/A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且LVH组Ve/Va比non-LVH组减小更为显著(P<0.05),而LVH组E/A与non-LVH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LVEDP与Ve/Va、E/A呈负相关(r分别为-0.92和-0.79,P<0.05),室间隔厚度(IVSd)与Ve/Va、E/A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和-0.49,P<0.05),Ve/Va与LVEDP的相关性高于E/A与LVEDP的相关性。结论DTI可作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可靠方法。
- 郑道文宾建平农盛雄罗建春王鹏劳翼吴平生
- 关键词: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左室舒张末压超声心动图
- 超声造影评价多巴胺对肾血流灌注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CEUS)定量评价多巴胺对肾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基础状态及3种不同剂量(3,8和16μg·kg^-1·min^-1)的多巴胺作用下,对10只实验犬行CEUS检查。CEUS采用经静脉微泡连续输注法进行,评价肾皮质与肾髓质的平台声强度(A),造影剂再充填速率(β)和A·β。结果在低、中剂量多巴胺作用时,肾皮质的β值和A·β值较基础状态明显增加,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越多(P〈0.05);在高剂量多巴胺作用时,β值和A·β值较基础状态也有明显增加(P〈0.05),但与低、中剂量多巴胺相比,增加程度减少(P〈0.05);而肾皮质的A值仅在中等剂量多巴胺作用时较基础状态有明显增加(P〈0.05);3种剂量多巴胺作用下,肾皮质的β值与A·β值之间有良好的正相关(r=0.85,P〈0.05)。3种剂量多巴胺作用时,肾髓质血流灌注各参数变化与相应肾皮质血流灌注各参数的变化相似;各参数的肾皮质/肾髓质比值与基础状态时相应各参数肾皮质/肾髓质比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作用下肾皮质与肾髓质血流量增加主要是由于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流动速度的增加所致;CEUS能准确地定量评价肾血流量。
- 陈少敏宾建平肖文星杨帆郑道文刘伊丽
-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血液动力学现象多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