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艳红
- 作品数:73 被引量:38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IPTG诱导浓度对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4年
- 以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augmenterofliverregeneration,hALR)基因与含有T7启动子的融合表达载体pET28a(+)相连的重组子(pET-A)作为研究对象,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利用IPTG作为诱导剂,分析比较不同IPTG诱导浓度对于表达产物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IPTG诱导浓度。结果表明,当IPTG终浓度为1.0mmol·L-1时,hALR表达量最大。这为IPTG作为诱导剂最终应用于重组基因工程药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 赵春丽范秀军赵冰于洋李庆章郝艳红
- 关键词: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外源蛋白
- 雏鸡马立克氏病强毒感染后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变化被引量:4
- 1998年
- 1日龄雏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MD)发病率62%,MD死亡率34%;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性腺脂质氧化物(LPO)含量高于(P>0.05)或显著高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
- 郝艳红李庆章魏萍
- 关键词:雏鸡马立克氏病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鸡病
- 苯骈咪唑类药物对猪囊尾蚴体外作用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 2000年
- 应用光学和扫描电镜观察了 4种咪唑类药物对体外猪囊尾蚴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丙硫苯咪唑、磺苯咪唑、硫苯咪唑和氟苯咪唑对猪囊尾蚴均有抑制作用 。
- 郝艳红李庆章刘永洁弭忠祥高学军高文学黄晶波
- 关键词:猪囊尾蚴体外作用
- 重新认识教学过程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被引量:2
- 1994年
- 重新认识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郝艳红,李庆章,李长林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现行的教学过程本质观与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发展的需要已不相适应,因此完全有必要重新认识大学教学过程的本质,并在现代教学过程本质观的指导下,建立现代教学...
- 郝艳红李庆章李长林
- 关键词: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本质观现代教学理论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 蛋白芯片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最近几年,蛋白芯片技术发展很快并在蛋白质组学通量化和系统化的研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为此,文章对蛋白芯片的主要原理和类型以及近几年蛋白芯片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蛋白表达谱图和蛋白质相互作用谱图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于晓波郝艳红许丹科李庆章
- 关键词:蛋白芯片蛋白质组学表达谱
- vMDV感染雏鸡的Se-GSH-PX活性和LPO含量被引量:2
- 1999年
- 以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1日龄AA肉用雏鸡,于感染后7,14,28,42和56日龄分别检测雏鸡中枢、外周淋巴器官及主要内脏器官的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vMDV感染雏鸡各器官Se-GSH-PX活性在检测各时期多显著低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而各器官LPO含量则多显著高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提示马立克氏病(MD)及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Se-GSH-PX抗氧化活性降低和LPO及其降解物对雏鸡的广泛病理损伤有关。
- 郝艳红李庆章曲琪环徐宝荣魏萍
- 关键词:雏鸡VMDVMDLPO
- 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对vMDV所致雏鸡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22
- 1999年
- 1日龄雏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感染并注射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后,均可降低马立克氏病(MD)发病率和MD死亡率,显著增强中枢和外周淋巴器官和主要实质器官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P<0.05,P<0.01),明显降低过氧化脂质(LP)的含量。表明两种多糖对vMDV所致雏鸡免疫器官和主要实质器官组织的自由基损伤有保护作用,两种多糖的保护作用具有器官选择性和发挥作用的时限性。
- 郝艳红李庆章
- 关键词:雏鸡VMDV自由基香菇多糖黄芪多糖
- 猪带绦虫囊尾蚴体内发育过程中能量代谢变化规律的研究
- 本研究测定了体内发育过程中猪囊尾蚴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丙酮酸激酶(PK)、延胡索酸还原酶(ICD)、苹果酸酶(ME)活性的变化及葡萄糖(GLC)含量、乳酸(LAC)含量
- 李庆章高学军郝艳红
- 文献传递
- 药物对猪囊尾蚴体外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00年
- 选用芬苯达唑、奥芬达唑、氟苯达唑和伊维菌素体外作用猪囊尾蚴 ,并与吡喹酮和阿苯达唑比较。于用药后 6 ,1 2 ,2 4,36h进行光镜观察。结果表明 :芬苯达唑、奥芬达唑和氟苯达唑均能体外杀灭猪囊尾蚴 ,强烈程度顺序为吡喹酮、芬苯达唑、阿苯达唑、奥芬达唑、氟苯达唑 ;发挥作用的时间顺序为吡喹酮、奥芬达唑、芬苯达唑、阿苯达唑、氟苯达唑。伊维菌素无杀灭猪囊尾病作用。
- 郝艳红李庆章刘永洁高学军高文学赵冰孙志学
- 关键词:猪囊尾蚴猪囊虫病抗寄生虫药体外作用
- 香菇多糖和黄芪多糖对马立克氏病强毒感染 雏鸡白细胞介素2活性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4
- 1999年
- 1日龄AA肉用雏鸡以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后,马立克氏病(MD)发病率33.75%,死亡率11.25%。同健康雏鸡相比,IL-2诱生活性和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降低(P>0.05)和显著降低(P<0.05)。vMDV感染雏鸡注射香菇多糖和黄芪多糖,MD发病率分别为20%、17.5%,死亡率分别为7.5%、5%。同感染组相比,感染/香菇组和感染/黄芪组的IL-2诱生活性和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升高(P>0.05)和显著升高(P<0.05)。
- 刘永杰李庆章郝艳红
- 关键词:雏鸡VMDV香菇多糖黄芪多糖马立克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