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莉莉 作品数:15 被引量:131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 天津市科技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快胃舒肝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7例临床观察 2008年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组消化不良症候群,临床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疼痛、早饱、恶心呕吐、烧心为主要表现。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发病率较高,据统计患病率在20%~40%。 周正华 杨强 郝莉莉 王静 岳研 姚鹏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舒肝丸 恶心呕吐 器质性病变 吗丁啉 疗效显著 中药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恢复期32例 目的应用中药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恢复期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为2005-2006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32例治疗消化性溃疡恢复期为实验组,黏膜保护剂治疗32例消化性溃疡恢复期为对照组,监测胃镜下胃窦黏... 郝莉莉文献传递 基于Egr-1调控IL-8表达研究强肝胶囊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从抑制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介导的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角度探讨强肝胶囊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强肝胶囊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强肝胶囊组喂食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同时强肝胶囊组大鼠ig强肝胶囊内容物0.53 mg/g,给药体积为1 m L/100g体质量,模型组ig等量生理盐水。每周给药6 d,持续8周。治疗结束取动物肝脏,氧化酶法测定肝组织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检测Egr-1和IL-8 m 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Egr-1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肝组织中IL-8水平。将大鼠肝脏Hep G2细胞分别进行0.25 mmol/L油酸处理、转染Egr-1 si RNAs并油酸处理、转染pc DNA3.1-Egr-1阳性表达质粒并油酸处理后,RT-q PCR法检测细胞中Egr-1和IL-8 m RNA表达,WB法检测Egr-1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IL-8水平。结果经过8周治疗,强肝胶囊组TG和、TC水平明显下降(P<0.01);Egr-1 m RNA、Egr-1蛋白表达和IL-8 m RNA、IL-8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Egr-1 si RNA#1、si RNA#2能明显降低Egr-1表达水平,采用si RNA干扰Egr-1基因,并用油酸处理Hep G2细胞后,细胞内和培养液上清中IL-8水平较对照细胞显著降低(P<0.01)。转染Egr-1阳性表达质粒导致Egr-1表达量上升(P<0.01),IL-8表达也同步升高(P<0.01)。结论 Egr-1可正向调节IL-8表达。强肝胶囊通过抑制Egr-1介导的IL-8表达,达到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郝莉莉 刘小溪关键词:强肝胶囊 非酒精性脂肪肝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白细胞介素8 基于16S rDNA测序研究化瘀通阳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通过观察化瘀通阳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其发挥治疗UC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DSS诱导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予0.54g/mL的化瘀通阳方汤剂2mL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结束后采集大鼠粪便,提取肠道菌群DNA,于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进行16S rDNA V4区测序分析。结果:菌群测序结果显示UC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经化瘀通阳方治疗后,菌群多样性提高,但实验组与模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菌群组成分析提示模型组中致病菌属占主要地位,实验组有益菌丰度升高。结论:化瘀通阳方可通过调节并恢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增加肠道有益菌,抑制致病菌而发挥治疗UC的作用。 陈杨 施丽婕 刘雷蕾 王静 郝莉莉 柴士伟 耿洁 于潇 刘苏仪 杨洁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RDNA 高通量测序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6 2011年 中药、中西药合用及针灸等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丰富了本病的治疗方法,增强了治疗效果。但在该病治疗研究上仍有不足之处,如缺少该病中药治疗机理研究及大多未对患者进行随访,以明确患者远期疗效。建议开展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规范化研究,并在治疗机理方面多做探究, 郝莉莉关键词: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十二指肠壅积症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十二指肠壅积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远端或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的梗阻,以致十二指肠近端扩张,内容物壅积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引起本症的原因很多,若医生不进行仔细的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不行上消化道钡透或不仔细读片、不进... 郝莉莉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诊治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作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之一,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病变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常伴有肠道外疾病... 郝莉莉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 肠道免疫 文献传递 穴位埋线结合健脾疏肝法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健脾疏肝法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4—6月间符合筛查标准的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中药汤剂口服,早晚各1袋,连续服用两周;治疗组予中药汤剂口服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IBS症状严重性程度量表(IBS-SSS)、中医症状及IBS生活质量(IBS-QOL)评定,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及记录不良反应。[结果]IBS-SSS评分和临床疗效、中医辨证症状分级计分和临床疗效以及IBS-QO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5-H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穴位埋线结合健脾疏肝法可有效降低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BS-SSS及中医辨证症状分级计分,提高临床有效率及IBS-QOL评分,改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血清5-HT含量,且无不良反应。 魏景景 郝莉莉 王红霞 康洪昌 王威 岳妍关键词:穴位埋线 健脾疏肝 疗效观察 安全性评价 健脾利湿汤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调节T细胞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汤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并从调节T细胞(Treg)功能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9例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健脾利湿组口服健脾利湿汤,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疗效指数、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采集正常人及患者外周血,ELISA法测定白介素-1β(IL-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测定外周血Foxp3、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的水平。[结果]经治疗,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明显改善,且健脾利湿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胃肠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健脾利湿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人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中IL-1β水平较高,而TGF-β水平较低;Foxp3 mRNA表达水平较低,而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上述细胞因子及基因表达均向相反方向变化,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健脾利湿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健脾利湿汤通过调节Treg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增强其免疫抑制功能,抑制穿孔素/颗粒酶B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以此减轻肠道组织的炎症反应。 郝莉莉 刘小溪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调节T细胞 穿孔素 颗粒酶B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诊治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作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之一,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病变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常伴有肠道外疾病... 郝莉莉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