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印诚

作品数:197 被引量:552H指数:1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71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理学
  • 43篇化学工程
  • 3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建筑科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0篇大涡模拟
  • 60篇数值模拟
  • 59篇值模拟
  • 46篇燃烧
  • 46篇两相流
  • 35篇射流
  • 30篇拟序
  • 30篇拟序结构
  • 30篇两相流动
  • 27篇湍流
  • 23篇提升管
  • 20篇气固
  • 20篇气固两相
  • 18篇提升管反应器
  • 18篇气粒两相流
  • 16篇平面射流
  • 16篇裂化
  • 16篇面射流
  • 16篇催化裂化
  • 14篇气粒两相流动

机构

  • 195篇清华大学
  • 16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云南省化工研...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北京玻璃仪器...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市可持续...

作者

  • 197篇郭印诚
  • 121篇林文漪
  • 106篇王希麟
  • 92篇张会强
  • 24篇徐春明
  • 16篇范全林
  • 14篇王赫阳
  • 13篇高金森
  • 12篇刘奕
  • 11篇王兵
  • 11篇陈新国
  • 10篇刘春嵘
  • 9篇蒋平
  • 9篇牛振祺
  • 8篇周力行
  • 7篇杨武兵
  • 7篇曾庆
  • 6篇向屏
  • 6篇郭治民
  • 5篇胡桅林

传媒

  • 29篇工程热物理学...
  • 23篇燃烧科学与技...
  • 18篇清华大学学报...
  • 8篇石油学报(石...
  • 5篇计算机与应用...
  • 5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化工学报
  • 4篇高校化学工程...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计算力学学报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力学进展
  • 3篇2006中国...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2篇2006
  • 12篇2005
  • 16篇2004
  • 27篇2003
  • 16篇2002
  • 33篇2001
  • 16篇2000
  • 21篇1999
  • 1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1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速比对颗粒在液固两相平板混合层中沉降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本文采用流动显示的方法对平板混合层中上下层流体速度比对固体颗粒在混合层中沉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分别采用粒径小于 40 um,粒径 98~104um,粒径 154~160um的玻璃微珠以及环氧树脂作为固相颗粒,对这些颗粒在速度比分别为1:1.2、1:2和1:2.8的液相混合层中的运动进行了显示。结果表明混合层中大涡结构对固体颗粒的沉降具有迟滞作用,其作用程度取决于混合层中上下层流体速度比。速度比越大,颗粒的沉降越慢。
周欣王赫阳王希麟张会强郭印诚林文漪
关键词:混合层液固两相流沉降
北京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和降低机制研究——绿色奥运的空气质量被引量:1
2004年
从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来看,北京市区及近郊区SO2的浓度变化季节性很强。表现出春季浓度最高,秋冬季次之,夏季SO2的污染水平最低,其季节性变化明显受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影响,2002年北京市区及近郊区在采暖季节,SO2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有45天。
郭印诚滕树龙
关键词:空气质量二氧化硫污染氮氧化物污染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直方槽道中重力对颗粒相二次流的影响
2007年
采用Eulerian/Lagrangian方法模拟直方槽道中气粒两相流动过程。气相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直接求解大尺度涡运动,小尺度涡采用标准的Smagorinsky亚格子模式模拟,壁面采用幂次率应力模型代替无滑移边界条件。颗粒相采用轨道模型求解。大涡模拟预报的气相平均速度与DNS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在直方槽道流向截面,气相存在二次流现象。受气相二次流的作用,颗粒相也存在类似于气相的二次流现象,并考察了重力对颗粒相二次流的影响。
邹罗明郭印诚
关键词:气固两相流二次流大涡模拟
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气液固3相流动反应的数值模拟 Ⅱ. 原料液雾流动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1999年
应用已建立的提升管反应器气液固3相流动反应模型,对两套工业馏分油催化裂化装置的提升管反应器内的流动、传热及裂化反应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原料油液雾流动与气化状况的实际图像。模拟结果表明,原料液雾相的流动是非常复杂的,在轴向、径向和圆周方向上都存在较大的梯度,且表现出与气固两相相似的流动形态。原料油液雾生存区,自下而上由小变大又变小;自轴线向边壁由大变小。随着气化过程的进行,液雾颗粒相的整个特性都在发生变化,正是这一复杂的气化过程,对其它两相的流动。
高金森徐春明杨光华郭印诚林文漪
关键词:三相流动数值模拟催化裂化
填料塔中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传质性能被引量:18
2011年
在填料塔中对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填料塔单位体积的有效传质面积aV,气相传质系数kG和体积总传质系数KGaV等,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流量增加,aV值略有上升,kGaV和kG值明显增大;体积总传质系数KGaV值也随着气体流量和氨水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总传质阻力中,气膜阻力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主要受液膜阻力的控制。
曾庆郭印诚牛振祺林文漪
关键词:CO2填料塔氨水传质
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流动反应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0年
基于流体力学和稠密气体分子运动的基本理论 ,建立了气粒两相流的颗粒动力学模型 ,并结合催化裂化反应的集总动力学模型建立起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内原料油气和催化剂颗粒两相流传质、传热、反应的三维模型 ,用于考察提升管内催化裂化反应历程。给出了模型方程的数值解法、边界条件和差分方法 ,编制了模拟计算程序。模拟计算了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喷嘴附近催化剂颗粒的流动特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炼油厂实际标定的提升管出口组分浓度相一致 ,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对喷嘴附近催化剂颗粒流动特征的考察表明 ,催化剂的速度存在极度的非均匀性分布 。
陈新国徐春明郭印诚
关键词:提升管反应器动力学模型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反应产物沿提升管分布预测被引量:4
2001年
运用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了不同工况条件下反应油气和催化剂颗粒温度沿提升管高度的分布和反应产物的浓度沿提升管高度的分布。模拟结果和工业实测的出口温度和浓度相一致 ,从而证明了该数学模型对催化裂化提升管的预测是成功的。
陈新国徐春明郭印诚
关键词: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石油加工
浮力对矩形射流扩散火焰影响的大涡模拟
本文对浮力作用下的不同方向矩形射流扩散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大涡模拟。数值模拟结果展示了浮力作用下矩形射流扩散火焰的动态弯曲过程,比较分析了射流速度对火焰刚性的影响。发现射流速度越高火焰弯曲程度越小、燃料喷射距离越远。对浮力...
蒋平郭印诚张会强王希麟林文漪
关键词:燃烧大涡模拟
文献传递
液固两相平板混合层中涡结构对颗粒沉降的影响被引量:2
2000年
为研究液固两相平面混合层中液相大涡结构对固相颗粒运动与沉降的影响 ,分别用粒径小于 40 μm,粒径 98~ 10 4μm以及粒径 15 4~ 160 μm的玻璃微珠作为固相 ,在上下层流体速度比为 1∶ 2的液相平板混合层中 ,用激光片光源显示了在不同高度释放的固相颗粒通过混合层中大涡结构时的沉降扩散过程 ,并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照。随粒径的不同 ,由于液相大涡的作用使颗粒的运动与沉降表现为明显的 3个特征 :在大涡作用下 ,粒径≤ 40 μm的玻璃微珠基本追随大涡运动 ,在实验区不发生沉降 ;粒径 15 4~ 160 μm的玻璃微珠一边随大涡运动 ,一边沉降 ,在实验区域内最终沉降到槽底 ;而粒径 98~ 10 4μm的玻璃微珠既显示出追随大涡运动又显示出穿透大涡的趋势 。
周欣王赫阳王希麟张会强郭印诚林文漪
关键词:涡结构
玻璃熔窑燃烧状况的虚拟实验
玻璃熔窑燃烧空间是配合料熔化以及驱动玻璃液流动的主要热量来源,燃烧空间状况对熔窑产量和玻璃质量有重要影响。虚拟实验是用计算机模拟出燃烧空间的详细情况,给出火炬形状与尺寸以及高温气流的速度场、温度场及向玻璃液表面的辐射热流...
郭印诚胡桅林
文献传递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