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骨髓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急性
  • 3篇急性白血
  • 3篇急性白血病
  • 2篇毒性
  • 2篇独特型
  • 2篇多发
  • 2篇多药
  • 2篇多药耐药
  • 2篇预后
  • 2篇真菌感染
  • 2篇侵袭性
  • 2篇侵袭性真菌
  • 2篇细胞毒
  • 2篇细胞毒性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机构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铜川市妇幼保...

作者

  • 13篇郭桂丽
  • 7篇蔡瑞波
  • 6篇刘亚琳
  • 6篇张梅
  • 5篇贺鹏程
  • 4篇张海涛
  • 3篇关键虹
  • 3篇李静
  • 2篇葛亚男
  • 2篇王星烨
  • 2篇习杰英
  • 2篇尹晓然
  • 2篇张群岭
  • 2篇林秀
  • 2篇骆云雅
  • 2篇关虹
  • 1篇王梦昌
  • 1篇郝锦霞
  • 1篇赵晓艾
  • 1篇陈丽梅

传媒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陕西肿瘤医学
  • 1篇癌症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试验联合GM试验在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实验)联合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对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及半乳甘露聚糖的含量,将检测结果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按照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及真菌研究组(EORTC/MSG)诊断标准,在349例患者中,确定诊断2例,临床诊断23例,临床拟诊175例,排除诊断149例。结果:G、GM试验分别以20ng/ml、0.5为诊断界值,G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7%、89.9%、91.1%、74.4%。G/GM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100%、90.4%、85.9%、100%。结论:G试验联合GM试验是诊断恶性血液病患者IFI的早期、快速的方法。
张海涛郝锦霞郭桂丽
关键词:半乳甘露聚糖侵袭性真菌感染恶性血液病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病早期诊断的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应用半乳甘露聚糖(GM)试剂盒检测有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高危因素患者伴感染症状的血清GM值,评价其对IFI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7例有IFI高危因素伴临床感染症状及GM检测阳性患者,抗真菌治疗前后GM抗原水平的变化,并结合胸部CT及病原学检查综合分析进行评价。GM检测为ELISA法。结果 66%患者出现影像学的改变,仅13%患者病原学检查阳性。AI值≥0.8和AI值≥1.5的2组患者,80%以上对非氟康唑的抗真菌治疗有效,而AI值≥0.5的患者仅具28%的有效率(P<0.05)。治疗前、后AI平均值各为1.71±1.20和0.47±0.28(P<0.01)。结论 GM试验可以作为IFI早期诊断的指标,高危患者结合临床可开始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如结合影像学检查,更具针对性。动态检测GM值变化不但可有效判断治疗效果,也有助于对IFI的进一步确定。
李静张梅郭桂丽
关键词:半乳甘露聚糖
骨髓瘤独特型抗原致敏树突细胞诱导的主动免疫反应被引量:2
2005年
背景与目的:大多数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无法通过大剂量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应用树突细胞(DCs)瘤苗清除MM患者化疗后残留的骨髓瘤细胞,是近年来骨髓瘤免疫疗法的新策略。本研究旨在探讨负载Id的DC独特型瘤苗对自体MM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从MM患者外周血中分离获取DCs前体细胞,用GM鄄CSF与IL鄄4诱导分化,培养第5天加入从患者血清中提取的IgG的F(ab’)2片段(Id),第7天加TNF鄄α促成熟,将Id冲击致敏的DCs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3天,获得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MTT法检测致敏DCs促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患者CTLs对自体MM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杀伤作用。结果:GM鄄CSF、IL鄄4和TNF鄄α联合可以有效地从M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诱导出大量成熟的功能性DCs。MM患者自体血清Id冲击致敏的成熟DCs能够显著提高T细胞增殖能力,且与DC∶T的比值呈正相关;同时在1∶10时刺激细胞为负载了Id的成熟DC组刺激指数(SI)值(39.1±6.0)%,明显高于未经Id刺激的成熟DC组、经Id刺激的未成熟DC组以及未经Id刺激的未成熟DC组[(19.3±7.7)%、(15.9±6.1)%和(11.4±4.9)%]。负载了Id的成熟DC能够使幼稚T细胞活化成为肿瘤独特型CTLs,各个剂量的CTLs均能诱导出针对自体MM细胞的抑制性杀伤反应,并且?
尹晓然张梅骆云雅林秀贺鹏程陈丽梅蔡瑞波郭桂丽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树突细胞介导的独特型瘤苗的体外抗骨髓瘤作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DC)介导的独特型瘤苗诱导骨髓瘤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方法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分离获取DC前体细胞,使用GM-CSF、IL-4与TNF-α诱导分化促成熟。加入MM患者的M蛋白F(ab′)2片段(Id),诱导MM肿瘤特异性CTL。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培养过程中形态特征变化,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间接免疫荧光观察其表型特征,采用MTT法检测致敏DC促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以及患者CTL对自体骨髓瘤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杀伤作用。结果GM-CSF、IL-4和TNF-α配伍可有效地从M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诱导出大量成熟的功能性DC。MM患者自体血清Id冲击致敏的成熟DC能够显著地提高T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使幼稚T细胞活化成为肿瘤独特型CTL,各个剂量的CTLs均能够产生针对自体MM细胞的抑制性杀伤反应。结论在MM患者外周血中可获得典型的DC,使用负载了Id的DC疫苗能够诱导出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以DC为基础的疫苗可能在MM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张梅尹晓然骆云雅林秀王梦昌贺鹏程李静郭桂丽蔡瑞波刘亚琳
关键词:细胞介导独特型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肿瘤特异性CTL抗肿瘤免疫反应
以多发肌肉血肿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1例
2002年
张海涛郭桂丽赵晓艾葛亚男
关键词:病例报告骨髓穿刺化学治疗
胃癌致Ⅷ因子抑制物形成1例报告
2003年
张海涛郭桂丽胡秀丽葛亚男
关键词:胃癌病例报告
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系
2007年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初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了PGP、MRP1、GST-π、TOPOⅡα在30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GP、MRP1、GST-π、TOPOⅡα在初发AL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3.33%、36.6%、60%和43.33%;PGP、MRP1阳性组的完全缓解(CR)率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TOPOⅡα阳性组的CR率为92.31%,高于阴性组的58.82%(P<0.05);GST-π阳性组的CR率与阴性组的CR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PGP、MRP1的表达升高及TOPOⅡα的表达降低与AL的治疗反应差、预后不良有明显的相关性;联合多个多药耐药蛋白能够更准确地预测AL的耐药和预后。
张群岭张梅贺鹏程蔡瑞波刘亚琳郭桂丽关虹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疗效预后
胃原发性霍奇金病并上消化道出血1例
2002年
郭桂丽关键平张海涛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上腹部疼痛
不同种类干扰素联合维甲酸对HL-60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干扰素联合维甲酸(ATRA)对HL-60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IFNα、IFNγ、ATRA单独或联合作用于HL-60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用光镜观察、NBT还原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分化,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PML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两种干扰素分别与AT-RA联合应用都能够增强ATRA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两种干扰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别。IFNγ与ATRA联合应用能够增强ATRA对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但IFNα与ATRA联合应用却没有此作用。两种干扰素都能够诱导PML蛋白的表达。结论:两种干扰素都能够通过诱导PML蛋白表达而抑制细胞生长;IFNγ与ATRA联合应用增强ATRA对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可能与两种药物的信号传导途径发生交叉激活有关。
贺鹏程张梅习杰英李静吴迪王晓宁关键虹刘亚琳蔡瑞波郭桂丽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干扰素维甲酸
骨髓穿刺涂片与骨髓活检切片同步分析对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骨髓穿刺涂片与骨髓活检切片同步观察对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意义。方法:50例MDS病人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一步法取材,同步观察其涂片和切片。结果:活检切片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优于穿刺涂片。粒系、巨核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活检切片高于穿刺涂片;红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穿刺涂片高于活检切片。网状纤维增生的观察,活检切片优于穿刺涂片。结论:活检切片和穿刺涂片同步分析比常规穿刺涂片形态学观察更有利于提高MDS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虹王星烨郭桂丽蔡瑞波刘亚琳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穿刺涂片骨髓活检切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