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淑芳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中医
  • 5篇中医基础
  • 5篇中医基础理论
  • 4篇藏象
  • 4篇藏象学
  • 4篇藏象学说
  • 3篇一元论
  • 3篇气一元论
  • 2篇脏腑
  • 2篇比类
  • 1篇学术思想
  • 1篇学术特色
  • 1篇学说
  • 1篇阴阳
  • 1篇阴阳学说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思想
  • 1篇三因
  • 1篇天人一体
  • 1篇气学

机构

  • 8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郭淑芳
  • 6篇李如辉
  • 2篇刘琪
  • 2篇王荣平
  • 1篇周小秀

传媒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气一元论对初始脏腑解剖概念的改造
目的:就发生学的角度,将藏象学说作为一个成长的过程进行考察,从“藏象之所以成为问题:另类视角与标准的出现”导入,分析了藏象学说构建的过程性:解剖与以表知里的兴衰更替,明确了脏腑概念的创生与解剖方法、藏象概念的创生与以表知...
郭淑芳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气一元论
文献传递
论藏象学说之所以成为问题被引量:2
2015年
藏象学说之所以成为问题的原因有二:1藏象学说构建过程中解剖与以表知里方法的兴衰更替;2另类视角与标准的出现。"藏象"概念的界定以及有关纷争的廓清,只能以其所属学科自身——中医学为出发点,否则,便不可避免地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初始解剖的脏腑概念与研究手段的转折所赋予的功能内涵两者在气一元论视野里的关系应该是"自洽"的,这一关系的探讨,或将为藏象学说问题提供终极答案。
李如辉郭淑芳刘琪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
“援物比类”在中医藏象学说构建过程中的发生学意义被引量:10
2013年
"援物比类"方法对于中医藏象学说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发生学意义,其中,"比类"说理为中医藏象学说提供了实用、有效的表述工具;而"比类"推理又直接构建出诸多藏象理论。从发生学意义角度深入研究"援物比类"方法对于中医藏象学说构建的作用,对于从本质上认识藏象学说具有重要价值。
李如辉王荣平郭淑芳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发生学
论气一元论对初始脏腑解剖概念的改造被引量:8
2014年
学说的创生以解剖方法为始基,作为藏象学说核心概念的心、肝、脾、肺、肾等藏府概念,最初是关于实体的、解剖的,藏象学说演进过程中由研究方法的重大转折——放弃解剖转而采用以表知里所赋予的功能概念与初始的解剖概念并非机械的"叠加"组合,而是在气一元论中达成了严密的逻辑统一。从气一元论哲学及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考虑,当予藏府概念以功能的界定。脏腑概念从实体到功能态的演化是在前贤自觉意识中发生的,之所以少见根据研究手段的转折这一变化了的现实而"有作于新名",乃基于功能概念与初始的解剖概念在气一元论中严密逻辑统一性的自觉意识。
李如辉郭淑芳刘琪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气一元论脏腑
《黄帝内经》对“援物比类”方法的态度及其应用的哲学前提被引量:4
2013年
《黄帝内经》对"援物比类"有着丰富的论述与运用。"援物比类"方法应用的哲学前提在于气一元论。气一元论哲学关于"天人一体"、"天人一理"的思想,使"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成为中医学研究的一种约定传统。《黄帝内经》以来的历代中医学家无不将注意的焦点集中于事物的共性上,广泛应用"援物比类",因为"比类"的逻辑正在于事物的同一性。
李如辉王荣平郭淑芳
关键词:气一元论天人一体黄帝内经
基于气学理论影响下脏腑概念的演变形式
2012年
中医藏象学说的藏府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静止和僵化的形态,而是随着科学认识和观察手段的发展不断演化而成的。"脏腑"作为"藏府"在创生时期的概念形态是关于解剖的。藏府概念是解剖概念、是功能的概念、既是结构的又是功能的概念的分歧。
郭淑芳李如辉
关键词:气学理论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中医"阴阳"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以《黄帝内经》为基础,对阴阳在中医学方面的运用概括为四个方面;科学、客观地评判阴阳对中医学的影响,从而深化对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并为临床有关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郭淑芳李如辉
关键词:阴阳哲学思想中医基础理论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的主要学术思想和贡献被引量:5
2012年
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继承了《金匮要略》的三因说,并进一步发扬。此书注重实用,把复杂的疾病分类和药物方剂由博返约。本文从病因、用药、辩证论证三方面分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学术特色,认为其对于病因、脉、证、治法、方药的论述的确有独到之处,为中医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郭淑芳周小秀
关键词:陈无择学术特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