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
- 作品数:58 被引量:1,138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2005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评价被引量:106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2005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国家传染病的网络直报质量,完善疫情报告系统。方法从网络直报信息质量和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两方面,选择影响传染病直报工作的评价指标,采用综合平均指数方法综合评价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结果通过对网络直报信息质量和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两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到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总体情况。结论2005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乡镇卫生院网络覆盖面、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以及报告信息的关键指标完全一致率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 马家奇戚晓鹏施晓明王丽萍张春曦郭青郭岩
- 关键词:传染病网络直报
- 全国省级及试点地区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效果分析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了解全国省级及试点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现状。方法2021年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对全国32个省级、31个试点地市、29个试点县区共92家疾控中心进行调查。结果全国省级及试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信息化专职人员共341人,56.04%设立了独立的信息部门。62.64%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比例小于总资金的1%,43.96%将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和绩效考核评估。72.83%在信息化建设中注重融合新技术,制修订16项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发表信息化相关论文187篇。50%、59.28%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了传染病监测预警和精神卫生业务应用系统,32个省份均建设了免疫规划信息系统。12个省级、3个试点地市级疾控中心正在开展跨部门的信息共享。结论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促进了全国疾控中心信息化体系日益完善,推进了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但仍存在疾控中心信息化基本保障投入不足,区域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平衡,业务信息化支撑、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能力不足等问题。
- 李少琼马家奇陈梦杜雪杰金丽珠郭青
- 关键词:信息共享
- 2012—2016年全国疾控中心人力资源发展分析被引量:18
- 2020年
- 目的了解全国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现况,分析人力资源发展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借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本信息系统收集全国疾控中心2012—2016年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疾控中心的年龄、学历、技术职称构成情况。结果 2012—2016年全国疾控中心总人数分别为183 716、184 424、181 524、181 319和186 107,全国疾控中心人员总数2016年较2012年增加2 391人;35岁以下人员所占比例减少1.29%;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增加8.22%;副高以上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增加1.51%。2016年东部地区拥有高学历、高职称工作人员所占比例最多,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少;省级疾控中心拥有高学历、高职称工作人员所占比例最多,地市级疾控中心次之,县区级疾控中心最少。结论 2012—2016年全国疾控中心人员总数变化不明显,中青年人员比例减少,人员结构老龄化趋势明显,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短缺,中西部地区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有待提升。
- 杜雪杰郭青金丽珠李少琼
- 关键词:疾控中心人力资源年龄学历技术职称
- 我国农民工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监测分析与控制策略探讨被引量:6
- 2008年
- 郭青张春曦
- 关键词:疾病报告传染病控制流行病学方法
- 中国逐日气象因素的空间插值方法R代码实现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R代码,通过案例分析实现将气象因素站点数据插值为栅格数据,为气象因素个体暴露水平及其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整理的方法。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2419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的逐日气象数据序列。借助R代码应用反距离加权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进行空间插值。结果当插值算法参数p取2、N取10~15时,可获得最佳的插值精度。同时,利用furrr包进行并行运算,开启8个CPU核心可实现最优的插值效率。结论该R代码可有效实现将气象因素站点数据插值为栅格数据。
- 张睿郑环王超男屈水令王松旺吴静郭青
- 关键词:气象因素空间插值
- 2013年全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质量调查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通过现场调查了解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的填报质量,发现传染病报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9个省116家医疗机构开展现场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医疗机构诊疗登记的法定传染病个案共2384例;收集到相应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共2053张。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72.28%,其中医生诊断时间、患者工作单位填写完整率最低;与病例登记信息相比,卡片填写准确率为41.35%,发病日期和医生诊断时间准确率最低;与网络报告的电子传染病报告卡相比,卡片填报一致率为68.64%,其中病例的急慢性分型一致率最低。东部地区传染病报告中卡片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和一致率均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卡片填写的完整率、填报一致率相对最高;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省级和地市级报告质量指标均较低,乡镇级则相对最高。结论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填报信息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院内传染病报告工作的规范和管理,确保传染病报告核心信息来源的准确性;有效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对传染病报告的积极作用。
- 王晓风郭青张业武苏雪梅张春曦于萌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医院信息系统
-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全国省级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
- 2024年
- 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及权重,构建以组织管理、设施安全、功能应用、建设成效为主要框架的省级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三级评价指标,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0.256、0.252、0.260、0.231。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全国省级疾控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验证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 李少琼杜雪杰金丽珠葛辉宋渝丹郭青
- 关键词:德尔菲法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
- 2013年全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调查分析被引量:37
- 2015年
- 目的评价现阶段我国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水平,评估2013年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标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效率和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9个省116家医疗机构开展现场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门诊、住院、医生诊断处方、检验及影像阳性结果共2 384例。全国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91.87%、医生诊断处方报告率64.85%、阳性检测结果报告率68.66%。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省级、地市级、县级、乡镇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分别为86.67%、92.56%、91.06%、97.16%。在电子病例系统中集成或构建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块的医院报告率明显高于不具备该管理功能的医院。结论我国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与"十二五"期间卫生事业规划目标仍有差距。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传染病及相关数据的实时采集、交换和监控功能,全面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
- 郭青苏雪梅王晓风张春曦于萌张业武
- 关键词:传染病疾病报告流行病学研究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早期病例网络直报质量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评价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早期,病例的网络直报质量。方法对2013年3月25日~5月5日期间,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个案卡信息,采用自定义指标,对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3月25日~5月5日,全国10省(市)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个案卡129张,报告无重复或主要逻辑错误,未见假期效应。发病-诊断间隔中位数为8 d,发病-报告间隔中位数为7 d。首次诊断即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其诊断-报告间隔中位数为1.05 h;订正诊断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其首次报告-订正诊断间隔中位数为23.62 h。报告-审核间隔中位数为0.18 h。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诊断及时性较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有所提高。诊疗、防控方案印发及网络直报系统增设报告病种"人感染H7N9禽流感"前后,发病-诊断间隔、发病-报告间隔明显缩短。结论借助已运行成熟的网络直报平台进行个案报告,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早期起到了及时、准确报告信息的作用。
- 孟玲张娜向妮娟郭青洪志恒涂文校李雷雷曹洋张甜赵梦娇倪大新金连梅冯子健马家奇李群
- 关键词:病例报告信息系统禽流感
- 2012-2021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重复报告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了解2012-2021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例重复报告情况,分析其对报告发病率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规则组合对2012-2021年全国乙肝报告发病病例进行个案查重并对个案进行唯一标识编码,分析重复报告情况。结果2012-2021年乙肝累计报告发病10673608例,共查出1031713例重复报告病例,重复报告率为9.67%。年度重复报告率呈上升趋势(χ^(2)=339079.188,P<0.001),2021年重复报告率最高(16.26%);年内平均重复报告率为1.84%。各省份重复报告率在3.44%~18.22%之间,重卡率最低的3个省份为北京市(3.44%)、天津市(3.55%)和浙江省(3.96%);随年龄组增加重复报告率呈上升趋势(χ^(2)=52779.96,P<0.001);医院中三级医院的重复报告构成比(52.44%)和重报率(11.72%)均最高。2012-2021年全国乙肝年均发病率为77.52/10万,删除重复报告后年均发病率为70.03/10万。结论2012-2021年全国乙肝重复报告率为9.67%,重复报告一定程度影响着对乙肝真实流行情况的评估,应当探索适合于乙肝疫情监测管理的新机制。
- 陈梦郭青赵自雄马家奇
-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