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晓钟

作品数:6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循环流化床
  • 6篇流化
  • 6篇流化床
  • 5篇循环流化床锅...
  • 5篇流化床锅炉
  • 5篇锅炉
  • 2篇燃烧
  • 2篇燃烧份额
  • 2篇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循环床
  • 1篇循环床锅炉
  • 1篇水冷
  • 1篇气固
  • 1篇气固两相
  • 1篇气固两相流
  • 1篇热量
  • 1篇物料平衡
  • 1篇两相流
  • 1篇煤燃烧

机构

  • 6篇清华大学

作者

  • 6篇金晓钟
  • 4篇刘青
  • 4篇吕俊复
  • 4篇岳光溪
  • 2篇黎永
  • 1篇杨海瑞
  • 1篇冯俊凯
  • 1篇张建胜
  • 1篇陆肖马
  • 1篇邢兴
  • 1篇白泉
  • 1篇乔锐

传媒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粉体技术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循环流化床热态实验台设计及运行
金晓钟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燃烧份额
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燃烧效率研究(英文)被引量:6
2000年
人们已经认识到飞灰含碳量是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问题 .它影响了燃烧损失和锅炉效率 .在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对六种煤的燃烧进行了研究 ,与燃用相同煤种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果比较 ,并与热重分析 (TGA)数据关联 .结果表明 ,飞灰含碳量不仅受运行参数如床温、过量空气系数、配风情况、床存量及床质量的影响 ,而且受煤特性影响 ,煤本身的反应活性是最主要的 .利用热重分析 (TGA)数据可以预测该燃料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时的飞灰含碳量 .
吕俊复金晓钟杨海瑞刘青岳光溪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床温煤燃烧过量空气系数煤种
循环床锅炉燃烧份额分布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被引量:38
1999年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小型实验台上,研究了床温、过量空气系数、一二次风比例和煤种等因素对燃烧份额分布的影响,证实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密相区处于欠氧燃烧状态,并且密相区产生的一氧化碳和部分挥发分被带到了稀相区进行燃烧。从流动和燃烧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从密相区气固两相流行为出发,解释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不同于鼓泡床的一些技术特点。
金晓钟吕俊复乔锐黎永刘青岳光溪冯俊凯林旭东杨艳萍郭长山于龙马明华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份额燃烧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量释放规律的实验及模型研究
该文建立了直径为150mm,高度为4950mm的热态实验台,并在该实验台上进行一系列 的试验,以分析循环流化床中流动和燃烧的特点,以及煤种、床温一/二次风比、过量空气 系数等运行条件对燃烧份额分布的影响规律.根据实验中的...
金晓钟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鼓泡床锅炉挥发份
入口带有加速段方形分离器性能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分离器的分级分离效率是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冷态试验的基础上开发了带有加速段的方形分离器,并在热态实验台和工业规模设备上进行了热态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分离器从小尺寸冷态放大到工业规模热态运行分级分离效率变化不大,与相同当量直径的常规圆形旋风筒的分级分离效率相近,设计工况下dc50为42μm,dc99为160μm;阻力约为500Pa。测试结果为其进一步放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吕俊复金晓钟陆肖马刘青岳光溪
关键词:方形分离器循环流化床锅炉
75t/h 水冷方型分离器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热态测试被引量:21
1998年
利用自行设计的测试方法对第一台采用入口带有加速段的水冷方型分离器专利技术的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系统进行热态测试,包括分离器的分级分离效率、烟气对固体物料的携带率、固体物料循环量等。测试结果表明:该锅炉水冷方型分离器的分级分离效率与相同当量直径的常规圆形旋风筒的分级分离效率相近,但阻力下降约一半;该炉的固体物料循环量达到设计值并有一定调节裕度,完全满足燃烧和传热的要求。测试结果为该炉型的进一步放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吕俊复金晓钟岳光溪张继锋张建胜陆肖马刘青邢兴黎永白泉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分离器物料平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