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胜利

作品数:168 被引量:206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专利
  • 44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化学工程
  • 14篇冶金工程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建筑科学
  • 4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9篇耐火
  • 44篇耐火材料
  • 19篇铝尖晶石
  • 19篇尖晶石
  • 17篇树脂
  • 16篇水泥
  • 16篇刚玉
  • 15篇氮化
  • 15篇陶瓷
  • 15篇铝酸钙
  • 15篇酚醛
  • 15篇酚醛树脂
  • 15篇钢包
  • 14篇熔融还原
  • 14篇石墨
  • 13篇复合耐火材料
  • 12篇矾土
  • 11篇电熔
  • 11篇碳化硅
  • 11篇金属铝

机构

  • 168篇武汉科技大学
  • 5篇宝钢集团中央...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攀枝花钢铁集...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武汉武钢维苏...
  • 1篇濮阳濮耐高温...

作者

  • 168篇金胜利
  • 163篇李亚伟
  • 111篇李远兵
  • 103篇赵雷
  • 76篇李淑静
  • 54篇桑绍柏
  • 27篇李楠
  • 26篇雷中兴
  • 18篇吴清顺
  • 15篇黄凯
  • 14篇贺铸
  • 12篇洪学勤
  • 12篇潘丽萍
  • 10篇罗明
  • 8篇葛山
  • 8篇陈希来
  • 8篇马明军
  • 7篇覃显鹏
  • 6篇胡建宝
  • 6篇谢婷

传媒

  • 16篇耐火材料
  • 11篇武汉科技大学...
  • 7篇硅酸盐学报
  • 5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材料导报
  • 3篇第十届全国耐...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纳米科技
  • 1篇2007年全...
  • 1篇2009第八...
  • 1篇2009全国...
  • 1篇第25届全国...
  • 1篇2013耐火...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2007年全...
  • 1篇2017·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4篇2013
  • 13篇2012
  • 14篇2011
  • 14篇2010
  • 20篇2009
  • 25篇2008
  • 21篇2007
  • 16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复合耐火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纪70年代末,转炉复吹、炉外精炼、连铸等冶炼技术进步,促进了耐火材料技术创新,产生了碳复合耐火材料体系,大大提高了耐火材料使用寿命,满足当时冶炼技术生产要求.近年来,碳复合耐火材料在注重长寿化的同时,不断满足洁净钢冶炼技...
李亚伟桑绍柏金胜利
关键词:冶炼工业
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用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用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耐火材料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含量是:人造石墨32~45%,刚玉20~30%,电煅无烟煤2~10%,鳞片石墨3~10%,α-Al<Sub>2</Sub>O<Sub>3</S...
桑绍柏李亚伟李亦韦李远兵赵雷金胜利李淑静
文献传递
一种碳复合耐火材料用炭质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炭质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煤焦油沥青粉碎后放入高压反应釜中,以2~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350~480℃,反应2~25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热聚合沥青,再将热聚合沥青或经溶剂抽提、或经真空闪...
李亚伟李士强赵雷李远兵雷中兴金胜利李淑静
文献传递
一种碳复合耐火材料用炭质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炭质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煤焦油沥青粉碎后放入高压反应釜中,以2~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350~480℃,反应2~25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热聚合沥青,再将热聚合沥青或经溶剂抽提、或经真空闪...
李亚伟李士强赵雷李远兵雷中兴金胜利李淑静
文献传递
β-sialon/Al_2O_3/SiO_2系材料烧结性能及反应过程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以 β-sialon粉、活性氧化铝微粉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 ,研究了在焦碳保护下 ,β -sialon/Al2 O3/SiO2 体系材料经 15 0 0 ,160 0 ,165 0℃烧成时 ,该体系材料的烧结性能和物相变化 ,同时借助于SEM ,EDX和XRD等手段对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反应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升高 ,β -sialon/Al2 O3/SiO2 体系材料的体积密度下降 ,显气孔率增加 ,同时试样烧成前后的质量损失大大增加 ,尤其是经165 0℃烧成的试样 ,显气孔率在 5 0 %以上 ,质量损失大于 2 0 %。XRD物相分析显示 15 0 0℃时 ,产物中生成X相 (Si1 2 Al1 8O39N8)和SiC ,高于 165 0℃生成γ -AlON和SiC相 ,与热力学计算结果一致。同时高温下大量低价态的氧化铝如Al(g)及SiO( g)气相物质逸出试样表面 ,可能是导致试样质量损失 ,结构松散 ,显气孔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切开经高温烧成的试样 ,其截面由中心致密区 ,过渡区和边缘的松散区 3部分组成 ,含氮物相的形状由中心部位发育良好的柱状 ,演变成过渡区的针状或须状 ,直至松散区消失。
金胜利李亚伟张忻李楠陈汀水
关键词:烧结性能氧化铝
一种含碳氮化钛的滑板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碳氮化钛的滑板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65~80wt%的刚玉、1~20wt%的或二氧化锆或锆刚玉或锆莫来石或其中的一种以上的混合物、1~10wt%的氧化铝微粉、0.2~5wt%的二氧化钛粉、...
李亚伟金胜利李远兵赵雷李淑静
文献传递
埋炭气氛下碳热、铝热、硅热还原TiO_2反应的热力学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通过热力学计算,探讨了埋炭气氛下碳热、铝热和硅热还原TiO2生成Ti(C,N)的可能性、生成途径、生成产物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对3种还原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埋炭气氛下,3种还原反应均可发生且生成的钛的非氧化物是以Ti(C,N)形式存在;在铝热和硅热反应中,不稳定的中间产物AlN和Al4C3会转为稳定的刚玉相,而Si3N4则转化为稳定的碳化硅或方石英;通过比较发现,碳热还原TiO2法是制备钛的非氧化物陶瓷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陈希来李远兵谭俊峰李亚伟赵雷雷中兴金胜利
关键词:碳热法铝热法硅热法热力学
钢包预热过程热应力影响因子及预报模型被引量:2
2011年
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钢包包衬的线性弹性模型,模拟钢包预热过程包衬的热应力,分析包衬厚度及其材料物理性能对包衬内最大热应力和钢壳表面温度的影响;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包衬厚度及材料物理性能与包衬内最大热应力、钢壳表面温度间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工作衬材料物理性能对包衬最大应力和钢壳表面温度起主要影响作用;较之于无绝热衬,有绝热衬钢包永久衬材料物理性能对钢包热应力和钢壳表面温度的影响作用显著降低。
金胜利Harald HarmuthDietmar GruberThomas Auer李亚伟
关键词:钢包耐火材料预热包衬
一种镁铝尖晶石/Sialon复合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铝尖晶石/Sialon复合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25~95wt%的铝灰、0.1~20wt%的MgO细粉、0.5~55wt%的铝矾土熟料细粉、0~30wt%的单质硅细粉、0~10wt%的金属铝...
李远兵孙莉金胜利李亚伟赵雷李淑静常娜雷中兴
文献传递
一种低温烧成陶瓷辊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烧成陶瓷辊棒及其制备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先将40~60wt%的莫来石、10~20wt%的刚玉或特级矾土、10~15wt%的粘土、8~15wt%的Al<Sub>2</Sub>O<Sub>3</Sub...
李远兵黄凯吴清顺李亚伟赵雷程文庸金胜利李淑静桑绍柏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