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军

作品数:20 被引量:17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心脏
  • 9篇手术
  • 7篇外科
  • 6篇动脉
  • 6篇先天性
  • 6篇先天性心脏
  • 6篇畸形
  • 5篇心脏病
  • 5篇先天
  • 5篇先天性心脏病
  • 4篇动脉调转术
  • 4篇心脏外科
  • 4篇婴儿
  • 3篇心脏外科手
  • 3篇心脏外科手术
  • 3篇右室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术后
  • 3篇外科手术
  • 3篇TAUSSI...

机构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0篇闫军
  • 14篇李守军
  • 14篇刘迎龙
  • 11篇沈向东
  • 8篇王旭
  • 7篇胡盛寿
  • 6篇吴清玉
  • 3篇许建屏
  • 3篇崔彬
  • 3篇宫路佳
  • 3篇于存涛
  • 2篇孙寒松
  • 2篇周维新
  • 2篇魏以桢
  • 2篇张燕搏
  • 2篇阮英卯
  • 2篇郭岩
  • 2篇花中东
  • 2篇王浩
  • 1篇萧明弟

传媒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婴幼儿和儿童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评价婴幼儿及儿童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所见、病理学类型、以及治疗情况;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婴幼儿及儿童心脏肿瘤的准确性.方法 1983年12月至2003年12月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心脏肿瘤的患者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5个月~14岁,平均(7±5)岁.结果 19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7例(89.5%),其中黏液瘤10例(52.6%),横纹肌瘤4例(21.1%),纤维瘤2例(10.5%),脂肪瘤1例(5.3%);恶性肿瘤2例(10.5%),其中横纹肌肉瘤和转移性上皮肉瘤各1例.19例肿瘤中,11例位于左心(57.9%),7例位于右心(36.8%),1例位于双心室(5.3%).术前超声10例诊断黏液瘤和1例怀疑横纹肌瘤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11/19,57.9%),其余8例因超声缺乏经验,诊断为心脏占位病变性质待定或黏液瘤可能性大(8/19,42.1%).结论婴幼儿和儿童心脏原发肿瘤多为黏液瘤,其次为横纹肌瘤,纤维瘤和脂肪瘤.黏液瘤多见于较大儿童,横纹肌瘤多见于婴幼儿,可呈多发性生长.当临床表现严重并难以控制时应选择手术.
周维新王浩阮英卯闫军魏以桢刘迎龙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脏肿瘤婴儿儿童
78例动脉调转手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回顾总结近年来动脉调转术(ASO)治疗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手术疗效,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78例患儿行动脉调转术,其中室间隔完整型[或含小的室间隔缺损(VSD)]大动脉转位(TGA),为室间隔完整型组30例;<6个月的VSD型TGA和右心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瓣下VSD(简称TaussigBing畸形),为<6个月VSD型组20例;>6个月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VSD型TGA和TaussigBing畸形,为>6个月VSD型组24例;矫正型TGA为矫正型TGA组4例。平均年龄(8.55±14.84)个月(2天~11岁)。合并主要畸形:左心室流出道狭窄7例,肺动脉瓣轻~中度狭窄7例,肺动脉瓣重度狭窄1例,主动脉弓中断1例,肺动脉瓣下隔膜1例,主动脉瓣下隔膜1例,镜面右位心1例。在全麻、低温(18~22℃)、低流量[50ml/(kg·min)]体外循环下完成动脉调转术,合并畸形者同期矫治。结果:全组病死率为14.1%(11/78)。其中室间隔完整型组、<6个月VSD型组、>6个月VSD型组和矫正型TGA组病死率分别是13.3%(4/30)、15.0%(3/20)、12.5%(3/24)、25.0%(1/4)。67例患者痊愈出院。平均随诊13.5±7.9(0.5~56)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紫绀消失,活动量增加,发育正常,无死亡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动脉调转术是解剖矫治TGA、TaussigBing畸形及矫正型TGA的首选术式。对年龄较大(>6个月)、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合并复杂畸形同期矫治以及一期姑息术后的二期动脉调转术患儿,手术疗效及中期随访结果满意。
刘迎龙胡盛寿沈向东李守军王旭闫军崔彬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心脏外科手术大动脉转位右心室双出口手术适应证
139例婴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经验总结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总结我院近 3年完成的 13 9例婴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院共完成婴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 13 9例 ,男 9例 ,女 46例 ,年龄 3~ 12 (8.3±2 .4)个月 ,体重 4.5~ 11.0 (8.1± 1.4)kg。除外 1例经右心房一肺动脉切口完成右心室流出道疏通 ,其余全部经右心室流出道切口完成疏通。结果 :全组 13 9例婴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成功 13 4例 ,死亡 5例 ,手术早期死亡率 3 .6%。死亡原因 :严重低心排综合征 4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例。 16例发生了较严重的并发症 ,包括二次气管插管 10例 ,感染 9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7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腹膜透析治疗 7例 ,低心排综合征 5例 ,脑损害 4例 ,其他 4例。结论 :在婴儿期进行TOF根治术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结果。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婴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郭岩沈向东刘迎龙闫军李守军吴清玉
关键词:婴儿法乐四联症手术治疗
婴儿期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快速康复及相关风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大年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快速康复(FTS)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开展,但是小年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FTS目前临床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期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FTS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其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2009年以来行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婴儿共364例的临床资料。FTS组定义为机械通气时间小于8h(早拔管)、ICU住院时间小于24h的病例。资料分成FTS组和非FTS(NFTS)组,分析FTS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FTS比例80.2%(292/364)。FTS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NFTS组明显减少(P<0.000)。术后近、远期死亡率为0,无二次气管插管病例。FTS组年龄<3个月和体重<5kg患儿人数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大多数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婴儿矫治术后FTS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减少患儿ICU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小年龄、低体重是FTS的不利因素。
曾敏李守军王旭晏馥霞闫军刘迎龙
关键词:婴儿康复
同种带单瓣大动脉血管片在肺动脉闭锁一期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总结在肺动脉闭锁一期根治术中采用具有活性的、液氮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带单瓣大动脉血管片的经验。方法  1996年 10月至 2 0 0 2年 5月采用同种带单瓣大动脉血管片连接自体心包片的方法重建右室流出道 2 8例 (占同期收治肺动脉闭锁病例的 2 1 88% ) ,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 17例 ,室间隔完整 11例。结果 住院死亡 2例 (7 14 % ) ,均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余者发绀消失 ,活动量增加。术后主要并发症 :肺不张 3例 ,感染 2例 ,缺氧性脑病、渗漏综合征、室缺残余分流、二次开胸止血各 1例。随访 1~ 2 4个月 ,3例肺动脉瓣有少~中量反流 ,手术效果良好。无晚期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肺动脉闭锁一期根治术中应用同种带单瓣大动脉血管片跨肺动脉瓣环补片对预防肺动脉关闭不全和反流的近期疗效较好 ,减少反流的关键是同种带单瓣血管片的制作和手术技术。
刘迎龙闫军沈向东李守军于存涛张晓彤
关键词:肺动脉闭锁一期手术外科治疗
动脉调转术治疗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型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患儿的手术适应证探讨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 总结动脉调转术(ASO)治疗年龄6~84个月、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H)的室间隔缺损(VSD)型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手术疗效,探讨适当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23例年龄6~84个月、中~重度PH合并VSD的大动脉转位(TGA)和右室双出口(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Taussig-Bing畸形)患儿行ASO,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7~84(22±21)个月,肺动脉压力24~80(44±14)mmHg(1mmHg=0.133kPa),肺血管阻力(PRA)49、2~1261.9dyn.s.cm^-5。合并主要畸形:左室流出道狭窄3例,肺动脉瓣下隔膜1例,主动脉瓣下隔膜1例。手术在全麻、低温(18℃~22℃)、低流量(50mJ·kg^-1·min^-1)体外循环下完成ASO,合并畸形同期矫治。对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围手术期给予α受体阻滞剂或持续吸入低流量一氧化氮(NO)等治疗,改善肺血管压力;连续监测并控制肺动脉压、左房压、右房压。结果 23例患儿病死率13%,3例死亡患儿死亡原因均与术前肺血管压力和阻力增高无明显关系。余患儿虽然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重症监护时间明显延长,但术后肺动脉压力均明显下降(23mmHg±9mmHg,t=13.28,P=0.000),痊愈出院。结论 对年龄6~84个月,合并VSD并发中~重度PH的VSD型TGA和Taussig-Bing畸形患儿,如一般状况良好,紫绀不严重(经皮血氧饱和度〉60%),X线胸片示两肺血较多,心导管检查显示肺血管阻力仍在可接受的范围(PRA〈1000dyn.s.cm^-5),采用ASO仍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扩大了ASO的手术适应证。
刘迎龙胡盛寿沈向东李守军王旭闫军崔彬
关键词:大血管错位右室双出口肺动脉高压
多种复杂先天性心内畸形一例
2002年
闫军杨研吴清玉
关键词:病例报告手术治疗儿童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婴儿完全型肺静脉畸形引流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婴儿完全型肺静脉畸形引流早期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 一岁以内完全型肺静脉畸形引流婴儿 2 8例 (男 2 3例 ,女 5例 )。手术矫治 2 4例 ,平均月龄 6 0 4± 3 34,平均体重为5 74kg± 1 2 2kg ;心上型 10例 (41 6 7% ) ,心内型 11例 (45 83% ) ,心下型 1例 (4 17% ) ,混合型 2例(8 33 % )。 4例患儿术前准备过程中缺氧发作致循环呼吸衰竭死亡 ,未能实施矫治手术 ,其余患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完全型肺静脉畸形引流矫治术 ,其中急诊手术 4例。结果 术后早期(30d)死亡 3例 (12 5 % )。心内型 1例因术后出血时间较长 ,二次开胸探查较晚致循环衰竭死亡 ;心上型 1例因术中吻合口渗血、心功能低下死亡 ;混合型 1例因术毕左房压高、不复跳 ,最终循环衰竭死亡。 4例急诊手术婴儿均存活。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室上性心律失常 (10例 )。结论 婴儿完全型肺静脉畸形引流早期手术疗效满意 ,远期结果有待观察。左房、左室及房间隔缺损大小对手术效果无明显影响 ,必要时可行急诊手术。但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闫军陈庆良刘迎龙吴清玉许建屏李守军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手术治疗
合并心内畸形的胸腹异位心脏的初步临床认识
1996年
目的:异位心脏是严重的心脏移位,极为罕见。我院外科收治两例合并心内畸形的胸腹异位心脏,现就临床特点结合文献资料总结如下。方法:两例患者诊断如下:①胸腹异位心脏,法乐四联症。②胸腹异位心脏,左室型单心室,共同心房,房耳并列,左位型大动脉异位,肺动脉瓣下肌性流出道肺动脉瓣及瓣上狭窄,完全性心内型肺静脉畸形引流,永存左上腔静脉,水平肝,脐突出。前一例家属对手术治疗有顾虑,未做。后一例接受了双侧上腔静脉分别与左右肺动脉端侧吻合(双侧双向Glenn术)和用牛心包片加强上腹前壁组织的手术。结果:后一例术后上腔静脉压一直高于2.67 kPa(20 mmHg)以上,有时3.33~3.87 kPa(25~29mmHg),可能因肺小血管发育不良,肺小血管阻力高,肺动脉高压,体循环难以维持,死亡。结论:胸腹异位心脏极为罕见,愈后差。合并心内畸形应行外科治疗。
闫军萧明第刘迎龙孙寒松
关键词:异位心脏心内畸形并发症
右胸外侧小切口小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793例体会被引量:55
2000年
目的 :介绍经右胸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的经验。  方法 :经右外侧第 4或第 3肋间入胸 ,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 793例。修补房间隔缺损 180例 ,室间隔缺损 45 2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 32例 ,法乐四联症 95例 ,部分心内膜垫缺损 17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 7例及其他畸形 10例 ;合并畸形包括 :动脉导管未闭 ,左上腔静脉 ,肺静脉畸形引流 ,右心室流出道狭窄 ,单冠状动脉畸形等。  结果 :本组患儿手术死亡 3例 (死亡率 0 .38% ) ,1例因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 ,1例因气管插管故障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其它患儿术后并发症少。  结论 :这种切口可安全有效地替代正中剖胸矫治某些小儿常见的心脏畸形 ,它具有损伤小 ,瘢痕隐蔽 ,不破坏胸廓完整性 ,防止术后鸡胸等优点 ,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
刘迎龙张宏家孙寒松李守军闫军苏俊武于存涛
关键词:心脏直视手术先天性心脏畸形右胸外侧小切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