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冬梅

作品数:76 被引量:246H指数:10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8篇微生态
  • 14篇呼吸道
  • 14篇教学
  • 12篇污染
  • 11篇微生物学
  • 9篇支原体
  • 9篇泌尿
  • 9篇大气污染
  • 8篇生殖道
  • 8篇泌尿生殖
  • 8篇泌尿生殖道
  • 8篇菌群
  • 7篇药敏
  • 7篇原体
  • 7篇生物学
  • 7篇PM2.5
  • 6篇上呼吸道
  • 6篇设计性
  • 6篇设计性实验
  • 6篇儿童

机构

  • 76篇沈阳医学院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沈阳医学院沈...
  • 2篇沈阳市公安医...
  • 2篇沈阳市公安局
  • 2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沈阳二〇四医...
  • 1篇沈阳市妇婴医...
  • 1篇沈阳204医...
  • 1篇沈阳医学院奉...
  • 1篇沈阳市教育局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76篇陈冬梅
  • 40篇肖纯凌
  • 24篇方芳
  • 21篇徐静
  • 20篇徐佳
  • 18篇海晓欧
  • 17篇刘新
  • 16篇周园
  • 14篇李新鸣
  • 12篇朱晓敏
  • 11篇陈魁敏
  • 11篇李舒音
  • 10篇王岚
  • 10篇杨彪
  • 9篇刘兰
  • 6篇刘文新
  • 6篇王任群
  • 5篇吴怡
  • 4篇张博芬
  • 3篇王澜

传媒

  • 8篇中国微生态学...
  • 7篇沈阳医学院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第十届全国微...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2006中国...
  • 2篇第四届国际人...
  • 1篇卫生研究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微生态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的咽部菌群密集度和多样性,优势菌群的构成,呼吸道感染时咽部菌群变化及抗生素治疗后咽部菌群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趋势。方法:采集健康人、呼吸道感染未治疗及经5 d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后患者的咽拭标本各30例,进行需氧菌及厌氧菌的分离纯化、染色镜检及定性鉴定。结果:呼吸道感染未治疗组及经抗生素治疗组患者的咽部需氧菌密度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治疗组与健康组厌氧菌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抗生素治疗组患者的厌氧菌密度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抗生素治疗组患者需氧菌及厌氧菌密度皆增高,同时导致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亚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细菌。结论:早期呼吸道感染仅是咽部需氧菌菌群的轻度失调和紊乱,厌氧菌菌群基本保持平衡;呼吸道感染患者经5 d广谱抗生素治疗后,其咽部需氧菌及厌氧菌菌群的紊乱和失调则较为严重;甚至会选择出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
陈冬梅方芳周园徐静海晓欧刘泽宇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微生态咽部菌群抗生素
沈阳市18~23岁青年上呼吸道微生态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低下、病原微生物入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呼吸道微生态平衡的结果,至今无特效的预防手段。Belliveau早在1973年就提出了呼吸道正常菌群与病原菌感染的关系。近年来,研究呼吸道微生态也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如何在保护微生态的基础上,通过恢复和调整菌群平衡达到治疗疾病、消除感染成为呼吸病学领域的新课题。
陈魁敏徐佳李舒音陈冬梅徐静海晓欧周园肖纯凌
关键词:上呼吸道微生态细菌青年
设计性实验及开放实验室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0年
在检验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程中开展了设计性实验及开放实验室教学法的尝试。结果显示该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利于实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能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能激发教师的教学责任感。
方芳陈冬梅刘新王岚刘兰吴怡徐佳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设计性实验教学法
环境与人类呼吸道健康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环境是影响和决定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是人类健康的基础。只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以及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健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然而,很长时间以来,全球范围的环境及生态一直都在恶化,如水资源...
肖纯凌李舒音陈冬梅徐佳徐静海晓鸥
PM2.5暴露对鸦胆子油乳治疗荷瘤肺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PM2.5暴露对鸦胆子油乳治疗荷瘤肺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活性调节作用。方法建立肺癌荷瘤A549细胞小鼠模型32只,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1(鸦胆子油乳治疗组)和对照组1,治疗组2(PM2.5暴露联合鸦胆子油乳治疗组)和对照组2,每组8只。收集腹腔巨噬细胞,检测520 nm吸光度值。结果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示,治疗组1高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低于对照组2及治疗组1高于治疗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M2.5暴露对鸦胆子油乳治疗荷瘤肺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杨彪李新鸣严思远陈冬梅牛佳钰肖纯凌
关键词:空气细颗粒物鸦胆子油乳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PM2.5暴露对唾液链球菌K12增殖和拮抗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PM2.5暴露对唾液链球菌K12增殖和拮抗病原菌功能的影响,了解口腔益生菌在PM2.5环境中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检测暴露在不同浓度PM2.5的唾液链球菌K12的生长曲线,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暴露后细胞的形态特征改变;通过共絮凝和延迟拮抗实验确定唾液链球菌K12与病原菌的聚集黏附能力和细菌素样抑菌物质的产生状况。结果通过生长曲线和菌落计数发现,PM2.5暴露最小终浓度为10μg/ml时唾液链球菌K12增殖早期明显抑制,随着浓度增高并未表现更强的抑制效应。形态学检测表明,PM2.5处理4h后菌体膨胀变大;24h后菌体形态无明显改变,但细胞表面颗粒状物质增多,并有异物黏附。与病原菌的共絮凝实验表明,10μg/ml PM2.5刺激早期唾液链球菌K12黏附病原菌能力显著增强,50μg/ml PM2.5刺激4h后则明显抑制与病原菌的黏附聚集。PM2.5暴露24h后,与病原菌的黏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延迟拮抗实验证实,PM2.5暴露24h对于细菌素样抑菌物质的产生无影响。结论 PM2.5对口腔益生菌唾液链球菌K12的增殖早期产生影响,随着细菌分裂和数量增加,不再产生抑制效应。早期低浓度的PM2.5暴露,增强唾液链球菌K12与病原菌的聚集黏附能力;高浓度则抑制与病原菌的黏附。因此推测,当机体持续、足量服用唾液链球菌K12后,能抵抗PM2.5对于呼吸道菌群稳定的影响,并发挥益生作用。
海晓欧李新鸣孙冶陈冬梅肖纯凌
关键词:PM2.5增殖拮抗
PM2.5刺激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PM2.5暴露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影响,进而了解其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细胞活力检测法确定PM2.5暴露的浓度;用透射电镜观察暴露后细胞的形态特征;通过转录组测序及实时定量RT-PCR,对损伤发生机制进行预测。结果通过细胞活力检测确定PM2.5暴露处理的终浓度为50μg/cm2。形态学检测表明,暴露处理后,细胞核内染色质凝聚,边集于核膜。凋亡相关基因IL1A、IL1B、CXCL3、CXCL2、PTGS2、IRAK2的表达上调,TP53和TNFRSF1A的表达下调。结论通过刺激细胞凋亡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PM2.5暴露诱导了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凋亡。
杨彪李新鸣祁荣陈冬梅肖纯凌
关键词:A549细胞细胞活力凋亡转录组测序差异基因
沈阳市区春季3~4岁幼儿上呼吸道微生态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检测沈阳市区春季3~4岁幼儿咽部正常菌群,了解健康幼儿咽部菌群的多样性、密集度及咽部优势菌群,为研制呼吸道微生态制剂及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4月沈阳市某幼儿园3~4岁健康幼儿62名的咽拭标本,分别对需养菌和厌氧菌进行分离培养、纯化、染色镜检及ATB鉴定。结果:沈阳市区春季幼儿咽部定植的需氧菌中,唾液链球菌、微黄奈瑟氏菌属、缓症链球菌、口腔链球菌和灰色奈瑟氏菌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菌属;厌氧菌中,韦荣球菌属和麻疹孪生球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菌属,需氧菌和厌氧菌之比为1∶1.03。检出率较高的菌种构成比也均较高。需氧菌95%CI为4.8×104~7.2×104,厌氧菌95%CI为5.0×104~7.5×104。结论:沈阳市区春季3~4岁幼儿上呼吸道中的优势菌群为唾液链球菌、微黄奈瑟氏菌属、缓症链球菌、口腔链球菌、灰色奈瑟氏菌属、韦荣球菌属、麻疹孪生球菌,为研究呼吸道微生态平衡和预防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佳李舒音陈冬梅徐静海晓欧陈魁敏周园肖纯凌
关键词:上呼吸道微生态幼儿
大气污染对SHR大鼠呼吸道微生态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建立大气污染高血压(SHR/NCrl)大鼠动物模型,对染尘染毒前后SHR大鼠呼吸道微生态状况进行动态研究。了解染尘染毒前后其口咽部、呼吸道黏膜微生物菌群的动态变化,从而对大气污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染尘染毒SHR大鼠模型,用无菌棉拭子进行咽拭取材后对菌群分离培养、纯化、革兰染色。结果在染尘染毒后SHR大鼠的需氧菌、厌氧菌及总细菌的菌群密度有上升趋势,其中需氧菌及总细菌的菌群密度与染尘染毒前相比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暴露于大气污染物中使SHR大鼠口咽部细菌出现菌群失调,破坏了机体的微生态平衡。
牛佳钰肖纯凌陈冬梅李新鸣杨彪严思远
关键词:大气污染菌群微生态
染尘染毒大鼠呼吸道微生态的变化
目的:探讨大气混合污染物对呼吸道微生态影响的机制,为预防大气污染对机体健康的损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模拟实际大气污染方法,对Wistar大鼠进行染尘染毒,制备大气污染物动物模型,研究大鼠口咽部菌群染尘染毒前后的变化。...
李舒音朱晓敏陈冬梅刘文新王任群肖纯凌
关键词:微生态呼吸道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