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浩
-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公共行政中的话语分析:方法、应用与启示
- 2010年
- 通过回至事件发生的原有情境,话语分析力求使人们认识到决定自身认知或行为的未被意识到的因素,将人们从各种压迫性的思维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好地满足知识积累的需要。反思公共行政学经典争论之一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超越既有认知的约定。话语分析方法关注理论诞生的自我意识,揭示理论家主观世界的深刻内蕴,尤其是个人学术发展的渊源。基于话语分析方法的逻辑,充满本土气息的公共行政研究应是中国行政学界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其核心任务在于有效回应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行政面临的独特问题,在研究取向上从"焦虑的答案导向"稳步过渡到"有效的问题导向"上。
- 陈家浩
- 关键词:话语分析
- 超越思想之外:奥斯特罗姆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 传统意义上,解决公共资源治理的两种方式在于私有化和权威控制。1920年,庇古(A.C.Pigou)提出了中央政府拥有公共资源并有权征收相关税费。1960年,科斯(R.H.Coase)认为,在没有交易成本时,税收对这一问题...
- 何艳玲陈家浩
- 文献传递
- 官僚制批判性研究的逻辑:基于历史的审视被引量:4
- 2010年
- 官僚制批判性研究的逻辑包括四个有机关联的组成部分,它以韦伯的"理想型"官僚制理论为对话平台,以对组织理性的检讨为逻辑起点,以对组织目标被个体利益虚化的观察为逻辑进程,以对官僚制伦理背叛和僭越民主价值的反思为逻辑归宿。从学科研究来看,官僚制反思和批判的演化是行政学学科成长和成熟的典型缩影;就行政实践而言,反思官僚制的深化和推进又是特定社会背景和文化风貌塑造的产物。
- 陈家浩
- 关键词:官僚制逻辑
- 政府转型与制度构建——中国教育资源配置的政治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制度外财政资源、政府投入偏好和非均衡性资源配置,被认定为教育投入不足的主要解释因素。这些因素都和"权力"息息相关,因而解决之道是克服公共权力的漠然和傲慢。从政治制度层面求解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的路径,那就是公民的公平受教育权利需要权力来保证,民主才能促进民生。
- 周志忍陈家浩
- 关键词:教育资源配置财政体制政府转型
- “创收式监管”:食品安全管制“病症”的研究
- 食品安全管制中的“创收”现象——创收式监管,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症结”。创收式监管在现实中体现出三种形式:“管理等于收费”,乱罚款、乱收费,政绩创收。 作为一种逐利行为倾向的典型代表,创收式监管与管制机构和官僚的...
- 陈家浩
-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职能激励机制
- 官僚制批判研究:起点、进程与归宿被引量:1
- 2010年
- 官僚制批判性研究的逻辑包含四个有机关联的组成部分,即以理想型官僚制理论为对话平台,以对组织理性的检讨为逻辑起点,以对组织目标被个体利益虚化的观察为逻辑进程,以对官僚制伦理僭越民主价值的反思为逻辑归宿。从学科研究看,官僚制批判的演化是行政学成长的典型缩影。就行政实践而言,反思官僚制的推进是特定社会背景和文化风貌塑造的产物。
- 陈家浩
- 关键词:官僚制逻辑起点逻辑进程归宿
- 官僚制批判研究的新视角——一个文献述评被引量:6
- 2010年
- 官僚制批判研究的视角并不统一,根据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来回顾这一公共行政的核心问题,旨在厘清混沌、深化对基本概念的认识。学科式类型化能够凸显表象背后的理论价值,就对理想型官僚体制的批评和反思而言,后现代哲学、政策分析以及公共管理学等视角是公共行政学演进的最新成果。每一个学科视角在研究路径、兴趣焦点、学术事件、核心思想与学术贡献等方面存有各自的回答,尤其是多元的研究方法,即解构哲学、角色互动理论和新管理主义,使得对同一议题的争论呈现不同特色。基于学科最新知识的批判性研究,在不断修正理性官僚制局限的基础上,深化了社会科学对基本组织现象的理解和解释能力,为体察和审视政治、经济与社会领域的基本问题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理论结构。
- 陈家浩
- 关键词:官僚制研究方法
- 公共行政学: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争论
- 2010年
- 结合学科史演进的历史叙事,分析个体知识世界的因素,威尔逊关于政治与行政关系的思想实质上是作者对他在早期著作《国会政体》一书中所遇到困惑的回应。威尔逊在这部著作中指出了行政在"议会主导模式"下的诸多弊病。随后的研究中,作者把上述问题的解决寄托于强化行政执行、集中行政权威和约束政治权力上。进入作者意识世界所获得的新认知启示我们构建一种指向中国特色公共行政的研究取向,把握中国行政学研究和政府管理的突出问题,有效回应规范化研究的吁求,以及责任性政府的召唤。
- 陈家浩
- 关键词:本土化研究
- 中国教育资源配置的政治分析
- 2010年
-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投入的反常现象
在诸多公共服务中,教育无疑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自1986年通过《义务教育法》以来,教育经费增长的“两个比例”一直是官方政策: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比例,同步于或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比例;财政预算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的增长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00年,
- 周志忍陈家浩
- 关键词:教育资源配置政治分析教育经费支出《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教育投入
-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新进展——发展语境、理论演进与问题意识被引量:10
- 2011年
- 学科的进步源自不断的反思。根据近五年来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学科发展的视角,全新和系统地总结该领域知识生产的语境、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向,包括:发展语境的知识体系、实践背景及理论对话;知识生产的批判性反思、方法工具研究和若干主题的追问;在此基础上,从问题意识的角度,对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今后的努力方向规划了四个维度。
- 陈家浩
- 关键词: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