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燕 作品数:13 被引量:118 H指数:6 供职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女大学生痛经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了解目前在校女大学生的痛经发病状况,为原发性痛经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无记名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大学527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对495份有效样本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月经初潮年龄最小为10岁,最大为17岁,平均为(13.44±1.16)岁;2)495人中有216人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痛经,其发生率为43.6%,其中轻度为56.4%,中度为34.3%,重度为9.3%;3)痛经经期伴随症状中,心烦易怒者占71.8%,忧郁者占45.4%,神经过敏者占28.7%。结论原发性痛经在女大学生中发生率较高,女生在经期易出现心烦易怒、抑郁、神经过敏等负性情绪,提示不良情绪会诱发或加重痛经,因此,在防治原发性痛经时应该关注痛经的伴随症状防治,进一步研究痛经伴随症状发生的机理。 苏程果 周友龙 陈晓燕 段艳丽 刘伟 付荣耀关键词:女大学生 问卷调查 伴随症状 探讨三阴交穴适宜针刺深度 2013年 目的:探讨三阴交穴适宜针刺深度,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腧穴针刺深度的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观察66例在校女大学生三阴交穴最强针感深度的测定,并分析最强针感针刺深度与受试者周径(以三阴交穴为起点绕小腿内侧一周距离)、纵径(用游标卡尺以三阴交穴为起点卡紧三阴交穴对侧距离)有无相关性,探讨三阴交穴适宜针刺深度。结果:最强针感针刺深度为(25.0±7.0)mm,但与周径、纵径无线性相关(P>0.01)。结论:三阴交穴适宜进针深度为25.0mm。最强针感针刺深度与周径、纵径无线性相关。 李慧 陈晓燕 秦玮关键词:腧穴 针刺深度 三阴交 纵径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LIDH的疗效评价和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按中医临床诊疗路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电话回访145例已接受中医临床诊疗路径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获取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是94.5%,其中优27例(18.6%),良55例(37.9%),可55例(37.9%),差8例(5.5%)。性别、年龄、病程、突出节段及治疗后时间对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结论:运用中医临床诊疗路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值得推广。 周友龙 党长林 陈晓燕 王权亮 赵树华 杨勇 苏程果 段艳丽 刘宜军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与介入治疗疗效回顾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与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电话随机回访145例已接受保守治疗和170例已接受介入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获取相关资料,经统计学分析,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与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保守与介入治疗在疗效、病程、突出节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治疗后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保守治疗近期效果好,介入治疗远期效果要优于保守治疗。 周友龙 赵树华 党长林 陈晓燕 王权亮 杨勇 刘宜军 苏成果 段艳利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保守 介入 疗效 臭氧水阿是穴、夹脊穴注射治疗腰背部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臭氧水阿是穴、夹脊穴注射治疗腰背部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29例门诊患者,取疼痛所在节段相应椎旁夹脊穴、每个疱疹或每簇疱疹下的阿是穴进行臭氧水注射,第一周3次,第二周2次,之后每周1次维持2周.观察疗前、疗后皮损... 周斌 陈晓燕 刘宜军 郭现辉 周友龙 朱紫燕 邵鸽关键词:臭氧水 带状疱疹 中医临床诊疗路径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012年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一种临床常见病。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本科按照全国重点专科专家协作组制定的临床路径,根据辨证施术、因症施法的原则,2009年2月-2011年8月期间共收治颈椎病患者217例,从中随机抽取符合协作组诊疗路径要求的出院患者106例进行电话回访,对该路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对可能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周友龙 陈晓燕 王权亮 赵树华 党长林 杨勇 苏程果 段艳利 刘宜军关键词:颈椎病 临床疗效 温针灸联合臭氧水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6例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臭氧水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液10 mg.如有关节腔积液,先行积液抽吸.维生素B1注射液针2 mL,维生素B12注射液1 mL,生理盐水注射液10 mL配成16 mL注射用治疗液,对所穿刺部位进行注射.治疗组给予温针灸(梁丘、血海、阳陵泉)后再行关节腔臭氧水30 mg/L,注射10 ~ 20 mL,1周1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24例,有效7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25例,有效率为58.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联合臭氧水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吴海艳 陈晓燕关键词:臭氧水 温针灸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三阴交穴真假针刺对原发性痛经镇痛作用临床观察 被引量:39 2015年 目的:观察月经来潮疼痛时针刺与假针刺三阴交穴对原发性痛经镇痛作用的疗效差异,评价心理效应对针刺镇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刺组,每组30例。均取双侧三阴交穴分别予以常规针刺及假针刺,于月经来潮疼痛发作时进行针刺干预,每次留针30min,共观察3个月经周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每个月经周期疼痛发生时针刺前和针刺后0.5h、1h、3h、6h、12h各时点进行VAS疼痛程度评分评定。结果:针刺组每个月经周期疼痛发生时针刺后任一时点VAS评分均较前任一时点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假针刺组在针刺后6h、12h较前一时点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后针刺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假针刺组(均P<0.05)。结论:针刺三阴交穴对原发性痛经镇痛效果显著,假针刺的心理安慰剂效应对针刺镇痛没有明显影响。 韩莹 周友龙 郭现辉 刘宜军 李慧 陈晓燕关键词:原发性痛经 针刺 假针刺 针刺镇痛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踝三针对第5腰椎神经根性痛镇痛作用的中枢机制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阐明踝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第5腰椎(L5)神经根性痛镇痛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对1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L5神经根性痛患者分别进行第1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针刺踝三针之"根痛2"穴位后功能像扫描和第2次静息态功能像扫描,应用相关软件对获得的试验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纯静息态激活的脑区有双侧的旁中央小叶、扣带回、丘脑、枕叶,及第三脑室周围、视交叉、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小脑蚓等部位。针刺时激活的脑区有双侧枕叶、颞叶、顶叶,中脑的左侧,小脑也有散在性的激活区域。出针后激活的脑区有双侧颞叶、丘脑左侧、胼胝体压部、视交叉、右侧内囊、脑桥、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等部位。结论 L5神经根性痛使大脑功能区发生变化,静息态默认网络的活动受到抑制,活动水平下降。针刺"根痛2"穴位后,其信号通过神经通路到达相应的脑功能区,使之被激活或者抑制,产生镇痛效应。 刘宜军 杨勇 周斌 孙飞 陈晓燕 周友龙关键词: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第5腰椎 踝三针 疼痛 基于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技术(fMRI)研究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脑功能网络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脑功能机理。方法: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f MRI)技术,在16名原发性痛经患者月经来潮的第1或第2天小腹疼痛时对其进行静息态扫描(Rest1,R1)、针刺双侧三阴交和地机穴后留针状态扫描(Acupuncture,AP)、去针后第2次静息态扫描(Rest2,R2)。应用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作为测量指标,对采集的Rf MRI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与统计分析。结果:(1)针刺后患者疼痛值(VAS评分)比针刺前明显降低(P<0.01);(2)R2与AP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ALFF信号减弱(R2 苏程果 周友龙 段艳利 靳翔愚 陈晓燕 李慧 党长林 赵树华 王权亮关键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痛经 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