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晨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粘贴
  • 2篇粘贴工艺
  • 2篇弯拉
  • 2篇小梁
  • 2篇沥青
  • 2篇混合料
  • 2篇混凝土
  • 2篇催化
  • 1篇单质硅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第一性原理研...
  • 1篇电子结构
  • 1篇新型水泥
  • 1篇性能对比
  • 1篇再生混合料
  • 1篇溶胶
  • 1篇锐钛矿
  • 1篇锐钛矿相
  • 1篇锐钛矿相TI...
  • 1篇树脂

机构

  • 7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篇陈晨
  • 2篇曹雪娟
  • 2篇何丽红
  • 2篇周超
  • 1篇郭鹏
  • 1篇刘晓凤
  • 1篇袁颖

传媒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玻璃钢/复合...
  • 1篇西部交通科技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GFRP加固混凝土小梁的粘贴工艺对弯拉性能的影响
2012年
用环氧树脂将玻璃纤维布与混凝土小梁粘接,试验考察了表面涂覆偶联剂浓度、接触压力、薄毡过渡层以及纤维分段方式对抗弯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定浓度的偶联剂、设置薄毡过渡层、采用横向分段方式以及适当的接触压力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试件的抗弯拉性能。
周超陈晨
关键词:GFRP抗弯拉强度粘贴工艺
Evotherm温拌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分别制备Evotherm温拌以及普通热拌AC-13沥青混合料,并就稳定度、流值、渗水系数、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以及疲劳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温拌及热拌混合料在稳定度、流值、渗水系数等方面性能相近,温拌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及水稳定性优于热拌混合料。采用幂函数对两种混合料的疲劳规律进行拟合,并发现温拌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较热拌混合料略有提高且提高幅度随着应变水平的增加逐渐降低。
陈晨郭鹏袁颖
关键词:EVOTHERM路用性能性能对比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文章结合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试验研究,以沥青膨胀率和半衰期为评价指标确定沥青最佳发泡条件和最佳拌和用水量,以间接抗拉强度(ITS)为控制指标确定最佳泡沫沥青用量,并通过对该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检测分析,验证了该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为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运用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罗婷倚罗靖陈晨
关键词:泡沫沥青冷再生ITS配合比
GFRP加固混凝土小梁的粘贴工艺对弯拉性能的影响
用环氧树脂将玻璃纤维布与混凝土小梁粘接,试验考察了表面涂覆偶联剂浓度、接触压力、薄毡过渡层以及纤维分段方式对抗弯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定浓度的偶联剂、设置薄毡过渡层、采用横向分段方式以及适当的接触压力可不同程度地...
ZHOU Chao周超CHEN Chen陈晨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环氧树脂粘贴工艺
新型水泥-沸石滤料的制备及吸附Cu^(2+)试验研究
2015年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斜发沸石屑料为主要原材料,加水混合后按常温干燥、水浴养护、高温煅烧及室温冷却的工序进行处理制得新型水泥-沸石复合滤料,以滤料抗压强度为指标确定了滤料中水泥用量为25%;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滤料粒径、pH值、反应温度及溶液初始浓度对滤料吸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滤料吸附效果良好,最高可达95.2%,pH值及反应温度对吸附率的影响效果较大;吸附动力学试验表明滤料对Cu2+的吸附行为与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较好,相关系数大于0.99。
罗婷倚廖俊堂陈晨
关键词:公路铜离子
N掺杂浓度对TiO_2光催化活性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第一性原理超软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掺杂对锐钛矿相TiO2的晶体结构、电荷布局、能带结构、态密度及光学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N掺杂会引起TiO2晶格畸变,晶体体积、原子间键长及电荷分布随掺杂量发生变化。N掺杂使轨道分裂,在价带顶引入杂质能级,使TiO2的禁带宽度变窄,掺量越大带隙越小。掺杂使TiO2由间接半导体转变为直接半导体,光吸收带边同时出现红移和蓝移。在计算范围内,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可见光吸收强度逐渐增强。
刘晓凤曹雪娟何丽红陈晨
关键词:N掺杂锐钛矿相TIO2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
单质硅水解制备硅溶胶工艺及催化交互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单质硅水解制备硅溶胶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各因素对硅粉转化率及硅溶胶性能的影响,确定各因素的取值范围为硅粉用量25 g,水玻璃用量4~13 g,氨水用量0.5~1.5 g,反应时间7~9 h,反应温度80~90℃。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各因素对硅粉转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水玻璃用量、反应温度、氨水用量、反应时间,确定合成硅溶胶的最佳制备工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9 h,水玻璃用量13 g,氨水用量1 g。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催化剂间交互作用并计算其交互值,结果表明水玻璃与氨水间交互作用较小。
陈晨曹雪娟何丽红
关键词:硅溶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