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作品数:42 被引量:291 H指数:9 供职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紫草油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观察紫草油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88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空白组28例。治疗组采用紫草油走罐治疗,对照组采用紫草油外用治疗,空白组不施加走罐及局部外用治疗。3组均常规口服中药治疗。观察3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3组治疗后PAS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3组治疗后PA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两两比较治疗组优于空白组(P<0.05)。3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1)。治疗组30例中无痊愈病例,显效12例(40.00%),有效14例(46.67%),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30例中无痊愈及显效病例,有效13例(43.33%),无效17例(56.67%),总有效率为43.33%;空白组28例中无痊愈及显效病例,有效10例(35.71%),无效18例(64.29%),总有效率为35.71%。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1),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油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孙少馨 瞿幸 李玲玲 周玥琲 韩双 李媛媛 刘迪 梁翠梅 陈曦 胡慧关键词:紫草油 走罐 斑块型银屑病 JAK/STAT信号通路与银屑病辨证分型的关联机制研究 目的:本研究从Th细胞的异常分化的病理层面,观察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患者JAK/STAT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差异性;从KC异常增殖和真皮毛细血管异常增生的病理层面,观察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血瘀证、血燥... 陈曦关键词:辨证分型 JAK/STAT信号通路 银屑病 文献传递 苦参汤药浴联合黑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观察苦参汤药浴联合黑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黑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苦参汤药浴联合黑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疾病症状[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相关因子[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53%)高于对照组(88.24%)(P<0.05)。治疗2周后,两组PASI、VAS评分、血清相关因子(CCL20、IL-17、TNF-α、TGF-β1)及CD8+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3+、CD4+及CD4+/CD8+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汤药浴联合黑光照射治疗相较于单纯的黑光照射治疗,对寻常银屑病疗效更显著,对调节机体炎症状态及免疫功能、减轻免疫损伤、促进皮肤修复等均有积极意义。 姜红伶 陈曦 段行武关键词:银屑病 苦参汤 炎性因子 从络脉理论探讨带状疱疹的治疗思路 2022年 络脉理论源于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其认为病邪侵袭人体后存在“由经入络、由气及血”的发展过程,是指导疑难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重要学术理论。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病毒侵袭皮肤,沿神经网络流转并发病,与络脉理论相合。根据部位和功能的不同,可将络脉分为阳络、气络、血络、阴络,据此论治带状疱疹应注意:阳络损伤,宜温阳通卫、清热散邪;气络损伤,宜补其不足、通其脉络;血络损伤,宜养血调营、通散调畅、凉血散血;阴络损伤,宜疏肝利胆、化湿通络、填补肾精。 梁娜 袁姣姣 张新荣 陆东亚 费莎妮 刘水清 刘小奇 徐国梅 陈曦关键词:络脉 带状疱疹 气络 血络 肝脾相关理论在急性湿疹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1年 本文从肝脾相关角度对急性湿疹的病机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肝脾同调法在急性湿疹内治中的应用。生理上,肝脾二脏在运化水谷、调畅气机、血液运行等方面相互依存;病理上,两者基于五行生克理论而有复杂的传变关系。急性湿疹的病理要素包含风、湿、热等,皆与肝脾失调有密切关系。在急性湿疹的治疗中,应把握肝脾所伤为何,明辨风湿热偏重,兼顾治疗肝脾失调之本与清实邪内蕴之标。 姜文琦 王瑞洁 陈曦 黄敏 段行武关键词:急性湿疹 肝脾相关 标本兼治 消银解毒颗粒对Jurkat细胞异常增殖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消银解毒颗粒治疗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植物血凝素(PHA)和白细胞介素6(IL-6)共同诱导Jurkat细胞模拟银屑病T细胞异常增殖的病理模型,制备择取最优效药理血清浓度作用于该细胞模型,采用细胞活性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当药理血清浓度为20%时,消银解毒颗粒组、凉血方组细胞抑制率显著高于解毒方组、阿维A组、蒸馏水组(P<0.01);消银解毒颗粒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最高,高于凉血方组、解毒方组、阿维A组、蒸馏水组(P<0.05或P<0.01)。结论消银解毒颗粒及其拆方凉血方、解毒方对银屑病T细胞异常增值的炎症病理模型均有抑制作用,且消银解毒颗粒和凉血方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阿维A。 张润田 陈曦 霍春波 段行武 陈兵 李玲玲关键词:T细胞 异常增殖 Treg/Th17平衡偏移与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三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研究寻常型银屑病不同证型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T辅助细胞17(Th17)比例及其主要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67例(血热证40例、血瘀证14例、血燥证13例)、正常人21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例;采用Real time-PCR法检测Treg、Th17细胞转录因子Foxp3、RORγt基因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IL-10、TNF-α分泌水平。结果:血热证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TNF-α、RORγt含量均高于正常人(P<0.01),Treg细胞及IL-10、Foxp3表达水平较正常人均下降(P<0.01);血瘀证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TNF-α、RORγt含量均高于正常人(P<0.01,P<0.05);血燥证外周血中Treg细胞及IL-10、Foxp3含量较正常人均下降(P<0.05,P<0.01)。结论: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比例及其主要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在寻常型银屑患者和正常人以及银屑病不同证型间的表达具有差异,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银屑病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梅沉成 张云璧 陈曦 曾亚军 霍春波 段行武 李玲玲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血瘀证 “消银解毒颗粒”对银屑病血热证外周血T细胞亚群Th17及其相关炎性反应因子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消银解毒颗粒"对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及其相关炎性反应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0例和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消银解毒组和复方青黛组,分别给予消银解毒颗粒和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并以白凡士林缓解皮肤干燥。于入组前和治疗第8周末,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人组、消银解毒组、复方青黛组的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用q PCR法检测外周血IL-17mRNA、IL-22mRNA、IL-2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PASI、瘙痒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PASI、瘙痒评分均有下降。治疗前,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外周血Th17细胞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 <0. 05),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2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 05);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消银解毒组和复方青黛组治疗前患者外周血中IL-17mRNA、IL-22mRNA、IL-23mRNA表达均与健康志愿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消银解毒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复方青黛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消银解毒饮和复方青黛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银解毒颗粒与复方青黛胶囊临床疗效相当; 2种药物均能降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并降低外周血IL-17mRNA、IL-22mRNA、IL-23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张凯辉 张润田 段行武 陈曦关键词:复方青黛胶囊 血热证 银屑病 炎性反应因子 活血除痹汤对硬皮病小鼠皮肤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和转移生长因子-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活血除痹汤对硬皮病小鼠皮肤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DGF-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予皮内注射盐酸博来霉素0.1 m L,连续3周,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第4~7周,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活血除痹汤44.8、22.4、11.2 g/(kg·d)灌胃,每日1次。观察各组小鼠皮肤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HE染色测量皮肤厚度,免疫组化检测皮损组织PDGF-A、TGF-β和Ⅰ、Ⅲ型胶原(COL-Ⅰ/COL-Ⅲ)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真皮明显增厚,胶原纤维明显增粗,并有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可见肺泡间隔增厚,有成纤维细胞形成并伴大量单核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皮肤厚度、真皮胶原纤维膨大增厚程度及肺泡间隔增粗程度均有所减轻。模型组PDGF-A、TGF-β、COL-Ⅰ及COL-Ⅲ蛋白表达均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1);中药各剂量组上述指标阳性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DGF-A、TGF-β表达与COL-Ⅰ、COL-Ⅲ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活血除痹汤可能通过抑制PDGF-A、TGF-β的表达,抑制胶原表达和成纤维细胞的生成,达到治疗硬皮病的作用。 潘厚儒 陈曦 张润田 徐国梅 段行武关键词:硬皮病 胶原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小鼠 消银解毒颗粒对JurkatT细胞内JAK1/STAT3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消银解毒颗粒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T)细胞内酪氨酸激酶(JAK)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方法:以植物血凝素(PHA)和白介素(IL)-6共同... 陈曦 霍春波 陈广山 张云璧 段行武 张润田 李玲玲关键词:血热证 酪氨酸激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