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 作品数:63 被引量:1,486H指数:21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模型与实证被引量:60
- 2005年
- 工资、监督与职业发展是三种主要的激励因素。在公共部门工资激励有限的情况下,职业发展的激励作用最为显著。在霍尔姆斯特罗姆(H olm strom )和梯罗尔(Tirole)的职业发展激励模型的基础上,引进监督机制和从业热情的因素,建立了职业发展的修正模型。运用该模型分析挂职和借调的工作努力程度,指出现行干部提拔机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发展建议。
- 陈玲
- 关键词:公务员工资激励公共部门干部提拔从业挂职
-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从全球吸引创新人才
- 2023年
-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力量的核心引擎,而科技人力资源是构建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关键要素。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陈玲
-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能力科教兴国战略科技人力资源
- 研发税收抵扣的分配机制和政策效果被引量:2
- 2017年
- 研发税收抵扣政策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现有研究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研发税收抵扣政策进行了实证评估,并无一致性结论。我国近年来开始推广研发税收抵扣政策,效果尚不明朗。本研究利用2010-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探究税收抵扣的分配机制,评估政策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年限短、高管持股比例高、员工规模大、处于高市场化地区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的研发税收抵扣。整体而言,研发税收抵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支出,这一效果在制造业较为显著。但对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业并无显著效果。
- 陈玲杨文辉
- 政策协调、不确定性与大型技术系统创新——中国核电技术赶超的案例研究
- 2024年
- 后发国家技术赶超需要实现“市场规模”和“技术自主”的双重目标,但现实中这一进程普遍面临技术依赖的“追赶者陷阱”的问题。论文采用个案内过程追踪的研究方法和“政策子系统”的分析视角,基于中国核电50年的技术赶超历程,解释了后发国家如何通过政策协调实现大型技术系统的技术赶超。研究发现,大型技术系统的创新绩效与其所在政策子系统的特性密切相关,核电政策子系统具有碎片化的结构和行为目标,需要同步进行政府部门间协调和政府对市场协调,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国家意志、行政指令、共识信号和市场竞争等。政策协调通过降低大型技术系统中产业主体面临的供需不确定性,解决产业主体专用化投资不足的激励困境。跳出“追赶者陷阱”的关键在于建立国产化率目标硬约束与多种协调机制。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技术赶超中政府角色的认识,弥补了已有文献对于大型技术系统产业管理体制研究不足的理论缺口,对新型举国体制下提高系统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启示。
- 陈玲孙君付宇航
- 关键词:核电技术
- 平台经济的敏捷监管模式——以网约车行业为例被引量:16
- 2020年
- 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国家治理与监管不断提出挑战,如何持续应对新的挑战成为政府面临的重要议题。基于“敏捷治理”理念,本文以过程追踪法对2014—2018年中国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历程进行案例分析,提出敏捷监管模式。研究认为,在企业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社会现实挑战与政府监管政策互动的动态循环下,形成了以“挑战—应对”为特征的敏捷监管模式,实现了政府对新兴产业挑战的持续应对。该模式体现了对平台经济监管的动态性、包容性和回应性,协调了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推进新兴产业敏捷治理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参考路径。
- 王仁和李兆辰韩天明陈玲
- 关键词:新兴产业平台经济
- 后常态科学下的公共政策决策——以转基因水稻审批过程为例被引量:27
- 2010年
- 以中国转基因水稻审批过程为例,探讨了后常态科学下的中国公共政策决策机制,指出专家委员会的内部咨询模式和技术官僚为主体的内部决策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之后,对比分析了美国和欧盟的转基因生物管理制度,探索在科学不确定性下公共决策机制的改进方向,即充分的信息公开和广泛的公众参与、政策实施中的审慎预防原则,以及有效的政策纠偏和损害救济机制。
- 陈玲薛澜赵静林泽梁
- 关键词:公共决策转基因公众参与
- 信息、规则与自由裁量权:不确定性下的公共决策被引量:12
- 2022年
- 世界处于日益加深的不确定性中。在经济、社会、技术等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应当如何进行公共决策,才能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根据决策所需的信息条件,不确定性下公共决策中存在一种“功能—依据”二维框架。根据决策功能为干预实质结果或规范价值和程序、决策依据为规则或自由裁量权,公共决策可以分为理性研判型、渐进调适型、民主协商型和政治决断型四种机制。政治家、行政官员、技术专家和公众等决策参与主体因其信息优势差异,应当采取不同的参与方式和问责形式。
- 陈玲
- 关键词:自由裁量权不确定性公共决策问责
- 日本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正在走向终结
- 1999年
- 陈玲乔治.K奥纳塔斯基
-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
- 创新网络视角下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案例研究
- 陈玲
-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立法的策略被引量:61
- 2020年
- 黄河流域生态本底脆弱、系统环境超载、水沙关系失衡、水资源匮乏,其症结在于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粗放式发展模式下人地关系的矛盾。迫切需要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法治化,从生态环境严格保护、经济社会布局优化调整、流域内各行政区统筹协调等多个层面对流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调整和规范。文章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出发,探讨推进“黄河战略”相关立法工作的策略选择,具体分析了“黄河战略”相关立法的需求、原则、框架和关键。首先,强调了解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生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间矛盾的现实需求,指出了现有体制机制难以有效解决黄河流域系统性保护和治理问题的实际障碍;其次,从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适应性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此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相关立法的根本原则;接着,构建了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流域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高度价值认同的流域文化共识为牵引,以流域高水平保护和治理为手段,以流域空间管控和流域协调机构两大机制为抓手的理论框架,识别出那些区别于长江等其他流域保护立法的特色问题作为立法关键;最后,结合我国流域管理法缺位、涉水四法功能割裂、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等现实特征给出此次立法定位的思考及建议。
- 薛澜杨越陈玲杨越陈玲
- 关键词: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