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玲

作品数:48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房颤
  • 11篇心房
  • 11篇心房颤动
  • 10篇心肌
  • 9篇细胞
  • 7篇血小板
  • 7篇抗凝
  • 7篇华法林
  • 7篇华法林抗凝
  • 6篇动脉
  • 6篇起搏
  • 6篇抗凝治疗
  • 6篇华法林抗凝治...
  • 5篇蛋白
  • 5篇导线
  • 5篇血管
  • 5篇血压
  • 5篇起搏器
  • 5篇稳定性
  • 5篇百分比

机构

  • 38篇九江市第一人...
  • 16篇南昌大学第二...
  • 6篇九江学院
  • 6篇南昌大学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作者

  • 48篇陈玲
  • 13篇胡建新
  • 11篇罗云
  • 7篇吴延庆
  • 7篇廖然
  • 6篇程晓曙
  • 6篇何华斌
  • 5篇吴清华
  • 5篇王新旺
  • 5篇陈静
  • 4篇李菊香
  • 4篇柳万千
  • 3篇王琦
  • 3篇洪葵
  • 3篇苏海
  • 2篇刘海龙
  • 2篇徐劲松
  • 2篇刘晓峰
  • 1篇张力
  • 1篇殷嫦嫦

传媒

  • 4篇吉林医学
  • 3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全科护理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上海护理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年份

  • 1篇2025
  • 10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5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患者行PCI的应用体会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伴有心源性休克的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直接PCI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3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IABP辅助治疗直接行PCI。比较IABP使用前后临床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IABP使用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升高,多巴胺用量减少,心电图缺血表现改善,平均心率下降,7 d内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下降。上述指标与IABP使用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心源性休克的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直接PCI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降低死亡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
敖钦陈玲王新旺殷锡虎罗云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PCI高危患者
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与左房容积指数和血清NT-proBNP的相关性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左房容积指数(LAVI)和血清N端B型利钠多肽(Nt-proBNP)与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68例,根据是否并发心房颤动分为A、B组:A组35例,B组33例,检查2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Nt-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并行相关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结果:A组与B组比较,LAVI、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LAVI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LAVI>29 ml/m2+NT-proBNP>143.5μg/L的敏感性、特异性的阳性值最高。结论:LAVI与NT-proBNP联合评价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有预测价值。
陈玲罗云殷锡虎王新旺胡建新程晓曙
关键词:高血压左房容积指数利钠多肽心房颤动
SAMe-TT_(2)R_(2)积分与CHA_(2)DS_(2)-VASc-60卒中评分对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未达标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SAMe-TT_(2)R_(2)积分与CHA_(2)DS_(2)-VASc-60卒中评分对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未达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2022年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SAMe-TT_(2)R_(2)积分、CHA_(2)DS_(2)-VASc-60卒中评分。根据TTR达标情况将患者分为TTR达标组(32例)和TTR未达标组(75例)。两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SAMe-TT_(2)R_(2)积分与CHA_(2)DS_(2)-VASc-60卒中评分对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TTR未达标的预测价值。结果TTR达标组年龄≥60岁者占比、SAMe-TT_(2)R_(2)积分低于TTR未达标组,吸烟者占比、CHA_(2)DS_(2)-VASc-60卒中评分高于TTR未达标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SAMe-TT_(2)R_(2)积分与TTR呈正相关(r=0.766,P<0.001),CHA_(2)DS_(2)-VASc-60卒中评分与TTR呈负相关(r=-0.622,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AMe-TT_(2)R_(2)积分与CHA_(2)DS_(2)-VASc-60卒中评分预测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TTR未达标的AUC分别为0.821[95%CI(0.733~0.909)]、0.939[95%CI(0.896~0.98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5、2.5分,灵敏度分别为0.719、0.813,特异度分别为0.813、0.933。结论SAMe-TT_(2)R_(2)积分对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TTR未达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而CHA_(2)DS_(2)-VASc-60卒中评分对其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柳万千罗潇陈玲何华斌袁明清
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差速贴壁法分离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MTT法测CFs生长,羟脯氨酸法测CFs胶原含量,RT-PCR法测TSP-1 mRNA表达。结果:TGF-β1诱导CFs TSP-1的表达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增加(P<0.01)。TGF-β1(20μg/L)作用下24 h可诱导CFs增殖和胶原合成(P<0.01)。TSP-1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的CFs的MTTA值、胶原含量减少(P<0.01)。结论:TGF-β1可诱导新生大鼠CFs TSP-1表达,TSP-1反义寡核苷酸对TGF-β1诱导大鼠CFs增殖与胶原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SP-1在TGF-β1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陈玲胡建新程晓曙苏海洪葵李菊香吴延庆
关键词:凝血酶敏感蛋白1心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
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达标情况及其五种计算方法的比较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达标情况,并比较5种INR在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计算方法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3例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A组,均采用随访次数达标计算法及HKU AF CAL应用软件计算TTR;另选取2018—2020年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72例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B组,均采用随访次数达标计算法、随访天数达标计算法、抗凝助手软件、INR平均值浮动计算法计算TTR。本研究以TTR>65%为抗凝治疗稳定性达标,计算五种TTR计算方法得到的抗凝治疗稳定性达标率,比较A组患者随访次数达标计算法与HKU AF CAL应用软件计算的TTR;以随访次数达标计算法为参照,分别比较其与随访天数达标计算法、抗凝助手软件及INR平均值浮动计算法计算的TTR。结果A组患者随访次数达标计算法、HKU AF CAL应用软件计算的抗凝治疗稳定性达标率均为38.55%(32/83);随访次数达标计算法与HKU AF CAL应用软件计算的TT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图分析结果显示,HKU AF CAL应用软件和随访次数达标计算法计算的TTR差值的均值为2.747%〔95%CI(-4.822%,5.948%)〕,绝大多数差值在95%CI范围内。B组患者随访次数达标计算法、随访天数达标计算法、抗凝助手软件及INR平均值浮动计算法计算的抗凝治疗稳定性达标率分别为26.74%(46/172)、11.05%(19/172)、40.69%(70/172)、26.16%(45/172)。随访天数达标计算法计算的TTR低于随访次数达标计算法,抗凝助手软件计算法计算的TTR高于随访次数达标计算法(P<0.05);平均INR浮动计算法与随访次数达标计算法计算的TT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达标率不高;与随访次数达标计算法相比,随访天数达标计算法计�
罗潇陈艳梅黄青霞陈玲罗云
关键词:心房颤动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国际标准化比值
64层螺旋CT联合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28-T淋巴细胞对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
陈玲张传旗汪光枝殷锡虎罗云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管理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研究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活动前后心室率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窦性心律、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患者各60例在不同时间节点RDW-CV的测量数值,对RDW-CV重复测量的稳定性加以说明;继而将RDW-CV进行亚组分层,分别对另外200例窦性心律患者以及16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6MWT),比较所有研究对象活动前后的心室率变化情况并就RDW-CV与心室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各自三个时间节点监测的RDW-CV数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RDW-CV具有良好的重复测量稳定性。在不同RDW-CV亚组分层的情况下,窦性心律组活动前后心室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中当RDW-CV>14.9%时,房颤患者活动前后心室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W-CV是一项测量结果相对稳定的血液学指标,与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考虑用于指导房颤患者的心室率管理。
罗潇何华斌陈玲廖然
关键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心房颤动
同时行左侧旁道消融与室间隔缺损封堵1例报告
2009年
王新旺李月隐殷锡虎敖钦陈玲
关键词:射频消融室间隔缺损封堵病例报告
起搏器导线间歇性断裂临床分析1例
患者,男性,76岁体型较瘦。因扩张型心肌病、病态窦房结于2001年7月在我院安置ⅤⅥ型永久起搏器(Biotronik公司、Pikos01型)。术后多次检测,起搏器工作正常。2006年10月因反复头晕、晕厥2~3次而入我院...
胡建新吴清华吴延庆陈静陈玲
关键词:绝缘破坏动态心电图
文献传递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血B型利钠肽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伴或不伴有右心肌梗死与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AIMI患者213例,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将213例AIMI患者分为伴有右心室梗死组(A组)和单纯AIMI组(B组),另选同时期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98例作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及AIMI中不同病变部位者BNP水平,并对不同BNP水平患者进行住院期间、30d、3个月死亡事件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临床观察。结果:A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右冠状动脉近段和中段病变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左回旋支病变患者(P<0.01)。AIMI患者中血浆BNP水平升高独立于各因素预测30d和3个月病死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r=0.7010,95%CI:<0.01~0.615,P<0.01)。结论:BNP水平可能对AIMI伴右心室梗死有预测作用。
陈玲程晓曙洪葵张传旗罗云殷锡虎王琦
关键词:心肌梗死B型利钠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