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新生儿
  • 3篇胆红素
  • 3篇红素
  • 2篇蛋白
  • 2篇新生儿期
  • 2篇窒息
  • 2篇贫血
  • 2篇细胞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畸形
  • 2篇化道
  • 2篇畸形
  • 2篇表皮
  • 2篇表皮生长因子
  • 1篇单用
  • 1篇胆红素测定
  • 1篇胆红素浓度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胆红素值
  • 1篇新生儿胆红素

机构

  • 1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陈玲
  • 9篇刘皖君
  • 3篇常立文
  • 2篇刘锦芝
  • 2篇魏虹
  • 1篇赵锡慈
  • 1篇邓琨
  • 1篇廖财绪
  • 1篇刘丽

传媒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年份

  • 2篇2000
  • 2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0
  • 1篇198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围产因素分析被引量:5
1996年
新生儿黄疸的严重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围产因素,如母亲妊高征、分娩方式、产前用药、性别及喂养方式等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分析了14种围产因素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及其独立作用,并就其机制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陈玲刘皖君程念惠刘锦芝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围产因素新生儿
新生儿期消化道畸形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1998年
本文对我院十年来新生儿病房收治的62例消化道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肠旋转不良最多见(25.8%),其次为巨结肠、空回肠畸形、食道闭锁及十二指肠畸形等;临床表现以呕吐最多,发生率达87.1%,其出现时间、方式、内容物又因畸形类型而各异,其他症征包括腹胀(53.2%)、胎便排出异常(42.0%)、黄痘(30.6%)及便秘、腹泻等。掌握这类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治。本文还对辅助检查的选择及治疗措施进行了探讨。
陈玲刘皖君常立文
关键词:新生儿消化道畸形
几种检测新生儿胆红素方法的比较与选择被引量:4
1990年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二类,二者有时鉴别困难,后者常可危及生命或留下后遗症,故在临床上需要进行血清胆红素的测定及动态观察,以便及时处理。为此,我们采用四种不同方法,即 Jendrassid-Grof 法(J-G 法)、皮肤黄疸计法(TcBM)微量胆红素法(MB 法)及改良 Mallory-Eve-lyn 法(M-E 法)来检测,并比较四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希望找出简单而又迅速、准确的测定方法,供临床参考应用。
陈玲刘皖君刘丽
关键词:新生儿胆红素胆红素测定胆红素值胆红素浓度直接胆红素黄疽
正常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5
1997年
测定510例正常新生儿生后1~10天血清胆红素(SB),并对SB与围产因素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B峰值平均为184±70μmol/L,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高峰出现在生后第4~5天,其中峰值≥205μmol/L和≥256μmol/L者分别为51.6%和21.9%,显著高于国外新生儿标准;母乳喂养、催产素促产和男性与SB值呈显著正相关,与母妊高征、分娩方式等无显著相关。本文提供了正常新生儿SB动态变化值,为制定临床早期干预指征提供参考。
陈玲刘皖君程念惠刘锦芝
关键词:黄疸新生儿胆红素
窒息新生儿α颗粒膜蛋白、血小板和纤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研究窒息新生儿血小板活化状态及纤溶活性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36例窒息新生儿及 8例正常新生儿于生后第 1天和第 4天测定血浆α-颗粒膜蛋白 (GMP- 140 )、D-二聚体及全血血小板计数。GMP- 140采用 EL ISA双抗体夹心法 ,D-二聚体采用乳胶凝集法。结果 (1)窒息组第 1天血浆 GMP- 140和 D-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5 2± 14) μg/ L 和 42± 9) μg/ L,(P<0 .0 5 ) ,(6 5 82± 1434 ) g/ L 和 (2 311± 85 4) g/ L(P<0 .0 1)。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 (15 2± 6 6 )×10 9/ L 和 (2 0 3± 49)× 10 9/ L(P<0 .0 5 )。第 4天两组间各值差异无显著性。(2 )血浆 GMP- 140和 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与窒息程度和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严重度一致。(3)血浆 GMP- 140与 D-二聚体、BUN呈正相关 ,而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 结论 新生儿窒息可引起血小板活化及纤溶亢进 ,血浆GMP- 140可以作为血小板活化和破坏的指标之一 ,并可作为预测新生儿 HIE病情严重度的一项指标。
陈玲刘皖君魏虹夏汛生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血小板活化纤溶活性Α颗粒膜蛋白
新生儿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动态变化被引量:7
1994年
对武汉地区18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测定了出生后l~10d内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深度(MCHC)等6项指标。资料表明:新生儿在出生10d内Hb、RBC和HCT均持续下降,至第10天接近成人数值;MCV、MCH和MCHC诸值亦随日龄增长而下降,但在生后第10天仍明显高于婴幼儿和成人数值。以上数据与国外资料颇为相近。
魏虹陈玲程念惠刘皖君
关键词: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新生儿贫血
不同剂量的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防治早产儿贫血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0年
常立文刘皖君廖财绪赵锡慈陈晔陈玲
关键词:早产儿贫血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新生儿尿表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997年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及窒息新生儿第1、3、7 d尿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并评价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显示:正常足月儿尿EGF含量显著高于健康成人组,新生儿窒息后第1、3 d尿EGF/C_r值低于对照组,其降低的时间和程度与窒息的严重程度一致,第7 d升高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尿EGF/C_r值与血肌酐浓度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EGF参与了肾脏的成熟及窒息后肾损伤的修复过程,动态观察尿EGF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窒息新生儿肾损伤的严重程度及肾小管损伤修复能力的指标。
陈玲刘皖君
关键词:窒息表皮生长因子肾损伤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62例分析被引量:5
1998年
我院新生儿病房1985~1995年收治新生儿消化道畸形患儿62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1.对象:消化道畸形62例(男53例,女9例),占同期住院患儿总数的1.3%。确诊方法为X线、B超、肛管测压和剖腹探查。31例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陈玲刘皖君常立文
关键词: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病例分析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生物学效应被引量:14
1997年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体液中,具有促进多种细胞增殖分化的低分子多肽,它对胚胎期肝、肺、皮肤等多种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脏器功能的成熟起重要作用,并且参与脏器受损后的修复过程。本文综述了EGF在肾脏、消化系统及肺脏的发生发育及受损后所起的作用,指出它可促进肺脏发育成熟,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和肝脏的再生等,为临床上应用EGF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治疗急性肾功衰竭等提供了新途径。
陈玲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生物学效应胚胎器官发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