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卫

作品数:216 被引量:1,009H指数:15
供职机构:义乌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义乌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义乌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1篇期刊文章
  • 58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2篇骨折
  • 69篇固定术
  • 61篇内固定
  • 61篇骨折固定
  • 61篇骨折固定术
  • 42篇手术
  • 40篇关节
  • 35篇胫骨
  • 31篇内固定治疗
  • 30篇钢板
  • 29篇胫骨平台
  • 25篇股骨
  • 22篇入路
  • 18篇手术治疗
  • 18篇骨盆
  • 17篇微创
  • 17篇股骨转子
  • 15篇转子间
  • 15篇转子间骨折
  • 15篇股骨转子间

机构

  • 196篇义乌市中心医...
  • 30篇温州医学院附...
  • 22篇温州医学院
  • 15篇温州医科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金华市中心医...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松阳县人民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常山县人民医...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温州市中心医...

作者

  • 215篇陈红卫
  • 137篇赵钢生
  • 61篇赵胜春
  • 59篇王子阳
  • 56篇赵品益
  • 39篇楼舒畅
  • 36篇陈欣
  • 35篇张根福
  • 34篇鲍丰
  • 32篇金国华
  • 28篇吴英勇
  • 26篇季向荣
  • 24篇吴国林
  • 24篇陈洵其
  • 22篇黄洪斌
  • 22篇李军
  • 17篇潘骏
  • 14篇吴汝平
  • 11篇潘俊
  • 10篇张永民

传媒

  • 32篇中医正骨
  • 16篇临床骨科杂志
  • 15篇浙江创伤外科
  • 13篇中华创伤杂志
  • 13篇中国骨伤
  • 10篇中国骨与关节...
  • 9篇2016年浙...
  • 8篇实用骨科杂志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浙江医学
  • 3篇骨与关节损伤...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2004年浙...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21篇2016
  • 14篇2015
  • 9篇2014
  • 16篇2013
  • 21篇2012
  • 13篇2011
  • 16篇2010
  • 10篇2009
  • 16篇2008
  • 16篇2007
  • 16篇2006
  • 11篇2005
  • 9篇2004
  • 3篇2003
2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被引量:2
2010年
陈红卫赵钢生
关键词:骨盆骨折外科手术
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重建钢板和经皮骶髂螺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2008年10月.对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70例分别采用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36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34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Majeed功能评价、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9个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根据Maieed功能评价,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组的优良率为86.1%,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组为8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无术中血管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骨不愈合,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57,P=0.151)。结论两种方法均具有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张根福陈红卫
关键词:骨盆骨折经皮内固定骶髂螺钉重建钢板
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0年2月至2006年4月,14例经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股骨颈骨折漏诊4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固定4例,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及空心螺钉固定5例,股骨交锁髓内钉结合空心螺钉固定2例,股骨干骨折加压钢板及空心钉固定3例。结果本组14例均获随防,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7个月。14例股骨干骨折均在术后7个月内获得愈合,股骨颈骨折在6个月内愈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无活动障碍,膝关节活动受限1例。结论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时股骨颈骨折常常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其漏诊率高,在骨折治疗的微创理念指导下,运用医生熟练掌握的内固定方法,经过合理的术后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陈红卫赵钢生
关键词:股骨骨折股骨颈骨折骨折固定术内固定
胫骨平台后外侧临床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膝关节外后方的主要神经血管结构进行解剖测量,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20具成人下肢标本,解剖并测量与膝关节后外侧入路相关的主要血管、神经的走形特点。结果:膝关节后外侧主要神经有腓总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和腓肠肌外侧头肌支,主要血管有膝下外侧血管、胫前动脉和腓动脉。结论:膝关节后外侧入路临床解剖学为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提供了应用解剖学基础。
陈红卫赵钢生杨新东潘俊吴立军
关键词:胫骨平台手术径路解剖学
记忆合金髌骨爪保留钢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2004年
赵钢生陈红卫金国华陈洵其赵品益张永民吴英勇
关键词:记忆合金髌骨爪髌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方法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178例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37例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37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术后感染2例...
陈红卫赵品益吴英勇陈欣王子阳赵钢生鲍丰
文献传递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外侧入路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7月,采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获得随访的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7~70岁,平均38.1...
陈红卫赵钢生潘骏吴立军
关键词:胫骨骨折后侧入路
文献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8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4—2014-12诊治的272例老年髋部骨折,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相继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从14项可能危险因素中筛选出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3例术后发生谵妄,谵妄发生率为2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种)、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手术时间(≥2.5 h)、术后使用镇痛泵及术后发生低氧血症与谵妄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关系,可能是谵妄发生的高危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种)及手术时间(≥2.5h)该4项危险因素为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高危独立危险因素。该4项危险因素的OR值分别为13.865、1.837、2.140、2.437。结论高龄、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种及手术时间≥2.5 h 4项危险因素为老年髋部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冯旭陈辉蔡宁宇潘天龙陈红卫潘骏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谵妄
手术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7
2007年
陈红卫赵钢生鲍丰张根福季向荣
关键词:肱骨骨折
骨盆前后环联合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被引量:3
2006年
陈红卫赵钢生鲍丰王子阳
关键词: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重建钢板内固定切开复位临床疗效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