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立平

作品数:70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文学
  • 10篇艺术
  • 9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4篇历史地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篇宋代
  • 8篇文学
  • 7篇代文
  • 7篇诗词
  • 7篇书法
  • 5篇意象
  • 5篇宋诗
  • 5篇文人
  • 4篇诗歌
  • 4篇宋代文学
  • 4篇文学批评
  • 4篇黄庭坚
  • 4篇辨体
  • 3篇正误
  • 3篇书学
  • 3篇四库
  • 3篇宋词
  • 3篇唐诗
  • 3篇全宋诗
  • 3篇总目

机构

  • 60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60篇韩立平
  • 2篇彭国忠

传媒

  • 5篇中学生天地(...
  • 4篇书法赏评
  • 4篇中国典籍与文...
  • 4篇寻根
  • 4篇古代文学理论...
  • 3篇中国书法
  • 2篇学术探索
  • 2篇文化艺术研究
  • 1篇文学遗产
  • 1篇浙江学刊
  • 1篇福建教育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语文教学之友
  • 1篇文史知识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书法
  • 1篇语文学习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天府新论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辛稼轩、韩南涧之寿词唱和——作者、作品、读者双向考察被引量:2
2010年
寿词思想内容与风格面貌,同时受制于祝者人(作者)与祝寿对象(读者)的精神境界和审美崇尚。寿词作者、读者之间的交往及读者的反应参与,对寿词发展流变起到推动作用。辛稼轩与韩南涧的寿词唱和是可供双向考察宋代寿词的典型个案。辛、韩都主张抗金,淳熙间在上饶交契情亲,同气相求,以寿词唱和为抒怀言志、慰藉勉励之具。韩南涧的酬答参与,反作用于辛稼轩的寿词,影响其创作心理,促使祝愿意图的表达、恢复之志的呈现、自身情感的发抒实现有机统一,异出恒蹊、革新词体。
韩立平
关键词:辛稼轩寿词唱和
《全宋诗》补59首被引量:3
2006年
宋人乐语和致语中的附诗被称为“口号”,它是宋人诗歌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宋诗》作为一部宋代诗歌全集,收入了大量宋人乐语和致语中的口号,然亦有疏漏之处。本文从宋人别集中辑录了59首口号,作为对《全宋诗》的补遗。
韩立平彭国忠
关键词:乐语口号补《全宋诗》
论“苏黄米蔡”的形成——蔡襄、蔡京之争的关捩被引量:4
2011年
"苏黄米蔡"之"蔡"究属蔡襄还是蔡京,解决这一问题的关捩是还原"宋四家"的形成过程。南宋时期形成了"苏黄米"并举、"米蔡"对举以及推尊蔡襄的批评传统,这是元人提出"宋四家"说的基础。"宋四家"排列次序在元代并不固定,明代始确定为"苏黄米蔡"并引出争议。有宋一代,蔡京从未进入过"宋四家",也不存在所谓以"襄"代"京"的事实。
韩立平
关键词:宋四家
宋代文学批评中的诗词互证与辨体思想
诗词互证、以诗证词、以词证诗的方法在宋代文学批评中普遍展开,涉及文本校勘、本事探索、作者辨正、生平考订等诸项内容。伴随着词在宋代的诗化进程,此种批评实践昭示了宋人对词由遣兴娱宾逐渐向纪实功能转向的自觉体认。同时,诗与词的...
韩立平
关键词:宋代文学
同岑异苔:陆游、杨万里诗坛地位考索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通过对陆游、杨万里诗坛地位的考索,以觇知南宋诗风趋向;从诗学观念、统绪意识、政治影响、子嗣绍继等方面探讨陆、杨不同地位之成因;复就陆、杨往还文字揭示其真实关系。本文认为杨万里具有强烈的"统绪"意识,专精锐意于变革创新,诗风易于效法,在当时的影响力较陆游为巨;陆游则"统绪"意识淡薄,萦心系怀于家国时事,诗歌抒写恢复之志,效法者少,加以仕途蹭蹬,故未能转移风会,是一位"孤独"的诗人。
韩立平
关键词:诗坛地位考索
结构完密 方法新颖--评《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受》被引量:1
2013年
文学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青睐。就词学领域而言,出版的学术成果业已不少。陈水云等著《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受》就是其中一部优秀的著作。作者之所以选择传播与接受作为词的研究视角,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试图打破文献、创作、理论相隔离的做法,想通过传播与接受的视角将三者的研究相打通,二是试图改变词史上先后代序的研究思路,
韩立平彭国忠
关键词:明末清初唐宋词学术界文学
美在“芙蓉出水”与“错采镂金”之间——从文献考证到书论、诗论、词论的会通
2013年
作为两种审美理想的"芙蓉出水"与"错采镂金",在旧题梁武帝《书评》中被戏剧性地并置一处,致使原有阐释产生困境。通过对书学文献的考证爬梳,发现《书评》原旨在于主张一种具有"舒蹙之势"的中和之美。古代书法美学之研究,须具备考证功夫、会通视野与同情了解的结合,才能建构起中国性、本土性的书法美学。
韩立平
关键词:芙蓉出水意象批评会通
海派书家名字摭谈
2018年
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或坠茵席,或落粪溷。自降生那一刻,人生这部大书很多章回都已写定,不容选择,亦难作大改动:体貌、智商、家庭、环境、时代……不过在这些被给予之物中,有一项是能够改换的,那便是名字。好名字固然能带来成长中的积极暗示,油然而生“锡余以嘉名”的自豪。遇上坏名字也不必难过,大不了到派出所改一下。
韩立平
关键词:海派派出所
微时代里,别冷落了深阅读被引量:2
2016年
在这样一个微时代里,一个人读书量的衡量标准,也许已经淘汰了"万卷""五车""充栋"那些传统单位词汇,而更多地以M(兆),甚至G(吉)为标准。由阮孚"一生当著几量屐"这句话中"屐"的读音生发开去,我不禁想这样发问:"朋友,你一生能读几个G?"以"G"为阅读量的衡量标准,说明了当下阅读方式的改变:在微信等工具上的浅阅读"大行其道",形成与深阅读对峙的现象。那么,如何看待这两种阅读方式呢?
韩立平
关键词:浅阅读晚唐诗人网络搜索工具涵泳
诗歌意象教学的多种可能——陈植锷《诗歌意象论》荐读
2015年
意象并非中国古典诗歌的第一要义。若一味推崇意象,则六朝宫体、晚唐诗、南宋“四灵”,就将荣登古典诗史的榜首,而事实则恰恰相反,它们一再遭受古代诗评的诟病。古人于意象之外更重格局、气象,尤重诗歌之“声调”,所谓“唐音宋调”于焉区分。音与象作为诗歌艺术之二维,历来轩轾有别,因古人读诗多伴随创作,作诗自然以审音论调为主,意象为辅;今人读诗则作为一种“阅读理解”,还要作答一道道考题,必然流于表面之色象文字。
韩立平
关键词:诗歌意象意象论教学晚唐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