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绍峰

作品数:14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8篇角膜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骨髓间充质
  • 6篇骨髓间充质干...
  • 6篇干细胞
  • 6篇充质干细胞
  • 4篇上皮
  • 4篇角膜上皮
  • 4篇分化
  • 3篇体外
  • 3篇人骨髓
  • 3篇人骨髓间充质...
  • 3篇细胞分化
  • 3篇细胞融合
  • 3篇角膜缘
  • 3篇角膜缘干细胞
  • 2篇弹力
  • 2篇人角膜
  • 2篇人角膜缘干细...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作者

  • 14篇顾绍峰
  • 7篇洪晶
  • 5篇付小兵
  • 3篇韩靖颐
  • 3篇孙同柱
  • 2篇彭荣梅
  • 2篇周岗
  • 2篇夏宁
  • 2篇李海红
  • 2篇肖格格
  • 1篇樊兆珊
  • 1篇陶祥臣
  • 1篇白晓东
  • 1篇李金清
  • 1篇王利华
  • 1篇牟国营
  • 1篇刘广峰
  • 1篇柴立静
  • 1篇冯云
  • 1篇张泳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第四届全国再...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5
  • 6篇2008
  • 4篇2005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疱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诊治探讨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单疱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尤其是激素类药物的应用方法。方法临床收集22例单疱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患者分为盘状型、弥漫型和线状型,明确诊断后应用抗病毒制剂和高浓度激素治疗,部分重症的弥漫型和全部线状型的患者全身给予抗病毒药和激素药物,观察视力和角膜后KP消退的时间。结果应用上述方法治疗后盘状型、弥漫型和线状型视力恢复时间分别为:(10.17±2.44)d,(16.50±3.16)d,(27.00±4.24)d,KP消退的时间为(15.17±2.55)d.(23.25±4.20)d,(37.50±4.95)d。结论局部足量的抗病毒制剂和激素治疗单疱病毒角膜内皮炎是非常有效的;单疱病毒线状角膜内皮炎是最严重的类型,需要给予全身的抗病毒和激素类药物,应用时间要长于其他类型。
洪晶顾绍峰韩靖颐夏宁
关键词:激素
猪急性创面不同部位组织匀浆液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猪急性创面不同部位组织匀浆液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FB)凋亡的影响。 方法 在 6只小型猪的背部造成直径 4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 ,用取下的真皮组织进行 FB原代培养。在创面形成后第 15天 ,取创面中心及边缘新生上皮下的组织匀浆 ,离心后将上清液 - 70℃冰箱保存备用。用第 4代 FB进行实验 ,根据培养液的不同分成 7组 : 组 :DMEM+5 %胎牛血清 ; 组 :DMEM+5 %创面中心组织匀浆液 ; 组 :DMEM+5 %创面边缘组织匀浆液 ; 组 :DMEM+5 %创面中心组织匀浆液 +10μg/ ml广谱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GM6 0 0 1) ; 组 :DMEM+5 %创面边缘组织匀浆液 +10μg/ ml GM6 0 0 1; 组 :DMEM+5 %创面中心组织匀浆液 +10 ng/ ml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ci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 FGF) ; 组 :DMEM+5 %创面边缘组织匀浆液 +10 ng/ ml a FGF。在上述培养液中培养 16 h,均采用同一动物的匀浆液处理该动物来源的 FB(n=6 )。采用 PI和标记 FITC的 Annexin 作为探针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 组 4 .39%± 0 .4 1% , 组 10 .98%±1.4 2 % , 组 13.4 7%± 1.4 4 % , 组 7.2 %± 0 .4 6 % , 组 12 .1%± 0 .85 % , 组 3.9%± 0 .6 3% , 组 9.8%± 0 .5 0 % ;
李金清付小兵孙同柱顾绍峰都义日
关键词:创面心组织DMEM体外培养FGF成纤维细胞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鉴定被引量:26
2005年
目的 探索和建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技术方法。方法 通过酶消化法分离人皮肤外分泌汗腺 ,在外分泌汗腺生长的同时 ,成纤维细胞也在生长 ;用质量分数为 0 .2 5 %的胰酶和0 .0 2 %的乙二胺四乙酸 (EDTA)消化分离汗腺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以 Dulbecco改良的 Eagle培养液 (DMEM)为基础培养基 ,添加胎牛血清 (体积分数 10 % )、青霉素 (10 0 k U/ L)和链霉素 (10 0 mg/ L) ,置 37℃、体积分数为 5 % CO2 、95 %空气、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和苏木素伊红染色 ,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 ,并对培养细胞行波形蛋白免疫组化及染色体鉴定。结果 分离的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快速贴壁生长、增殖 ,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 ,染色体分析为 4 6条。结论 该方法所获得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稳定培养 ,为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伤口愈合的机制提供了充足、可靠的靶细胞。
李海红周岗付小兵屈振亮孙同柱顾绍峰
关键词: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免疫组化染色体细胞分离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角膜上皮样细胞的体外研究
目的: 角膜上皮层是覆盖角膜表面的复层上皮组织,对于维持眼表的健康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正常状态下,角膜上皮细胞可以不断的脱落、更新;外界因素引起的角膜上皮损伤也可很快修复。角膜上皮层的自我修复有赖于角膜缘基底层...
顾绍峰
关键词:角膜上皮层角膜缘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比较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差异。方法梯度离心法提取兔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常规贴壁生长,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的方法检测细胞CD44、CD29、CD34的变化。结果培养的细胞呈纤维状、克隆样生长;免疫组化表明CD29、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流式细胞的结果表明90.26%的细胞表达CD29,89.76%的细胞表达CD44,仅有5.15%的细胞表达CD34。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的部分表达与人相同,可用于相关的基础研究。
邢承忠洪晶顾绍峰韩靖颐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角膜上皮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在体外损伤微环境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MSCs和人角膜缘干细胞(LSCs),检测细胞CD34、CD44、细胞角蛋白3(CK3)、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情况。制作人LSCs热损伤模型,加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标记的人MSCs共同培养,2周后检测细胞CK19的表达情况。结果人MSCsCD44表达阳性、CD34表达阴性,流式细胞术显示CD44阳性率为92.59%,CD34阳性率为0.01%;人LSCsCK19表达阳性,CK3表达阴性。共同培养后部分人MSCsCK19表达阳性,并有多核细胞现象。结论在损伤微环境下,人MSCs可以转化为类角膜上皮细胞的细胞,在此过程中存在细胞融合现象。
顾绍峰付小兵洪晶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角膜缘干细胞细胞融合
小切口下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深板层内皮移植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下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深板层内皮移植术(DSEK)的手术方法、疗效、并发症、内皮细胞的评价及组织学检查。方法为实验研究。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兔(8只眼),供体为新西兰大白兔16只眼。A组于角膜缘处行5mm长隧道切口,剥去角膜中央直径10mm的后弹力层,将等大的带有少量基质的后弹力层内皮细胞膜片植入受体眼;B组行单纯角膜后弹力层环形撕除术;C组在角膜后弹力层剥除后行去内皮细胞的带少许角膜基质和后弹力层膜片植入。术后观察1个月,比较3组兔角膜的透明性、植片贴附情况、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8只眼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值为(2728±108)个/mm^2,术后角膜均恢复透明,内皮细胞密度平均为(2195±77)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55,P〈0.001);组织切片证实角膜内皮细胞植片与受体植床愈合良好,层间无瘢痕形成。B组8只眼术后均有严重的角膜水肿,持续1个月未恢复,组织学检查术后28d时仅在后弹力层剥除的交界处有极少数的内皮细胞长入。C组8只眼术后1周内角膜植片均水肿,5只眼植片脱位;术后至观察1个月,角膜中央水肿仍较明显,伴有角膜新生血管长入,组织学检查植片部位未见内皮细胞长入。结论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深板层内皮移植术具有安全、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及无层间瘢痕的优点,是治疗大泡性角膜疾病的优选术式。
洪晶刘广峰夏宁顾绍峰韩靖颐柴立静
关键词:角膜疾病角膜移植角膜水肿内皮角膜手术后并发症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角膜上皮干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外融合培养MSCs和CESCs,探讨MSCs细胞是否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CESCs,及其用于治疗CESCs缺乏等眼表疾病的可行性。为最终使MSCs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方法:1.无...
顾绍峰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角膜上皮干细胞分化细胞融合
文献传递
DSAEK手术植片厚度和大小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远期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自动角膜刀取材内皮移植术(DSAEK)供体中央植片厚度(CGT)和大小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的远期影响。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接受DSAEK手术并严格完成2年或以上随访的患者134例144眼。采用角膜内皮镜测量术前供体ECD;术后1、3、6、12和24个月,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量术后ECD,计算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采用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供体CGT。根据术后3个月供体CGT将患者分为薄植片组45眼、中等厚植片组66眼和厚植片组33眼,分别为供体CGT<100μm、≥100~<150μm和≥150μm。根据角膜环钻切割的供体植片大小将患者分为小植片组31眼和大植片组113眼,分别为供体植片直径≥7~<8 mm和≥8~<9 mm。比较手术后供体CGT变化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析术后24个月ECD与术前供体植片ECD、大小及CGT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3、6、12和24个月供体CGT分别为129.0(90.8,160.8)、115.5(93.0,146.0)、115.5(89.0,151.0)、112.5(94.3,146.8)和114.0(89.0,144.5)μ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7.369,P<0.001),其中术后1个月供体CGT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3、6、12、24个月,薄植片组、中等厚植片组和厚植片组以及大植片组、小植片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24个月时ECD与术前供体植片ECD呈强正相关(r_(s)=0.783,P<0.001),与供体植片大小和CGT均无明显相关性(r_(s)=0.141,P=0.093;r_(s)=-0.044,P=0.600)。结论术前供体植片ECD越大,术后ECD越大;供体植片越薄、直径越大,DSAEK术后远期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越低。
顾绍峰彭荣梅肖格格冯云洪晶
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角膜上皮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在体外损伤微环境下,人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MSCs)和人角膜缘干细胞(hLSCs),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的hMSCs...
顾绍峰洪晶付小兵
关键词: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人角膜缘干细胞细胞融合免疫细胞化学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