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昌宙
- 作品数:127 被引量:1,787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氨氮与镉单一和复合作用对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和轮叶黑藻光合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6年
- 在水-土环境中,单一物质引起的污染很少,绝大多数污染是多种污染物质共存所造成的.利用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研究了氨氮与镉单一和复合作用对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和轮叶黑藻光合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氨氮浓度在4.0 mg.L-1时,对轮叶黑藻有较强的胁迫作用,表现为光合作用的产氧量与呼吸作用的耗氧量均下降,而此浓度对穗花狐尾藻没有表现出胁迫作用;当镉处理浓度为0.2 mg.L-1时,镉对2种沉水植物都表现出明显的胁迫效应,且对轮叶黑藻的胁迫作用更强;当镉与氨氮复合作用时,对轮叶黑藻产生联合毒害作用,但对穗花狐尾藻毒害作用较轻,可能原因是穗花狐尾藻所含的粗纤维比轮叶黑藻少,细胞壁上能结合重金属的位点较少,所以吸附的镉相应减少,毒性较小.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湖泊水生植物修复时,相对于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更适合作为生态恢复的先锋物种.
- 许秋瑾金相灿王兴民陈书琴颜昌宙
- 关键词:氨氮镉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光合作用
- 沉水植物对水-沉积物界面各形态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0
- 2006年
-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沉水植物对水-沉积物界面的上覆水、不同层次的间隙水和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上覆水和间隙水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顺序为有机氮>氨氮>硝态氮;沉积物中可交换态无机氮以氨氮为主,沉水植物的存在并没有改变这一格局.不同处理不同层次的间隙水中,各形态氮含量均为下层>中层>上层,但沉积物中氨氮和硝态氮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水-沉积物界面氨氮和硝态氮含量呈现明显季节性变化.总之,水-沉积物界面氨氮是沉积物向上覆水扩散的主要氮组分,沉水植物降低了氨氮和硝态氮的扩散通量.
- 王圣瑞金相灿崔哲颜昌宙步青云赵海超楚建周周小宁
- 关键词:沉水植物沉积物
- 溴系阻燃剂的毒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2年
- 溴系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BFRs)广泛应用于塑料、电子、建筑、纺织等材料和产品中,在多种环境介质中都可以检测到BFRs的存在。目前市场上的溴系阻燃剂主要有3种: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和六溴环十二烷(hexa bromocyclododecanes,HBCDs)。近年来,进入环境中的BFRs在数量和种类上迅速增加,由此引发的环境效应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有关BFRs的毒理学研究也成为相关领域的焦点内容。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就BFRs在内分泌干扰效应、肝脏毒性、生殖毒性和神经毒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综述。
- 杜苗苗张娴颜昌宙
- 关键词:溴系阻燃剂四溴双酚A多溴联苯醚六溴环十二烷毒理学
- 纳米二氧化钛与磷互作对莱茵衣藻砷累积与生物转化的影响
- 2023年
- 纳米材料因其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较强的反应活性,对砷(As)的环境行为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而这可能对微藻As吸收代谢产生潜在的影响。以模式生物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磷酸盐(PO_(4)^(3−))浓度下,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对莱茵衣藻中As(Ⅴ)累积和生物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初期(第1天)nano-TiO_(2)作为载体显著促进了0.013、0.100和0.500 mmol/L PO_(4)^(3−)处理组藻细胞对As的累积,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nano-TiO_(2)的载体效应呈下降趋势;暴露结束后(第8天),nano-TiO_(2)添加组中,进入藻细胞的As(Ⅴ)除了还原成As(Ⅲ)及甲基化成二甲基砷外,还能进一步转化为一种可能为砷糖的未知化合物,且随着PO_(4)^(3−)浓度的降低,藻细胞内这种砷糖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这可能会抑制As(Ⅲ)的外排;暴露结束后(第8天),培养基中主要检测到的As形态为As(Ⅴ)和As(Ⅲ),1.0和0.5 mmol/L处理组还有少量二甲基砷。nano-TiO_(2)的添加降低了培养基中As(Ⅲ)的浓度,尤其是0.5和1.0 mmol/L PO_(4)^(3−)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材料与PO_(4)^(3−)的互作可显著改变微藻As的累积与代谢过程。
- 张鑫杨帆于子悦颜昌宙
- 关键词:莱茵衣藻砷酸盐磷酸盐纳米二氧化钛砷形态
- 不同形态磷对黑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06年
- 研究了Hoagkand培养液中分别以磷酸二氢钾、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甘油磷酸钠、ATP-Na为磷源时黑藻的生长及生理活性变化.获得了不同形态磷培养黑藻的干重、根系生长以及叶绿素含量、光合、呼吸、磷含量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钾对黑藻的生长及生理活性影响最显著,是黑藻吸收的最佳磷形态;有机磷不利于根系生长,叶绿素a/b较高;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促进根系早发,光合生产力低于磷酸二氢钾,叶绿素a/b高于磷酸二氢钾试验组.ATP-Na试验组黑藻呼吸率最高,甘油磷酸钠试验组黑藻光合生产力最高.各实验组黑藻磷含量均增加,黑藻对各形态磷均能吸收利用.
- 赵海超王圣瑞金相灿颜昌宙刘景辉
- 关键词:磷黑藻生物量生理特性
- 厦门湾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37
- 2009年
- 研究了厦门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r,Cd,Hg和As和16种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Cu,Pb和As平均含量均介于效应浓度区间低值(ERL)和效应浓度区间中值(ERM)之间,而大多数站位Zn,Cr,Cd和Hg平均含量则低于ERL值;(2)沉积物多环芳烃(PAHs)以石油或油料燃烧来源为主,PAHs的总量远低于ERL值(4000μg.kg-1);(3)重金属与低环PAHs相关性显著,易发生交互作用;(4)利用沉积物平均效应区间中值商法(mERM-Q)进行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发现,筼筜湖表层沉积物对海洋底栖生物可能存在较强的生物毒性风险.
- 李庆召李国新罗专溪张娴颜昌宙
- 关键词:重金属多环芳烃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
- 壳聚糖预处理对沉水植物黑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以黑藻为例 ,研究了壳聚糖对沉水植物黑藻生长的影响 .随机选取了经驯化培养后的黑藻顶枝 ,分别植入壳聚糖浓度为 0 %、0 0 5 %、0 1%和 0 2 %的Hogland溶液中 ,进行生长实验 ,结果显示壳聚糖能促进黑藻生长 ,增加株高和湿重 ,同时能促进根的生长 ,并且以 0 1%浓度的壳聚糖培养液效果最好 ,壳聚糖还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并且 0 0 5 %、0 1%浓度的效果较好 .另将经不同浓度壳聚糖预处理后的植株置于黑白瓶中 ,进行了壳聚糖影响黑藻光合能力的实验 ,结果显示经 0 1%浓度的壳聚糖预处理 2 4h后 ,能显著提高总产氧量和净产氧量 .总之 ,用适宜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培养或对沉水植物黑藻进行预处理 ,能促进植株和根的生长发育 ,增加植株的光合能力 ,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提示在进行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 ,可利用适宜浓度的壳聚糖进行育苗 ,适当加快沉水植物育苗周期 。
- 许秋瑾颜昌宙金相灿刘瑾李英杰
- 关键词:壳聚糖预处理沉水植物黑藻生态修复植物生长调节剂
- 九龙江区域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 该研究通过对九龙江区域上、中、下游共16个断面地表水中重金属含量的测试分析,并结合盐度、溶解氧等理化指标,研究该区域重金属污染特征。该研究选取Cr、Mn、Co、Ni、Cu、As和Cd七种重金属元素和pH、DO、Chla、...
- 赵佩红颜昌宙
- 关键词:地表水重金属污染评价指标
- 环境因素对沉水植物的生理影响及其生态恢复研究
- 为探索富营养化进程中水生植被退化与恢复机理,本文以太湖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室内实验和大型围隔试验等方法开展了环境因素对沉水植物生理影响及水生植被恢复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ZSD/ZM是影响贡湖和梅梁湾...
- 颜昌宙
- 关键词:沉水植物环境因素生理影响生态恢复富营养化
- 沸石的改性及其对氨氮吸附特征被引量:31
- 2012年
- 为研究不同改性方法及其组合顺序对天然沸石吸附NH4+效率的影响及其吸附特征,选择盐、高温、酸3种改性方法进行不同组合.结果显示,改性组合顺序对天然沸石的吸附性能影响较明显,最佳改性组合顺序为"盐+酸+高温",其改性后的沸石在初始ρ(NH4+)为15、30和50 mg/L下对NH4+的去除率分别为87%、92%和94%.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 2种方程来拟合"盐+酸+高温"改性后沸石的吸附行为,表明其更符合Langmuir模型,R2为0.998 5,其最大吸附量(qmax)为8.23 mg/g,并且其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2为0.998 1.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BET)分析结果表明,沸石经最优组合改性后表面形态明显变化,比表面积增大.
- 王萌房春生颜昌宙魏群山王灶生
- 关键词:氨氮沸石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