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
- 作品数:5 被引量:1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财务报表更正
- 中国上市公司正在越来越频繁的发布年度报告和年中报告的更正公告,研究股权结构等因素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更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 Logistic 回归方法检验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和公司经营地等变量对上市公...
- 周春生马光
-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LOGISTIC回归
- 文献传递
-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财务报表更正被引量:22
- 2005年
- 中国上市公司正在越来越频繁的发布年度报告和年中报告的更正公告,研究股权结构等因素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更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检验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和公司经营地等变量对上市公司发布更正公告的概率的影响,发现在控制负债比率、上市年限和流动比率的前提下,流通A股比例、是否集体控股、经营地是否位于北部沿海、东部沿海、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能够显著影响上市公司发生重大会计问题的几率。
- 周春生马光
-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LOGISTIC回归
- 关于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宏观经济表现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2
- 2003年
- 本文对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至今20年的分析,探讨在我国CBI与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我国的数据支持已有的结论:1995年人民银行规范之前,存在CBI过低与通货膨胀率过高的现象;而1995年之后,CBI提高对应着较低的通胀率;1984-2001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表现出与CBI之间的明显关系。历史数据显示,我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过度受到政府干预,造成物价和经济激烈波动;但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逐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效力也在增强。
- 马光
-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实证分析CBI通货膨胀
- 法律、公司治理与公司丑闻被引量:91
- 2005年
- 本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丑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检验了被中国证监会、深交所和上交所公开实施处罚的上市公司,发现一些公司治理特征与公司发生丑闻的可能性相关。这些特征包括公司控制人的类型,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董事长持股比例,以及领取报酬的监事比例。没有证据表明其他一些治理特征与公司发生丑闻的可能性有关,包括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的数量,机构投资者持股,以及监事会的规模等。我们还发现,一个公司发生丑闻的可能性与当地的信用和法制发展水平相关。一个地区的信用水平越高,当地公司发生丑闻的可能性越小。另外,一个地区检察院立案的经济案件数越高,当地公司越有可能发生公司丑闻。而一省法院受理的经济诉讼案件的数量和当地公司发生丑闻的可能性之间有非线性的关系。随着一省法院受理的经济诉讼数量的增加,当地公司发生丑闻的可能性升高;但是当法院受理的经济诉讼案件数量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当地公司发生丑闻的可能性下降。
- 张翼马光
-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公司丑闻股权法律效力
- 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更正——治理结构的原因及市场反应
- 中国上市公司正在越来越频繁的发布年度报告和年中报告的更正公告,反应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违规、作假行为。因此本文研究上市公司的年报和中报的更正公告背后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原因和市场反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控制财务...
- 马光
-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股票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