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莹

作品数:13 被引量:82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肝炎
  • 3篇蛋白
  • 2篇乙型肝炎表面...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实时荧光
  • 2篇实时荧光定量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球蛋白
  • 2篇住院
  • 2篇住院患者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 2篇酶链反应

机构

  • 13篇西安市中心医...
  • 2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13篇马莹
  • 7篇肖改娥
  • 6篇张志明
  • 5篇姜小建
  • 4篇姜立茹
  • 4篇李婷
  • 4篇计玉仙
  • 4篇舒放
  • 2篇唐海斌
  • 2篇黎波
  • 2篇王鑫
  • 1篇高鹏华
  • 1篇杨璐
  • 1篇王蓓
  • 1篇李建平
  • 1篇刘琳
  • 1篇颜晖
  • 1篇李雅
  • 1篇赵佳

传媒

  • 4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3
  • 3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2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和乙肝肝硬化(chepatitis B cirrhosis,HB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西安市中心医院治疗的CHB患者80例和HBC患者78例(代偿期55例和失代偿期23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IgA,IgM和IgG水平。结果 CHB组血清IgA和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BC组血清IgA,IgM和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BC组血清IgA和IgG水平显著高于CH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09~6.804,均P<0.05)。肝硬化失代偿期组血清IgA水平显著高于代偿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3,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对于CHB和HBC患者的病情判断、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马莹姜小建赵佳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免疫球蛋白
2009--2011年20799例住院患者梅毒筛查确认结果分析
201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20799例住院患者梅毒筛查、确认试验结果。方法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对住院患者进行梅毒筛查,阳性结果再做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20799例住院患者中115例RPR筛查阳性,94例TPPA阳性,RPP平均检出率为5.53‰,TPPA平均检出率为4.52‰,两者符合率平均为81.74%。结论因为梅毒筛查、确认试验方法较多,且各种试验均存在方法学上差异,为满足临床需要,应考虑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
张志明计玉仙肖改娥黎波马莹李婷唐海斌舒放
血清SAA、CysC、ACR及IL-19在2型糖尿病肾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及白细胞介素-19(interleukin,IL-19)在2型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选取院内接受治疗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DKD将其分为DKD组和糖尿病组,同期选取于院内接受体检的50例相似年龄段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的SAA、CysC、ACR及IL-19的表达水平。结果3组的SAA、CysC、ACR及IL-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DKD组和糖尿病患者的SAA、CysC、ACR及IL-19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DKD组各项血清学指标均高于糖尿病组(P<0.05);DKD组不同肾损伤分期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肾损伤分期的升高,患者的SAA、CysC、ACR及IL-19表达水平也逐渐升高(P<0.05);通过对各血清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指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SAA、CysC、ACR及IL-19单独检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5.48%、76.58%、73.81%和69.62%,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的92.41%(P<0.05)。结论血清SAA、CysC、ACR及IL-19均可以有效实现对2型DKD的早期诊断,与患者的肾损害程度密切相关,且各指标的联合检测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崔娟陈连连马莹李婷成存相肖改娥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糖尿病肾脏病
某院住院患者抗-HIV1/2筛查及确认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某院近3年来住院患者抗-HIV1/2筛查和确认试验结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住院患者进行抗-HIV1/2筛查(包括初筛和复检),阳性反应标本送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免疫印迹确认试验。结果近3年来某院住院患者抗-HIV1/2检出率及确证率虽然维持在0.97‰和0.73‰水平,却有逐年上升趋势,2009、2010、2011年抗-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35‰、0.81‰、0.96‰,筛查与确认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0%、87.5%、60.0%,合计为75.0%。结论检验工作者应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提高警惕,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积极探索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
张志明计玉仙肖改娥黎波马莹李婷唐海斌舒放姜小建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Sysmex UF-4000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性能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价Sysmex UF-4000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性能。方法依据CNAS-CL02-A001:201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相关要求,对Sysmex UF-4000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进行相关的性能验证。结果 UF-4000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仪器状态记录、批内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与临床可报告范围、批间精密度、参考区间验证等符合要求。结论结果符合仪器说明书相关要求,满足临床需求。
张志明肖改娥马莹刘琳姜小建
关键词:性能评价尿液
促凝剂对乙型肝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影响的评估
2013年
目的评估促凝剂对乙型肝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的影响。方法随机采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到西安市中心医院门诊的41例患者每人2管血样,分别为无添加剂普通管和促凝剂管,检测分离血清时间及效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结果对数值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并对促凝剂管标本进行精密度和抗干扰性能评价。结果促凝剂管分离血清平均时间为(4.73±0.86)min,普通管为(14.46±2.27)min,两组数据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促凝剂管乙型肝炎病毒DNA结果对数平均值为(3.86±2.99),普通管组对数平均值为(3.85±2.96),两组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凝剂管具有高精密度和抗干扰性能。结论促凝剂对乙型肝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准确性没有影响,可减少报告周转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姜立茹马莹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促凝剂
低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区序列分析
2013年
目的对低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进行病毒S区基因分析。方法利用套式PCR法(Nested PCR)特异性扩增乙型肝炎病毒DNA的S区,对PCR扩增产物直接进行DNA序列分析,测序结果经Genotyping软件分型并与美国GeneBank中基因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 37例低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标本中,成功扩增并测序32份,其余5份扩增产物因不满足测序要求无法进行S区序列分析,32份成功测序标本经Genotyping分型,B型20例,C型12例,分别与GeneBank中收录的AF100309、AB014381同源性最高;血清学分型18例为adr,10例为adw,3例为ayw,1例为ayr,并发现21例S区核酸序列发生点突变,其中15例突变不会引起编码抗原决定簇氨基酸突变,为无义突变,而其他6例点突变均可引起抗原决定族编码的氨基酸的改变,从而导致表面抗原结构改变。结论对低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患者S区序列研究将为低水平乙型肝炎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以及个体化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计玉仙张志明李建平姜小建肖改娥马莹舒放姜立茹王鑫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不同放散试验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诊断价值对比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与比较不同放散试验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进行ABO溶血病检测的新生儿240例,取所有新生儿的静脉血样本2~3 mL,采用冷冻复融放散试验方法与改良热放散试验方法检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情况,并比较单独诊断和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在240份标本中,冷冻复融放散试验检出新生儿ABO溶血病阳性130例,阳性检出率为54.2%;改良热放散试验检出新生儿ABO溶血病阳性94例,阳性检出率为39.2%;二者联合检出新生儿ABO溶血病阳性100例,阳性检出率为41.67%,联合检出新生儿ABO溶血病阳性率和冷冻复融放散试验检出新生儿ABO溶血病阳性率显著高于改良热放散试验检出新生儿ABO溶血病阳性率(P<0.05)。临床最终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病101例,阳性率为42.08%,患儿ABO血型包括A型56例,B型45例。冷冻复融放散试验诊断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3.8%和95.5%,ROC曲线面积0.775;改良热放散试验检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和95.2%,ROC曲线面积0.853;二者联合诊断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0.0%和97.85%,ROC曲线面积0.872,联合诊断特异性优于改良热放散试验检诊和冷冻复融放散试验诊断,且改良热放散试验检诊敏感性优于冷冻复融放散试验诊断。结论:相对于冷冻复融放散试验,改良热放散试验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诊断敏感性更高,且不影响诊断特异性,两种放散方法联合检测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莲高琳王蓓颜晖马莹
关键词:新生儿ABO溶血病敏感性特异性
化学发光法检测低水平HBsAg性能及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估化学发光法检测低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性能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西安市中心医院2010年5月~2012年6月间门诊及住院的8408例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患者,初筛出少见模式标本438例。再次对初筛标本进行化学发光法检测,化学发光检测过程中采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低水平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估,检出的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标本再进行中和确认试验。结果438例初筛标本经化学发光法分23次不同批次检测出27例低水平HBsAg分布于4种乙型肝炎模式中,其中包含21例原ELISA检测为HB—sAg阴性标本。测定中标准物质阳性符合率和阴性参考品符合率均为100%,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两者符合率为94.7%,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检测HBsAg的最低灵敏度分别为0.1μg/L,0.4μg/L。结论化学发光法产品性能指标符合临床要求。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化学发光法联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有助于低水平HBsAg的检出,对低水平HBsAg的人群的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计玉仙张志明姜小建肖改娥马莹舒放姜立茹王鑫李雅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分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469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分型结果。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血清学分析,检测结果采用χ2检验。结果 469例共检测出阳性结果86例,阳性率为18.3%(86/469),其中Ⅰ型62例,占总阳性72.1%(62/86);Ⅱ型24例,占总阳性27.9%(24/86)。男37例,女49例,按年龄分三组,年龄组间阳性率和分型进行χ2检验,P<0.05。结论免疫印迹方法特别适用于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分型。
马莹姜立茹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儿童免疫印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