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耐香 作品数:67 被引量:233 H指数:8 供职机构: 桂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红树林土壤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 2011年 分离和鉴定具有抗菌活性的红树林土壤放线菌。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研究通过稀释分离法从广西北海红树林的高盐泥样中分离到1株细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链霉菌属Aurantiogriseus AY999773具有99%的同源性,因此,BH0951初步被鉴定为链霉菌属Aurantiogriseus AY999773的变种。说明放线菌BH0951具有抗菌活性,本研究能为本菌株乃至广西北海红树林的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初步数据。 黄大林 袁桂峰 徐雅娟 骆耐香 陈建宏 刘菁 蒋莲秀 陈森洲关键词:放线菌 链霉菌属 抗菌活性 RDNA 系统发育分析 广西红树林放线菌的分离和DNA的提取 被引量:1 2009年 从广西红树林海泥样本中分离放线菌,提取其基因组DNA并进行16S rDNA PCR扩增,对所得放线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红树林土壤中提取的放线菌基因组DNA可成功扩增出16S rDNA。 徐雅娟 陈森洲 骆耐香 孔杰 黄大林关键词:红树林 放线菌 基因组DNA 下颌骨的显微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口腔肿瘤向下颌骨浸润蔓延的传播扩散途径(模式)以及在微创术中保留下颌骨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成人下颌骨以染料浸泡后,在10~20倍的体视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在经染料浸泡的标本上,渗入着色剂的副孔清晰可见。下颌骨内侧面着色副孔的出现率比外侧面的多;在外侧面,下区上部的着色副孔数最多;在内侧面,下区中部的着色副孔数最多。结论:口腔肿瘤向下颌骨的浸润蔓延可能有3种传播扩散途径:(1)口腔肿瘤经下颌骨外侧面的副孔向下颌骨浸润扩散;(2)口腔肿瘤经下颌骨内侧面的副孔向下颌骨浸润扩散;(3)口腔肿瘤一旦侵及骨髓腔,便可在下颌骨内经下颌管迅速传播扩散至其它部位。 秦小云 王伯钧 夏春波 周思 骆耐香关键词:下颌骨 口腔肿瘤 微创外科 翼点入路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索经翼点入路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其穿通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方法:对10具(20侧)红色乳胶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灌注头颈部标本的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其穿通支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结果: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多,右侧A1发育不全多见,A1外径左侧大于右侧。大脑前动脉穿通支多数由A1上壁、内上壁发出并向后、上方行走。A1近端3-5mm区域穿通支少。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中最重要的穿通支Heubner’s回返动脉出现恒定且起始部多位于大脑前动脉的前交通动脉平面之远、近侧2mm范围内,起始部常与大脑前动脉平行伴行,其行程多位于大脑前动脉的上方;前交通动脉上壁有恒定的下视丘动脉发出。结论:A1变异多,这可能与前交通动脉瘤形成有关;经翼点入路在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下壁、外侧壁解剖或在A1近端3~5mm区域临时夹闭A1能减少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穿通支及Heubner’s回返动脉的损伤,可作为动脉瘤手术时临时阻断的部位。 莫万彬 杜贻庆 蒋常文 骆耐香 王文波 周晓坤关键词:翼点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人体解剖学考试方法及试卷结构改革初探 2001年 蒋常文 李佩英 秦小云 骆耐香 周思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考试方法 试卷结构 HIF-1α、VEGF在CIA大鼠模型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制备牛Ⅱ型胶原诱导性大鼠关节炎(collagen Ⅱ-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建立CIA模型,动态观察各项关节炎活动指标,于造模第21、28、35、42天取踝关节行HE染色及HIF-1α、VEGF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两者在CIA中的相关性及与关节炎活动指标、滑膜病理学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CIA大鼠关节滑膜层和滑膜下层均表达HIF-1α、VEGF二者呈明显正相关,r为0.75(P<0.01),第21天阳性表达量最高,随病程进展,表达逐渐下降,与滑膜病理学评分、滑膜增生评分及血管生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0.48、0.50(P<0.05),与炎症浸润评分无明显相关r为0.30(P<0.05)。结论HIF-1α可能通过调控一系列下游靶基因,如VEGF等,促进滑膜增生及血管生成,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生、发展。提示抗HIF-1α的靶向治疗有望成为RA治疗与预防的重要手段。 王雯 陈森洲 王险峰 侯巧燕 骆耐香 李莎莎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 滑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及外周血AFP mRNA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AFP及外周血AFP mRNA联检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微小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40例PLC患者血清AFP和外周血AFPmRNA。结果:PLC患者血清AFP和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分别为72.50%(29/40)和57.50%(23/40),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8.33%和4.17%,P<0.05)。其中血清AFP阳性和阴性的PLC患者分别有21例(72.41%)和2例(18.18%)检出AFP mRNA。结论:外周血AFP mRNA可作为血循环中存在肝癌细胞的一个早期标志物,与血清AFP联检有助于提高PLC的确诊率,更好地预测肿瘤转移和复发。同时为开展PLC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骆耐香 彭德珍 刘菁 陈森洲 袁桂峰 徐雅娟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实时荧光定量PCR 电化学发光法 铅中毒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含量与血清酶活性逆向变化的关系 2007年 目的探讨大鼠铅中毒后,其血清NO含量与几种血清酶活性逆向变化的关系。方法Wistar雌性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mg/kg、30mg/kg和60mg/kg铅组。醋酸铅腹腔注射,隔天1次,7次后处死,测血铅含量、血清中NO含量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的活性,并作肝组织病理检查;另分别向大鼠肝匀浆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NO2,测定血清酶活性。结果染铅剂量增加,血清NO和血铅的含量升高,ALT、AST和γ-GT活性呈现上升趋势,而ALP和LDH活性呈现下降趋势;肝细胞未见明显的损害。体外实验表明,NaNO2对ALT、AST及LDH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而对γ-GT及ALP无抑制作用。结论铅中毒大鼠血清酶活性的逆向变化可能为NO等因素对酶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所导致。 陈森洲 徐雅娟 王险峰 袁桂峰 骆耐香 裴蕾关键词:铅中毒 一氧化氮 血清酶活性 瘦素促进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的机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瘦素是否通过影响Rab-25和C-myc的表达促进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的增殖。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在对数生长期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瘦素处理组,一定时间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以及Rab-25和C-myc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瘦素处理MCF-7细胞,一定范围内可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促进细胞增殖(P<0.05)。瘦素处理组MCF-7细胞Rab-25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b-25 m RNA的表达水平瘦素处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myc m RNA的表达水平瘦素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瘦素通过上调Rab-25和C-myc特别是后者的表达水平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为临床乳腺癌的靶向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刘文慧 张秋瑾 周心怡 张杰 骆耐香关键词:乳腺肿瘤 瘦素 C-MYC 增殖 广西防城港红树林根系土壤放线菌的分离和培养 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解广西防城港海岸红树林根系土壤中放线菌的多样性,从红树林根系土壤中分离出放线菌后采用单菌落挑选与划线培养,利用溶菌酶破壁、蛋白酶K和SDS去除蛋白,提取放线菌总DNA。结果:从防城港海岸红树林根系土壤样品中分离出多株典型放线菌菌株,并成功提取了总DNA。分离纯化获得多株典型放线菌,提取的总DNA结构完整,可为放线菌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骆耐香 陈森洲 徐雅娟 黄大林 孔杰 钟毓娟关键词:土壤 放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