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承海

作品数:43 被引量:487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文化科学
  • 15篇哲学宗教
  • 14篇经济管理
  • 14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6篇民族
  • 12篇民族认同
  • 8篇文化
  • 7篇心理
  • 6篇大学生
  • 6篇刻板印象
  • 5篇社会
  • 5篇自尊
  • 5篇教育
  • 4篇心理健康
  • 4篇偏见
  • 4篇焦虑
  • 4篇国家认同
  • 4篇本质论
  • 3篇幸福感
  • 3篇影响因素
  • 3篇中华文化
  • 3篇少年
  • 3篇少数民族
  • 3篇团结

机构

  • 42篇西北师范大学
  • 6篇陇南师范高等...
  • 1篇兰州商学院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新疆教育学院

作者

  • 43篇高承海
  • 23篇万明钢
  • 10篇党宝宝
  • 5篇侯玲
  • 3篇董彦彦
  • 3篇安洁
  • 3篇杨阳
  • 2篇吕超
  • 2篇撒丽
  • 1篇李霞
  • 1篇王荣霞
  • 1篇梁进龙
  • 1篇刘显翠
  • 1篇周爱保
  • 1篇王丽君

传媒

  • 8篇当代教育与文...
  • 6篇民族教育研究
  • 6篇西南民族大学...
  • 5篇西北师大学报...
  • 4篇心理科学
  • 3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社会心理...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世界民族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甘肃高师学报
  • 1篇社会工作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全球化背景下...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华民族研究30年:核心主题与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0年
借助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5.3R2),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研究者关于中华民族研究发表的2012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本研究呈现了中华民族研究的发文趋势、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图谱、文献共被引图谱。聚类分析结果发现,中华民族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五个方面的主题。这五个主题基本构成了中华民族研究的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华民族研究的内涵与本质(中华民族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路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未来研究中,应注重跨学科的融合研究,构建完善的中华民族理论体系。本研究对中华民族每个主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梳理,以期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一份比较系统、全面的中华民族研究知识图谱,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当前中华民族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将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高承海王荣霞谭欣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复兴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集体主义与亲社会行为:群体认同的作用
2019年
从进化的视角来看,集体主义强调人际互依与社会责任,因而会促进亲社会行为。然而,近来的跨文化研究发现,生活在集体主义社会的个体表现出较低的亲社会倾向,这挑战了经典的理论,也暗示集体主义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背后可能有一些深层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待检验。本研究基于决策游戏任务,探讨了两个不同文化群体的集体主义和亲社会行为以及群体认同的作用。结果发现:一般亲社会行为、集体主义与群体认同上均无显著的群体差异,但是特殊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且群体认同在集体主义与特殊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集体主义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群体一致性和差异性——尽管总体而言中国人表现出一致的集体主义和亲社会倾向,但不同群体的集体主义对亲社会行为有不同的作用路径,集体主义更可能对群体身份相关的特殊亲社会行为起到促进作用,而对指向陌生人的一般亲社会行为作用很有限。
吴胜涛高承海梁肖幸子胡沈璠
关键词:集体主义亲社会行为
民族内隐理论对民族认同和民族刻板印象的影响
民族内隐理论是外行人对民族性质的朴素理解。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民族具有根深蒂固、不可改变的生物本质,其决定了人的属性,很难改变,称之为民族本质论观点;另外一种观点是认为民族仅仅是由于经济、政治因素所进行的一种社会分类,是可以...
高承海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效应
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发展状态与心理适应的关系被引量:8
2017年
采用问卷法,选取285名回族青少年为样本,以被试的民族认同、自尊为自变量,以幸福感为因变量,运用聚类分析将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发展状态区分为四类,即混乱、早闭、延缓和完成状态,检验了民族认同不同发展状态的青少年在自尊和幸福感水平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大多数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处于完成状态和延缓状态,民族认同与自尊和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民族认同不同发展状态的青少年其自尊和幸福感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处于民族认同完成状态的青少年其自尊和幸福感水平最高。民族认同是青少年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尊的重要来源,对青少年的心理适应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承海撒丽
关键词:青少年民族认同心理适应自尊幸福感
民族接触减弱民族本质论:文化认同与文化相似性的中介作用被引量:7
2020年
采用问卷法,以911名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民族接触减弱民族本质论及其机制问题。研究1检验了民族接触与民族本质论、民族交往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少数民族被试的民族接触与民族本质论存在显著负相关,汉族被试存在负相关但不显著;研究2检验了少数民族被试的本民族文化认同和与汉族文化的相似性感知在民族接触和民族本质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文化认同和文化相似性完全中介了民族接触和民族本质论之间的负相关。文章认为民族接触可以通过增加民族之间文化相似性感知、降低内群体的文化认同而减弱民族本质论信念。最后讨论了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贡献,以及存在的局限性。
高承海王荣霞孙中芳
关键词:文化认同
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路径与策略被引量:20
2020年
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而屹立于世界之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途径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交往交流交融"之中,交往是前提和基础,民族之间有交往才会有交流,有交流才会有心理上的交融,心理上的交融才会产生共同体意识。文章从社会心理学理论视角,着重探讨了影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几个重要社会心理因素,并结合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新思想,提出若干促进民族交往交流的社会心理路径与策略,以期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支持。
高承海
关键词:社会心理
从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看我国“多元一体”思想的优势被引量:3
2022年
21世纪以来,西方国家接连爆发种族冲突和恐怖袭击事件,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受到学术界的质疑和批判,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公开宣布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以失败而告终,许多国家转向采取公民整合政策来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相比之下,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工作思想,辩证地处理“多元”和“一体”的关系,既承认和尊重“多元”,但又不将这种“多元”本质化、固定化,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多元一体”民族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中,坚持“多元一体”民族思想,是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三对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研究通过描述多元文化主义由兴盛陷入困境的过程,讨论其中的原因,在比较当中加深对我国“多元一体”民族思想优势的认识。
高承海谭欣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
群际接触次级转移效应(STE)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6年
理解群际接触次级转移效应(secondary transfer effect,STE)产生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构建良好的群际关系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STE的心理机制主要是群际接触能够导致群际移情能力的提高、降低群际焦虑、增加了社会身份复杂性程度和多元文化主义信念,而社会支配倾向、群体相似性和群体地位影响着STE的程度。未来的研究应从多个维度测量群际接触程度与群体态度,结合调查法与实验法等多种方法,在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当中进一步探索STE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系统验证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完善和发展群际接触理论。
党宝宝高承海万明钢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整合路径被引量:3
2023年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面向多学科整合的路径,以心理语言学研究、学校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社会传播机制研究和教育数字化研究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采取全面、系统、立体式的推广普及策略。心理层面,应培育积极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态度,遵循语言文字学习规律;学校层面,要抓住儿童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把国家通用语言作为主要教学语言,建立科学的语言文字学习监测与评价机制;社会传播层面,拓宽国家通用语言的传播路径,建构多元主体深度参与的语言传播体系;数字化层面,应积极推进数字化国家通用语言环境建设,打造数字化语言文字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以数字化赋能民众语言文字素养提升。
党宝宝高承海
关键词: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民族刻板印象:形成途径与影响因素被引量:16
2016年
民族刻板印象是影响民族交往和族群互动的重要心理因素,是衡量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心理指标。民族刻板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社会分类过程,并形成于直接或间接的民族接触中和文艺作品、社会媒体报道、新闻杂志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同时也形成于个体对同伴、父母亲以及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自身在民族交往过程当中的体验,"独立、封闭"的民族教育体系和居住环境加剧其产生。影响民族刻板印象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包括民族认同、民族接触、民族本质论信念、多元文化主义和族群竞争等。最后小结了民族刻板印象的弱化策略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向。
党宝宝高承海万明钢
关键词:民族交往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