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萍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5篇病毒
  • 3篇基因
  • 3篇肝炎病毒
  • 3篇丙型
  • 3篇丙型肝炎
  • 2篇蛋白基因
  • 2篇慢性
  • 2篇结合蛋白基因
  • 2篇干扰素
  • 2篇NS3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因素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 1篇胆酸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性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机构

  • 10篇北京地坛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作者

  • 10篇高萍
  • 5篇成军
  • 5篇刘顺爱
  • 5篇张锦前
  • 4篇段雪飞
  • 4篇王琦
  • 4篇刘楠
  • 4篇李洪杰
  • 4篇张亦瑾
  • 4篇高丽丽
  • 4篇高学松
  • 2篇董金玲
  • 2篇温少芳
  • 1篇冯志强
  • 1篇李卓
  • 1篇郭嘉祯
  • 1篇张海栋
  • 1篇赵崇山
  • 1篇杨玉英
  • 1篇孙荣华

传媒

  • 3篇中国肝脏病杂...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感染、炎症、...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3
  • 3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胰腺细胞cDNA文库中丙型肝炎病毒NS4B结合蛋白基因的筛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从人胰腺细胞cDNA文库中,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HCV NS4B包膜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人胰腺细胞cDNA文库先进行扩增,随后纯化及鉴定,然后将鉴定好的人胰腺细胞cDNA文库质粒转化入酵母菌株Y187。构建pGBKT7-NS4B作为诱饵质粒,随之转化酵母菌株AH109,用色氨酸缺陷型培养基(SD/-Trp)筛选阳性菌落。配合两种重组酵母菌株AH109与Y187,用四缺培养基及X-α-gal筛选蓝色酵母菌落,提取相应质粒,电转化感受态菌DH5α后再提取质粒,测序仪测序,结果使用PUBMED进行序列比对。结果成功构建pGBKT7-HCV NS4B重组质粒,并从人胰腺cDNA文库中筛选出7种与HCV NS4B蛋白相结合的蛋白基因,包括CDK5RAP3、辅脂肪酶、胰石蛋白、凝乳蛋白、弹性蛋白酶2A、糜蛋白酶和胆盐刺激酯酶。结论 HCV NS4B蛋白可能通过与所筛选出前述蛋白中参与代谢过程的相关蛋白结合,影响糖、脂类代谢过程。
温少芳张锦前孙荣华李卓高萍王琦刘顺爱成军
关键词:肝炎病毒属基因文库载体蛋白质类双杂交系统技术NS4B
无创性指标预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筛选无创性预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11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胃镜结果将患者分为无食管静脉曲张组和食管静脉曲张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超声检查结果和生物化学指标,筛选无创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另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的丙型肝炎肝硬化初治患者,随访1年,验证该模型的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无食管静脉曲张组和食管静脉曲张组患者的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和脾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脾长、血小板及凝血酶原时间可有效预测食管静脉曲张。Logistic回归模型为Y=-1.053+1.644×凝血酶原时间(s)+2.030×脾长(cm)-1.573×血小板(×109/L)。该模型对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灵敏度为83.55%,特异度为87.04%,阴性预测值为87.5%,阳性预测值为87.5%。结论血小板、脾长和凝血酶原时间可预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存在。
高丽丽张亦瑾高学松李洪杰刘楠高萍段雪飞
关键词: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无创性
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2021年
目的:通过对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的分析,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抗病毒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性别、年龄、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状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HBV DNA载量、FIB-4(Fibrosis 4 Score,FIB-4)指数、肝脏弹性测定值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结果:259例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G)≥2共79例(30.50%),纤维化分期(S)≥2共67例(25.87%),G≥2或S≥2共99例(38.22%)。不同性别、年龄、HBeAg状态、ALT水平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纤维化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19 U/L组与AST≤19 U/L组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P<0.01),FIB-4指数、肝弹性硬度值与肝脏纤维化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ST>19 U/L对于判断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慢性HBV感染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李洪杰高学松刘楠张亦瑾高丽丽高萍段雪飞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病理学
HCVcore/NS3/NS5A对内源性IFN-β表达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core、NS3、NS5A对内源性IFN-β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HCVcore、NS3、NS5A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ore/NS3/NS5A转染至HepG2细胞,验证蛋白表达之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及ELISA方法观察3种蛋白对IFN-β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构建IFN-β全长启动子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借助双萤虫素酶活性检测,探讨HCVcore、NS3、NS5A对IFN-β转录水平的调控机制。结果 pcDNA3.1/myc-His-core/NS3/NS5A在HepG2细胞中成功表达,与转染pcDNA3.1/myc-His空载体相比,pcDNA3.1/myc-His-NS3/NS5A过表达时,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能抑制HepG2细胞内IFN-β的表达,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萤虫素酶活性检测显示,转染IFN-β全长启动子报告基因表达质粒后,与对照组相比,双萤虫素酶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NA3.1/myc-His-core过表达时对IFN-β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HCVNS3/NS5A在mRNA及蛋白水平能抑制IFN-β表达,并通过其转录水平影响IFN-β表达,core对IFN-β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其具体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董金玲高萍刘顺爱王琦张锦前成军
关键词:核心蛋白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干扰素Β
丙型肝炎病毒NS4A蛋白在胰腺细胞cDNA文库中的结合蛋白基因的筛选
2011年
目的:从人胰腺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出与丙型肝炎病毒(HCV)NS4A蛋白存在相关作用并且参与糖、脂类代谢过程的结合蛋白,为研究HCV影响糖、脂类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构建pGBKT7-NS4A作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菌株AH109,用SD/-Trp筛选阳性菌落。配合两种重组酵母菌株AH109与Y187(人胰腺细胞cDNA文库质粒转化),用四缺培养基及X-α-gal筛选蓝色酵母菌落,提取相应质粒,电转化感受态菌DH5α后再提取质粒,测序仪测序,结果使用PUMED进行序列比对。结果:用pGBKT7-HCVNS4A重组质粒作为诱饵,成功从人胰腺cDNA文库中筛选出5种与HCV NS4A蛋白相结合的蛋白基因,包括CDK5R1、弹性蛋白酶3A、胰脂肪酶、KRAS和胆盐刺激酯酶。结论:HCV NS4A蛋白与胰腺文库中的上述5种代谢相关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糖代谢过程。
郭嘉祯冯志强李贲高萍杨玉英刘顺爱成军张锦前
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女性患者肝组织lncRNA、mRNA差异表达分析
2023年
目的筛选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应答不佳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女性患者肝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ibonucleic acid,lncRNA)、mRNA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其在PBC应答不佳中的作用及潜在功能。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6例女性PBC患者的肝组织穿刺标本,其中3例对UDCA应答好(对照组),另外3例对UDCA应答不佳(试验组)。通过RNA提取、纯化、扩增及芯片实验,以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1.5倍,P<0.05作为筛选条件,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6例PBC患者肝组织中lncRNA、mRNA的表达水平,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对差异表达的LncRNA、mRNA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信号转导通路富集分析(kyoto encylopa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寻找与PBC应答不佳相关的lncRNA。结果共检测到差异表达的mRNA 599个(312个上调,287个下调)、lncRNA 1167个(685个上调,482个下调)。GO与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mRNA与甘油三酯、长链脂肪酸代谢、胆固醇排出、糖原异生及正向调节血管生成等相关。而这些mRNA与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信号通路、脂肪酸降解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等相关。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与磷代谢、磷酸盐代谢、能量代谢、细胞活化、免疫效应调节、抗原加工和提呈相关。这些靶基因与病毒感染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通路、线粒体自噬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关通路、Wnt信号通路相关。结论本研究是PBC应答不佳相关lncRNA谱的补充,研究发现了一定数量差异表达的lncRNA,并预测其功能靶向基因及涉及信号通路,有望为PBC应答不佳研究提�
高丽丽张亦瑾高学松李洪杰刘楠高萍段雪飞
关键词:应答不佳
四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毒株核酸复阳患者的临床特征
2022年
目的分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德尔塔毒株核酸复阳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4例感染SARS-CoV-2德尔塔毒株核酸复阳而再次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复阳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11~63岁,平均(36.75±21.55)岁。首次住院: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复阳标本均为鼻咽拭子。SARS-CoV-2核酸复阳患者临床症状轻微,仅1例合并一过性胸闷,无明显发热、咳嗽、咽痛、味嗅觉改变等临床症状。复阳患者再次入院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和炎性指标等)大致正常。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患者复阳时胸部CT较复阳前无变化,有肺部感染表现的普通型患者胸部CT较复阳前有所吸收、改善。患者复阳后再次住院时间短于首次住院时间[(11.5±4.95)d vs.(29.75±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9、P<0.001)。结论感染SARS-CoV-2德尔塔毒株核酸复阳者病情持续改善,复阳作为一种核酸检测现象,并无显著临床意义,复阳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
高萍张素娟寇程张艳兰吴雅丽梁再燕王凌航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特征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与其病毒及代谢因素的相关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并发脂肪肝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及其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次就诊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93例CHC患者,根据患者是否伴有脂肪性肝病(FLD)将患者分为两组:FLD组(45例)和非FLD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HCV基因型、病毒载量等病毒学相关指标;肝脏酶学指标(ALT、AST);血糖[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TG、TC)以及网膜素水平等。结果 FLD组与非FLD组患者的BMI存在统计学差异。FLD组患者的TG水平明显高于非FLD组(P<0.05),而FLD组患者的ALT、AST、FINS、HOMA-IR以及血清网膜素水平明显低于非FLD组(P<0.05)。两组间病原学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网膜素水平与WHR、BMI、FINS、HOMA-IR、TG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HOMA-IR是血清网膜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R2=0.889,P<0.01)。结论 CHC患者伴发FLD与血清网膜素水平下降密切相关,而血清网膜素水平与病毒本身无明确相关性。
凌伟温少芳高萍张海栋赵崇山王琦刘顺爱张锦前成军
关键词:脂肪肝
HCV NS3对IFN-λⅠ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2013年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NS3对干扰素-λⅠ(IFN-λⅠ/IL-29)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HCV NS3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NS3转染至HepG2细胞,验证HCV NS3蛋白表达之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和ELISA法观察HCV NS3对IFN-λⅠ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构建IFN-λⅠ全长启动子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和3’-非翻译区(3’-UTR)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借助双萤光素酶活性检测,探索HCV NS3对IFN-λⅠ转录水平的调控机制。结果 pcDNA3.1/myc-His-NS3在HepG2细胞中成功表达,与转染pcDNA3.1/myc-His空载体相比,pcDNA 3.1/myc-His-NS3过表达时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能抑制HepG2细胞内IFN-λⅠ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萤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IFN-λⅠ全长启动子和3’-非翻译区报告基因表达质粒后,双萤光素酶活性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V NS3在mRNA及蛋白水平能抑制IFN-λⅠ的表达,但其转录水平不受影响,具体调控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高萍董金玲刘顺爱王琦张锦前成军
8例血色病患者临床与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血色病(HC)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2012年~2022年我院诊治的8例HC患者,对其临床特征、铁生化指标、腹部影像学、肝组织病理学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原发性血色病(HHC)3例,继发性血色病(SHC)5例;乏力、肝脾肿大和皮肤色素沉着为其常见的临床表现;5例进展至肝硬化,2例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多发性关节炎;5例血清铁(ST)水平升高,8例均有不同程度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升高;8例肝组织均显示铁过多沉积,腹部影像学均提示肝脏铁沉积表现;3例基因检测提示基因突变,支持HHC诊断;放血或驱铁治疗,1例病情好转,1例失访,1例死亡,5例SHC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结论了解HC的临床特征,对原因不明的肝损害患者及时行肝组织和基因检测,可帮助诊断。
高萍高学松张亦瑾孙磊刘楠李洪杰刘亚平高丽丽段雪飞
关键词:血色病影像学基因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