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超

作品数:83 被引量:1,411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7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5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土壤
  • 22篇污染
  • 15篇点源
  • 15篇非点源
  • 14篇点源污染
  • 14篇非点源污染
  • 12篇湖流
  • 11篇太湖
  • 10篇土壤磷
  • 9篇农田
  • 9篇
  • 8篇太湖流域
  • 8篇流域
  • 7篇土壤磷素
  • 7篇农业非点源
  • 7篇稀土
  • 7篇磷素
  • 6篇养分
  • 6篇土地利用
  • 6篇径流

机构

  • 74篇南京大学
  • 3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江西理工大学
  • 7篇安徽省地质调...
  • 4篇河海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日本国际农林...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作者

  • 81篇高超
  • 17篇张桃林
  • 9篇朱继业
  • 8篇陈飞
  • 8篇王登峰
  • 8篇窦贻俭
  • 7篇周慧平
  • 7篇吴蔚东
  • 6篇陈明
  • 6篇尹爱经
  • 6篇张欢
  • 4篇王腊春
  • 4篇陈富荣
  • 4篇孙波
  • 4篇高翔
  • 4篇姚琪
  • 4篇朱建国
  • 4篇申霞
  • 4篇吴鹏豹
  • 4篇王鹏

传媒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环境科学
  • 3篇四川环境
  • 3篇农村生态环境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地理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湖泊科学
  • 2篇土壤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2篇环境化学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0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湖流域磷排放对区域城市化过程的响应——以宜兴市为例被引量:9
2007年
在系统分析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以宜兴市为典型区,模拟城市化过程对磷发生量的影响,建立二者间的定量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不论是在何种城市化发展速度下,磷的发生总量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目前规划的污水处理水平只能小幅度削减流域内磷的排放量,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太湖水质持续恶化的趋势。在推进太湖流域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更大幅度地削减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
戴科伟高超朱继业钱谊
关键词:太湖流域城市化系统动力学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研制与应用
该文首先论证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过程中获得的大量数据应该而且能够为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划服务,应尽快建立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系统,采集、管理、分析和评价这些环境属性数据,从中提取更多的信息,提...
高超
关键词: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模型
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2005年
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着人地关系紧张、环境质量恶化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是缓解这些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江阴市为例,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强调了区内发展生态农业的迫切性和优势条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指出该市应以为中心城市服务的都市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借鉴发达国家生态农业建设的先进经验,将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和推广适合本地特点的精准设施农业技术,达到节约水、肥资源,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陆海高超李升峰
关键词:生态农业都市农业
太湖地区农田土壤磷素状况及其环境行为研究
磷是大多数淡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素,而来自农田的磷在进入水体的总磷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研究区域农田土壤磷素状况及其环境行为可以为采取有产的控制对策提供依据.该文通过选择宜兴市作为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在揭示区内农田土...
高超
关键词:农田土壤太湖流域土壤磷素
文献传递
太湖地区农田土壤磷素动态及流失风险分析被引量:72
2000年
自 8 0年代初以来 ,太湖流域农田土壤 ( 0~ 15cm)磷素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全磷平均提高了 0 .1g/ kg左右 ,速效磷含量大多增加了 4~ 5mg/ kg;种植经济作物的土壤由于磷盈余量大 ,磷素水平提高幅度更大 ;缺磷土壤的面积已经大大减少。与此同时 ,土壤磷素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土壤磷向水体流失的风险。不同类型土壤的固磷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别 ,而区内某些固磷能力较低的土壤常常被用来种植经济作物 ,过量的磷素投入增加了土壤磷向水体流失的风险和流失量。
高超张桃林
关键词:太湖流域土壤磷素状况水环境质量
农田土壤中的磷向水体释放的风险评价被引量:143
2001年
通过对比土壤的固磷能力和磷素水平可以评估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磷向水体释放的风险 .研究表明 ,磷吸持指数 (SI)可以作为土壤最大吸磷量的替代指标来表征土壤的固磷能力 .在太湖地区 ,影响水土界面磷素迁移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效磷水平和土壤固磷能力 .SI值 30左右为一临界值 ,SI大于此值的土壤对于施磷具有较大的缓冲能力 ,而SI低于此值的土壤对施磷非常敏感 。
高超张桃林吴蔚东
关键词: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水体
秦淮河干流沉积物磷形态沿程分布特征被引量:10
2015年
应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分析了秦淮河干流1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磷形态沿程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秦淮河干流由上游至南京市区段,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河流沉积物总磷和各种形态磷沿程增加的趋势十分明显.Ca-P和Fe-P平均含量分别占TP的26.8%和25.7%,是主要的磷形态.易吸附态磷(L-P)在TP中的比例最低,但在城区由于TP的高度富集,其含量均超过15 mg·kg-1.沉积物中的总磷含量在城区河段显著增加,但只有很少部分转化为稳定形态的磷,人口密集区生活污水等各种来源排放的磷仍然深刻影响着城市河流的水环境质量.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秦淮河中下游沉积物样品中钙富集的趋势明显,与之相对应的是沉积物Ca-P含量均超过200 mg·kg-1,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成因上的联系.钙的富集提高了沉积物的固磷能力,将上覆水体中的磷转化为钙结合态磷.城区河流沉积物中钙含量的升高,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磷的迁移转化有重要影响.
尹爱经吴鹏豹周慧平高超
关键词:沉积物磷形态
常量元素含量作为滩涂沉积物粒径参数替代指标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筛分-比重计法测定滩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组成,同时利用X射线荧光分析测定其中Si、Al、Fe、Mg和K等常量元素的含量,通过建立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以滩涂沉积物常量元素组成作为粒径替代指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砂粒、粉粒、粘粒含量及粒径中值与常量元素含量之间有着十分显著的相关性,其中粘粒、粉粒含量及粒径中值与Al、Fe、Mg、K呈正相关,与Si含量呈负相关。砂粒含量则相反,与Al、Fe、Mg、K呈负相关,与Si含量呈正相关。利用常量元素含量预测滩涂沉积物粒径分布的关系建立的模型可行且结果可靠,对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高翔张燕高超
关键词:粒径分布
离子型稀土矿山堆浸场地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堆浸工艺开采离子型稀土会破坏矿山地表的植物和污染土壤。露天开采使得土体完全裸露在外,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滑坡等地质灾害,土质类型也逐渐向砂类土转变。以定南县离子型稀土矿山大塘尾堆浸场地为研究区域,研究了该堆浸场地废弃矿渣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分别进行了土体的含水率,密度、液塑限和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为进一步阐明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土体抗剪强度及其指标的变化规律,设置土体含水率分别为9%、12%、15%、18%、21%五种不同梯度条件,制备重塑扰动土样并进行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高,土样的黏聚力整体呈下降趋势,内摩擦角变化不大,而土样的抗剪强度逐渐降低。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场地的生态修复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陈飞施康高超王观石罗特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堆浸土体抗剪强度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县域尺度农田氮素平衡状况的演变——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被引量:6
2011年
以苏南宜兴市为例,通过收支计算,揭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县域尺度农田土壤氮素平衡的演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1985年以来,由于化肥施用量的大幅度下降和有机肥使用的减少,宜兴市农田氮素输入总量减少,氮素盈余由1985年的131.7kg/hm2减少至2008年的5.0kg/hm2,收支逐渐趋于平衡.这一变化有利于减少农田生态系统氮素的积累,从而降低非点源污染的危害.然而,人畜排泄物利用的减少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田氮素的盈余,但增加了向水体的直接排放,从全局考虑不利于区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宁彤高超许有鹏
关键词:养分平衡氮肥损失环境效应城市化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