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玲
- 作品数:38 被引量:207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 模糊评价法在清洁生产审核预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7年
- 预评估阶段中审核重点的确定是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有效实施的前提,本文以某化工企业为例,将模糊评价法应用于审核重点的确定,并与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进行比较,为审核重点的确定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方法。
- 黄克玲韩芳于宝生
- 关键词:清洁生产审核预评估
- 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空气中TVOC的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09年
- 研究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总有机挥发物(TVOC)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样体积的准确性对测定结果的真实性有很大影响;采样现场在封闭前由于至少通风24 h;在气相色谱仪、热解吸仪最佳条件参数下可得到理想的色谱图;解吸时间过长,会导致组分解吸率下降;采用极性毛细管色谱柱(PEG-20M型)可将对、间二甲苯组分峰完全分开;Tenax-TA采样管中的吸附剂粒度和吸附剂装管时的密实程度对组分在采样管上的吸附和解吸有影响;各组分的解吸率不同使得苯乙烯和苯的解吸率偏低;组分解吸率越低,结果偏差越大。
- 黄克玲陈倩杜桂荣
- 关键词:TVOC影响因素
- 无机类吸附剂处理含氟废水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吸附剂,简述了脱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几种广泛应用的吸附脱氟方法,各方法的反应条件及处理效果。
- 陈艳艳周文斌黄克玲韩芳
- 关键词:吸附剂含氟废水脱氟
- 三种混凝剂对废水CODcr去除率的对比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针对某化工废水高CODcr水质特点选定3种混凝剂:PAC、Al2(SO4)3与PFS。首先分别确定两种药剂的最佳用量,然后找出各自最适宜的pH值,通过实验结果对比,选定了PAC,该混凝剂处理废水后CODcr为349 7mg/L,去除率达到66 7%。
- 黄克玲王久龙孙占学张晓敏
- 关键词:CODCR废水处理
- ZW130混凝剂处理造纸废水被引量:6
- 2002年
- 本文针对废纸造纸厂产生的废水 ,试用了不同混凝药剂的处理效果 ,并合成了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专用混凝剂 ZW1 3 0 ,该混凝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配合使用 ,能达到比目前市场上常见的 Al2 (SO4 ) 3、聚合氯化铝 (PAC)、聚合硫酸铁 (PFS)等混凝剂的处理效果好 ,药剂费用低。本文试验了该混凝剂的使用条件 。
- 吴红权黄克玲刘维屏
- 关键词:造纸废水废水处理
- 一种海洋水体虚拟现实的建模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水体虚拟现实的建模方法。利用RS(遥感)数据通过方便、高效的数据处理过程和科学存储方式,并以OpenGL技术构建模型的主体,采用海表试验区轮廓线构建三维海洋水体的立体建模方法,由纹理映射表现海面波浪,...
- 刘南刘仁义张丰李昭黄克玲杜震洪
- 文献传递
- 海洋环境空面体多域可视化表达及高效处理技术
- 张丰杜震洪刘仁义李荣亚李睿欧阳安蛟张霄宇黄克玲方磊曹敏杰钱宸林贤辉冯天
- 以理论和技术创新为导向,瞄准国际前沿和海洋未来发展方向,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落实实际应用。具体地,对中国海岸海洋环境所获得的遥感精准探测超级海量数据进行安全存储和高效处理,提供多源遥感资料处理、海洋水质参数同化预报、海洋水...
- 关键词:
- 电镀工业园区的清洁生产途径
- 详细阐述了电镀工业园区的清洁生产途径,着重指出加强园区及园区内两个层面上的清洁生产管理十分重要.实现电镀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使电镀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
- 黄克玲杨婧陈倩
- 关键词:电镀行业工业园区清洁生产生产管理
- 文献传递
- 混凝法处理印染-生活混合型城市污水被引量:3
- 2002年
- 综合评价新开发的药剂Y280用于处理以印染废水为主的混合型城市污水。在Y280加药量为520mg/L时,处理后的水所有指标都能达到排放标准。与常规混凝剂的水处理性能比较及经济评价表明,达标时虽然Y280的用量分别是硫酸铝(AS),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的1.15,1.21和1.58倍,但达标处理每吨废水的药剂成本却只有AS,PAC,PFS的66%~77%,27%~32%和29%~36%。
- 黄克玲刘维屏王灶生王宏宇张卫飞胡晓捷
- 关键词:混凝法城市污水处理混凝剂经济评价
- 海洋-大气二氧化碳通量三维时空可视化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海洋能够吸收和存储大气中的CO2,监测海-气CO2通量对预测大气CO2含量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海-气CO2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特点,进行了科学的时空数据组织,给出了一种高效的三维可视化方法来表现海洋CO2源与汇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地理过程,为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提供了手段.
- 李昭黄克玲刘仁义刘南张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