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国明

作品数:57 被引量:227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分子检测
  • 10篇腥黑粉菌
  • 10篇黑粉菌
  • 8篇线虫
  • 6篇孢子
  • 5篇进境
  • 5篇PCR
  • 4篇羊茅
  • 4篇套式
  • 4篇套式PCR
  • 4篇种子
  • 4篇系统发育
  • 4篇萌发
  • 4篇斑驳病
  • 4篇斑驳病毒
  • 3篇冬孢子
  • 3篇形态学
  • 3篇疫霉
  • 3篇小麦
  • 3篇截获

机构

  • 56篇天津出入境检...
  • 8篇南开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 3篇中国检验检疫...
  • 3篇重庆市食品药...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宁波出入境检...
  • 2篇云南出入境检...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深圳出入境检...
  • 1篇广东出入境检...
  • 1篇新疆出入境检...
  • 1篇天津滨海职业...

作者

  • 56篇黄国明
  • 33篇廖芳
  • 25篇罗加凤
  • 21篇刘跃庭
  • 17篇刘鹏
  • 13篇崔铁军
  • 12篇王金成
  • 10篇郭京泽
  • 9篇刘勇
  • 9篇牛春敬
  • 7篇张裕君
  • 6篇杨秀丽
  • 5篇魏亚东
  • 4篇孙建华
  • 3篇胡佳续
  • 3篇葛宝坤
  • 3篇尹旭芳
  • 2篇谢辉
  • 2篇罗家凤
  • 2篇冯洁

传媒

  • 18篇植物检疫
  • 6篇菌物学报
  • 3篇中国植保导刊
  • 3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检验检疫科学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遗传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草业科学
  • 1篇检验检疫学刊
  • 1篇第一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雀麦上雀麦腥黑粉菌Tilletia bromi的分子检测被引量:3
2009年
雀麦是重要的牧草,近年来进口量激增。寄生于雀麦上的腥黑粉菌共有4种,即小麦矮腥黑穗菌Tilletia controversa(TCK)、雀麦腥黑粉菌T.bromi、T.bolayi和小麦网腥黑穗菌T.caries(TCT),根据冬孢子形态难以直接区分这些种类。本文在形态、自发荧光和萌发生理三方面的比较研究基础上,依据beta-微管蛋白tub2基因序列设计一套引物,转化为特异SCAR分子标记,建立了雀麦上T.bromi的菌丝基因组DNA的特异PCR检测方法和冬孢子的套式特异PCR检测方法,为病害提供了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
廖芳赵磊罗加凤黄国明刘跃庭李明刚
关键词:SCAR分子标记套式PCR分子检测
基于rbcL基因序列的欧洲菟丝子分子检测被引量:6
2009年
菟丝子属(Cuscuta L.)被列为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进出境口岸使用常规形态学鉴定方法对菟丝子属的检测很难鉴定到种。本文通过扩增寄生于大豆上的6种菟丝子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基因(rbcL)序列,通过Clustal X比对分析该6种菟丝子基因序列的差异,设计了针对欧洲菟丝子的特异引物,实现了对欧洲菟丝子(Cuscuta europaea)快速、准确的PCR分子检测,灵敏度达到单粒种子,满足各口岸对欧洲菟丝子的检测需求。
张裕君刘跃庭廖芳刘勇罗加凤崔铁军黄国明
关键词:RBCL基因
单条线虫DNA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为探寻一种高效、稳定、廉价的单条线虫DNA提取方法,以6种植物寄生线虫作为试验材料,比较了4种方法,即直接裂解法、冻融裂解法、切割裂解法、切割冻融裂解法对单条线虫D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对线虫进行管内切割的切割冻融裂解法与切割裂解法高效、稳定,冻融裂解法效果较差,直接裂解法效果最差。对线虫进行管内切割的切割冻融裂解法和切割裂解法可高效、稳定地获得高质量的单条线虫总DNA,满足下一步的PCR扩增需求。
容万韬王金成刘鹏林宇郭京泽黄国明孙建华
关键词:裂解冻融DNA提取
基于核糖体ITS区和28S rRNA D2~D3区的短体线虫系统发育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短体线虫又称根腐线虫,是世界分布最为广泛和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植物内寄生线虫之一。本研究根据214条核糖体ITS序列,218条核糖体28S大亚基D2~D3序列,应用MEGA4.0软件,通过邻接法(NJ)构建了短体线虫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2个系统树在整体上大致相似,仅在小的分支上存在差异。基于ITS序列的系统树将25种短体线虫至少分为8组,相应的基于D2~D3序列的系统树将23种短体线虫至少分为7组。其中,有3个大组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比较清晰。根据本研究的系统发育分析仍然无法从总体上确定短体线虫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王金成魏亚东顾建锋张瑞丰黄国明王暄李红梅孙建华
关键词:MEGADNA
同步分子检测两种腥黑粉菌近似种Tilletia bromi和T.fusca被引量:2
2013年
早熟禾是优良的牧草和草坪草,近年来,从进境早熟禾上多次截获一种腥黑粉菌,但一直被鉴定为禾草腥黑粉菌Tilletia fusca。通过比较研究,作者已将该菌种名改为雀麦腥黑粉菌T.bromi。依据T.bromi和T.fusca的序列差异位点设计了6对引物,成功建立了适合菌丝检测的T.bromi和T.fusca的双重PCR方法和适合冬孢子检测的套式双重PCR方法,检测灵敏度达到10pg/μL,为早熟禾腥黑粉菌鉴定提供了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
廖芳罗加凤刘跃庭刘鹏黄国明
关键词:早熟禾套式PCR
Neotyphodium coenophialum和N.lolii的PCR检测
2006年
以N·coenophialum和N·lolii及其近似种N·huerfanum、N·chisosum、N·aotearoae、N·sp·共6个种18个菌株及苇状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8个品种的供试种子,通过对Tub-2基因引物IS1~IS3和NC25基因引物F1~R1进行扩增,设计了种子中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套式扩增的通用引物Tub-2-F^Tub-2-R,设计了N·coenophialum和N·lolii的特异引物F3~R3,建立了N·coenophialum和N·lolii的菌丝常规PCR和单粒种子套式PCR检测方法,使N·coenophialum和N·lolii的检测达到了单粒种子的水平,缩短了检测时间。建立的N·coenophialum和N·lolii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结果可靠,检测速度快。
刘跃庭廖芳崔铁军黄国明罗加凤
关键词:PCR单粒种子
荷兰百合种球中穿刺短体线虫尾型变异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天津口岸检疫人员在进境荷兰百合种球中多次截获穿刺短体线虫,同时发现穿刺短体线虫种群中存在尾型变异的个体与穿刺短体线虫的典型尾型截然不同。为弄清这些尾型变异个体的分类地位,本研究在形态观察的基础上,经18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来自荷兰的HL种群中的7种变异尾型个体在分子上与穿刺短体线虫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说明这些具变异尾型的短体线虫归属于穿刺短体线虫(P.penetrans)。
魏亚东容万韬张瑞峰王金成顾建锋黄国明郭京泽孙建华
关键词:RRNAPCR扩增系统发育分析
基于Adh1基因分析高粱属的系统进化关系被引量:5
2009年
高梁属中有重要的粮食作物和优良牧草,也有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杂草。文章旨在进一步从分子水平阐明高梁属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为有效利用种质资源进行分子育种改良作物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并明确检疫性杂草的分类地位。根据二色高粱(Sorghum bicolor)的Adh1全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F050456)设计引物,扩增并测定黑高粱(S.almum)、假高粱(S.halepense)、丝克高粱(S.silk)和苏丹草(S.sudanense)共计8个植物材料约2 000 bp的Adh1基因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中其他24个Sorghum属的同源序列,以Cleistachne sorghoides的对应序列为外群,进行了高梁属的亲缘关系分析,用MP、ML和NJ法分别构建了分子进化树,得到了基本相同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1)高梁属可明显分为三大支,一支是蒴柄高梁(Chaetosorghum)和异高梁(Heterosorghum)二个亚属,一支是优高梁亚属(Eusorghum),这两个分支包含2n=20、40,染色体较小的种类,另一分支包括拟高梁(Parasorghum)和有柄高梁(Stiposorghum)两个亚属,包含2n=10的种类和它们的多倍体近缘种,染色体相对较大;(2)S.almum的Adh1基因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化;(3)Parasorghum亚属的S.pur-pureosericeum和多色高粱(S.versicolor)、光高粱(S.nitidum)和S.leiocladum聚在一起,而该亚属中的S.mata-rankense、S.grande、S.timorense却与亚属Stiposorghum的种聚在一起,表现出更近的亲缘关系;(4)S.mac-rospermum和S.laxiflorum之间具有比其他高梁属种更近的亲缘关系。
廖芳刘勇杨秀丽黄国明牛春敬
关键词:分子进化树亲缘关系
粒线虫幼虫PCR-RFLP检测研究
2006年
为建立一套粒属线虫(Anguina)的分子生物学检测体系,以实现对其的快速准确的鉴定,本实验对粒属线虫单条线虫总DNA进行PCR扩增,获得其rDNA-ITS序列,测序后与基因库中的DNA序列比较,并根据rDNA- ITS序列比较结果鉴定线虫的种类,最后通过酶切技术获得线虫的PCR-RFLP图谱并以此作为线虫鉴定的分子标签。
王金成赵志凤黄国明杨秀丽
关键词:PCR-RFLPITS序列
拟茎点霉属真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拟茎点霉属真菌是植物上重要的病原菌和内生菌,该属真菌已描述900多种,可引起多种病害,呈世界性分布。本文综述了拟茎点霉属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拟茎点霉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胡佳续赵璟源牛春敬张莹罗加凤任学毅黄国明廖芳
关键词:病原真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