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斌
- 作品数:15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腔前庭入路行腔镜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甲状腺肿块是甲状腺疾病患者中最常见的表现,临床上将其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肿瘤性以良性较多见,占75%左右。临床治疗方式一般为手术治疗,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手术的要求逐渐提高,追求美观的要求逐渐增高,选择微创治疗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随医学的不但进步,发现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肿块切除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对患者造成伤害较小,美观程度较高,本研究对经口腔前庭入路行腔镜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关善斌黄天斌
- 淋巴结转移率对老年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率对老年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预后的意义,旨在为评价该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诊治的149例老年HNSC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查、整体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的等结果。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明确患者OS和DFS随随访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明确淋巴结转移率对患者OS和DFS的影响。结果 149例患者OS和DFS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5(26.5~41.0)个月和28(22.5~33.0)个月。中位淋巴结转移率为0.1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淋巴结转移率评估OS和DFS的最佳切割值分别为0.13和0.18。淋巴结转移率≤0.13组中位OS和DFS显著长于淋巴结转移率>0.13组(45个月vs 33个月及34个月vs 24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率>0.13(HR=1.80,P=0.02)和淋巴结转移率>0.18(HR=1.57,P=0.03)分别是影响患者OS和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淋巴结转移率升高可能是老年HN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值得重点关注。
- 黄天斌关善斌王昌泉
- 关键词:老年头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率预后
- 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部缺损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采用胸大肌肌皮瓣对头颈部缺损患者予以修复性治疗,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自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病患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观察组采用胸大肌肌皮瓣,对照组采用股前侧皮瓣,比较两组患者头颈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术后感染率观察组为17.8%,对照组为42.86%,其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大肌肌皮瓣取材简易,因为有数量较多的皮肤以及组织可供取材,因此对于较大面积的组织缺损均能够修复,提高组织存活率,降低血供不足的发生率,其在头颈部缺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 黄天斌李加伟关善斌黄超
- 关键词:胸大肌肌皮瓣头颈部缺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21例术前药物准备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术前用药效果.方法 22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术前联合使用复方碘化钾溶液、普萘洛尔和地塞米松,观察临床用药效果、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 221例患者术前平均用药时间11d,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甲状腺明显变小、变硬,基础代谢率<+20%,心率<90次/min,检验室测定FT3、FT4正常或接近正常,均达手术指征.手术时间1.5~2.5h,术中出血量20~150 ml,住院时间13~17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复方碘化钾溶液、普萘洛尔联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准备,能较好控制甲亢症状,减少术后甲亢危象的出现,安全有效,也可缩短甲亢术前准备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天斌吴耀忠李加伟关善斌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准备药物
- 带血管蒂的组织瓣游离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
- 黄天斌周晓萍李皓关善斌王昌泉李加伟高妍黄
-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头颈肿瘤是人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及放疗。由于头颈部位解剖及功能的特殊性,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发音、进食、呼吸等生理功能以及外观,国际上发展方向是如何在治疗肿瘤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头颈肿瘤病理检查
- 超声刀在350例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700例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刀组和传统组,每组350例,超声刀组采用超声刀进行手术,传统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情况。结果:超声刀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并发症未增加。结论:超声刀用于开放甲状腺手术较传统手术有许多优点,如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安全性能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黄天斌李加伟关善斌黄超
- 关键词:超声刀
- TP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甲状腺癌KA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研究TPX2蛋白(Xklp2靶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甲状腺癌KAT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3—2016年期间60例新鲜冰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甲状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PX2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同时用siRNA干扰甲状腺癌KAT细胞株TPX2的表达,用MTT、流式分析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KAT细胞的增殖能力、凋亡改变及相关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 3、caspase 3)的变化。结果相对于癌旁组织,甲状腺细胞癌组织中TPX2的表达量在mRNA水平显著高表达(39/60)(P<0.05);在KAT细胞上干扰TPX2表达后,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能力,凋亡率增加,同时Cleaved caspase 3、Caspase 3相关凋亡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甲状腺细胞癌组织中TPX2表达水平相对癌旁增高,且与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相关,可能是甲状腺癌干预的新靶点之一。
- 关善斌黄新若李加伟黄天斌
- 关键词:甲状腺癌TPX2增殖细胞凋亡
-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头颈肿瘤患者12例,全部患者均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肿瘤切除术后缺损,观察患者术后皮瓣存活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2例患者中,11例(91.7%)Ⅰ期愈合,无皮瓣坏死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1例(8.3%)皮瓣坏死,经再次手术行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术后皮瓣成活。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游离具有成功率高、供区部位隐蔽、技术可靠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是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
- 黄天斌李加伟关善斌
-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头颈肿瘤术后缺损
- 鼻咽癌放疗失败后的手术挽救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挽救鼻咽癌放疗失败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84例,其治疗方式为手术经鼻锥内翻入路手术治疗并配合术后放疗。另66例患者为对照组,其治疗方式为经口腔硬腭入路手术治疗并配合术后放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及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总平均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口腔硬腭入路手术治疗鼻咽癌能有效提高肿瘤的切除率,降低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提高患者生存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 黄天斌李加伟关善斌黄超
- 关键词:鼻咽癌手术
- 经口腔前庭入路行甲状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效果、术后美容效果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经口腔前庭入路行腔镜甲状腺癌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24 h疼痛评分(VAS)、美容效果及甲状腺癌特异性生命质量(THYCA-QoL)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但住院时间更短,且术中出血量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28%)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的THYCA-Qo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行甲状腺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术区的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且具有术后颈部无瘢痕的美容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命质量。
- 关善斌黄天斌王昌泉陆柳汕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切除术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