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居科 作品数:26 被引量:110 H指数:7 供职机构: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深化医院改革 健全科学的医院管理体系 1996年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正确指导下,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出现了蓬勃生机,农业、工业的成功改革,繁荣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社会综合国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无疑对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医院的整体综合实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医院必须进行深化改革。 林展超 黄居科关键词:医院管理系统 医院改革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57例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 5 7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进行急诊CT检查 ,均采用枕下切口入路清除血肿 ,并扩大骨窗充分减压。其中 8例伴中度脑积水患者同时进行脑室外引流术 ,13例因伴大脑挫裂伤或血肿大于 30mL ,导致大脑镰下疝者同时进行相应额颞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 ,术中无死亡病例 ,7例 (12 % )伤后昏迷至手术时间超过 5小时者因脑干继发性损害于术后 3日~ 3个月死亡。手术 3个月后生存质量按日常生活能力评级恢复良好4 3例 (75 % ) ,均为术前格拉斯哥评分轻、中型者 ;中度残疾 3例 (5 % ) ;重度残疾 4例 (7% )。结论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的外伤后昏迷至手术的时间越短 ,手术疗效越好 ,早发现早手术是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质量的关键。 黄居科 王刚 吴良贵 麦荣康 严锡晖关键词:外伤性后颅窝血肿 脑积水 骨瓣减压术 颅脑外伤后脑积水的治疗体会 2006年 目的了解外伤性脑积水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1997年6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脑积水63例(18例急性脑积水、45例慢性脑积水)分别行脑室外引流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该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采用的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积水可转为慢性脑积水,脑积水患者经分流术后,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 麦荣康 黄居科 冯丽琴关键词: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 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23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早期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3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患者均在全麻下手术,作颞部长5cm 直切口,开颅骨窗约3厘米,在显微镜下分开脑沟或皮质,清除血肿并彻底止血。结果存活21例,根据 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2例,Ⅱ级10例,Ⅲ级5例,Ⅳ级3例,Ⅴ级1例。结论此术式损伤小、止血及清除血肿彻底手术路径短、视野清晰。 麦荣康 黄居科 姚国仙关键词:脑出血 基底核 小骨窗 显微手术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外伤患者前瞻性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重复性经颅磁刺激对脑外伤患者前瞻性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药物、高压氧、物理疗法及传统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60%最大刺激强度刺激患者双侧额叶,每侧刺激30次,频率为0.5Hz,每日一序列,连续治疗5d为一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d,连续4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Rivermead行为记忆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Rivermea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模拟现实环境刺激下任务完成情况明显改善(P<0.01)。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外伤患者前瞻性记忆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效果优于单用药物加物理及传统治疗组。 黄居科 麦荣康 陈尚杰关键词:脑外伤 记忆障碍 前瞻性记忆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针刺太溪穴对老年人脑网络的影响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采用无创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真针刺和浅刺太溪穴对老年人脑网络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人12名,在不同时间段分别真针刺和浅刺患者右侧太溪穴,针刺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来评估受试者的针感强度。在针刺的前后分别采集功能性磁共振影像资料,分析脑网络连接变化。结果真针刺组较浅刺组酸、麻、胀、温热的感觉强度更大。真针刺组与浅刺组相比,海马与尾状核之间连接强度最大,其次为眼眶部前额叶皮质与海马之间的连接,以及大脑岛叶与壳核,颞中回与眼眶部前额叶皮质的网络连接较强。结论真针刺较浅刺组具有更强的针感,并且使大脑的网络连接的相互作用增强。 王单 吕敦召 帅记焱 温秀云 谭婷婷 黄居科 谢红亮 殷亮 梁久平 陈尚杰关键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针刺 HR-MRI血管壁成像在不同年龄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的诊疗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青年和中老年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动脉机械取栓血管再通后HR-MRI血管壁成像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确诊并行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机械取栓治疗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和中老年组(>45岁),比较两组机械取栓血管再通术后4周和6个月患侧大脑中动脉的HR-MRI血管壁成像特点(管腔狭窄率、管壁重构指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及斑块强化率)及1年预后情况(mRS≤3分为预后良好)。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其中青年组16例,中老年组14例。机械取栓血管再通术后4周,两组责任侧大脑中动脉管腔狭窄率、重构指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及斑块强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械取栓血管再通术后6个月,青年组治疗侧大脑中动脉管腔狭窄率(37.47%±0.04%vs 60.00%±0.11%,P=0.024)、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0.63±0.18 mm vs 1.56±0.35 mm,P=0.016)及斑块强化率(0.35%±0.17%vs 0.57%±0.24%,P=0.043)低于中老年组。两组间术后6个月时管壁重构指数和1年良好预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青年相比,中老年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机械取栓再通术后的管腔狭窄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及斑块强化率更高,提示年龄可能是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影响因素。 胡建刚 廖文楷 郑勇 宋建勋 叶华卫 黄居科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机械取栓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观察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按神经外科常规处理和治疗。rTms组加用低频rTms刺激双侧前额叶,30次为1个序列。治疗前后2组均进行精神状态量表(MMSE)、Rivermead行为记忆(RBMT)及符号划消测验评分。结果:治疗20 d后,2组MMSE及RBM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1或0.05);2组间差值比较,rTm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符号划消测验评分rTms组的错划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漏划率治疗前后2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低频rTms对促进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有更明显作用。 黄居科 麦荣康 陈尚杰关键词:脑外伤 通过运动诱发电位比较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36例和小骨窗开颅手术24例,治疗后第1、2周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1周,微创组患者中有29例可引出MEP波形,小骨窗组只有9例可引出肯定波形;治疗后2周,微创组全部病例均能引出MEP波形,小骨窗组有24例患者能引出MEP波形,但潜伏期明显长于微创组。结论微创穿刺引流不但可清除血肿,而且对脑组织损伤小,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麦荣康 姚国仙 徐华 黄居科 吴良贵 王刚 李宏伟关键词:微创血肿清除术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运动诱发电位 PKC和MMP-9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脑膜瘤中PKC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46例脑膜瘤中,PKC阳性28例,阳性率为60.9%;MMP-9阳性24例,阳性率为52.2%。PKC和MMP-9阳性表达与脑膜瘤的组织学性质、浸润深度、脑外转移以及脑膜瘤分级有关(P<0.05),且PKC和MMP-9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86,P<0.05)。结论PKC和MMP-9促进了脑膜瘤的侵袭性,可能参与了脑膜瘤的演进过程。 黄居科 陈明振 吴良贵 王刚关键词:脑膜瘤 蛋白激酶C 基质金属蛋白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