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曙光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农民
  • 3篇小说
  • 2篇当代小说
  • 1篇第三代诗
  • 1篇第三代诗歌
  • 1篇虚无
  • 1篇隐痛
  • 1篇怨愤
  • 1篇诗歌
  • 1篇收割
  • 1篇太阳
  • 1篇天边
  • 1篇土改
  • 1篇农民工
  • 1篇叛逆
  • 1篇叛逆精神
  • 1篇情结
  • 1篇匮乏
  • 1篇悖论
  • 1篇朦胧

机构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作者

  • 7篇黄曙光

传媒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从传统的'匮乏'走向现代的'丰裕'--评陈应松长篇小说《到天边收割》
本文以陈应松的长篇小说《到天边收割》为研究对象,该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神农架深处的贫困孩子余金贵寻找母亲的故事,神农架不仅贫穷、封闭,而且愚昧、顽固、狡诈,令人绝望和窒息,“匾乏”成了这里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无法摆脱的基本生存状...
黄曙光
关键词:当代小说
文献传递
历史尘埃与个体隐痛——评阿来近作《随风飘散》被引量:1
2005年
阿来的新作《随风飘散》以20世纪50年代的四川阿坝为背景,讲述了一对来历不明无依无靠的母子艰难求生的故事,呈现了特殊历史境遇下民族地区特殊的生存状况,提供了历史变迁如何支配和改变个体命运的典型案例。
黄曙光
农民与现代梦
黄曙光
关键词:小说农民文学研究
先锋:一种姿态的两种向度被引量:1
2002年
艺术领域内曾被广泛使用的先锋一词在命名的同时 ,也为我们更深入地把握某些艺术的本质设置了迷雾。不同的先锋艺术群落在表面上往往表现为具有相似特征的共同姿态 ,但其内在的价值取向却可能截然相反。比如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歌。朦胧诗虽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大量采用象征、变形、自由联想等手法 ,具有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 ,但理想与关怀依然是其主要的价值取向 ;而第三代诗歌尽管继承了朦胧诗的叛逆精神 。
黄曙光
关键词:朦胧诗第三代诗歌现代主义诗歌虚无叛逆精神向度
城市怨愤与乡村情结——《高兴》中的农民工与现代性悖论被引量:2
2009年
《高兴》中的农民工在城市里拾荒挣钱,同时又对城市充满了仇恨。在不平而压抑的城市生活中,遥远的乡村成为一种温馨的记忆,给他们带来情感和心灵的慰藉。对农民工而言,城市代表的现代物质文明和乡村代表的诗意生命体验不可兼得,物质与诗意分裂,现代化背景下的生存变成了一个被迫远离诗意的过程。贾平凹在反感和批判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经验美化了乡村,彰显了乡村诗意的一面,而钝化了对乡村的批判眼光。
黄曙光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现代性悖论
农民与现代梦——土改以来小说中的农村变迁史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度,历来以农为本。中国步入现代史阶段后,传统的农业文明和农民开始受到批判。但在革命中,农民又成了最具革命性的阶层,是革命的绝对主力。二十世纪中期,土地改革由北而南逐渐展开,传统的乡村社会开始全面解体,...
黄曙光
关键词:当代小说
革命经典中的惩恶扬善与阶级外衣——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钱文贵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土改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钱文贵是丁玲塑造的典型的地主形象,但他的土地其实并不多。钱文贵之所以成为土改中的头号斗争对象并不因为他是地主,而因为他是群众痛恨的乡村恶霸。小说表面上是写土改中的阶级斗争,实质上却讲了一个惩恶扬善的故事。正是通过斗争钱文贵这样一个众矢之"敌",革命终于把群众发动起来,从而有效地整合了乡村资源,为最终赢得胜利创造了条件。
黄曙光
关键词:《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阶级斗争惩恶扬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