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庆华

作品数:40 被引量:175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海表
  • 11篇气候
  • 10篇降水
  • 9篇暖池
  • 9篇海表温度
  • 8篇西太平洋
  • 7篇ENSO
  • 6篇丝绸之路
  • 6篇西太平洋暖池
  • 6篇夏季
  • 6篇夏季降水
  • 6篇海上丝绸之路
  • 5篇气候变化
  • 5篇热输送
  • 5篇物理海洋学
  • 5篇海洋学
  • 5篇黑潮
  • 4篇水汽
  • 4篇年际
  • 4篇气象

机构

  • 3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8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国家海洋局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0篇齐庆华
  • 22篇蔡榕硕
  • 17篇张启龙
  • 6篇侯一筠
  • 4篇郑冬梅
  • 2篇程明华
  • 2篇谭红建
  • 2篇王红光
  • 1篇张俊鹏
  • 1篇许建平
  • 1篇李翠华

传媒

  • 5篇台湾海峡
  • 4篇海洋学报
  • 4篇应用海洋学学...
  • 4篇第一届中国大...
  • 3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海洋科学
  • 2篇高原气象
  • 2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第35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印度洋暖池变异及其与印度洋偶极子的关系
<正>在印度洋东部海域,终年存在着一个表层水温(SST)高于28℃的暖水区,即东印度洋暖池。该暖池与西太平洋暖池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暖水区,被称之为大洋暖池。大洋暖池幅员广阔,是全球大洋表层水温最高的海域,也是全球大...
张启龙齐庆华郑冬梅
文献传递
西太平洋暖池纬向变异及其对ENSO的影响被引量:16
2008年
基于SODA再分析资料以及SST、JEDAC和TAO观测资料,利用加权平均法建立了具有良好代表性的暖池整体暖水的纬向运移指标序列,并利用Morlet小波变换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暖池的纬向变异特征及其对ENSO的影响。结果表明,暖池具有明显的年际(2—7年)和年代际(10—16年)纬向变异,并在1976年前后经历了一次由弱到强的气候跃变。暖池内部的暖水大致可以50m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半部分的纬向变异幅度非常大,而其下半部分的纬向变异幅度则相对较小。但两者具有很一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趋势。暖池的年代际纬向变异对赤道中太平洋纬向风应力和纬向流有较好的响应,而且对赤道西太平洋上层热含量变化有较大影响。相关和合成分析表明,暖池的东扩、西缩对ENSO暖(El Nio)、冷(La Nia)事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暖池的异常东扩对El Nio有增强作用。
齐庆华张启龙侯一筠
关键词:西太平洋暖池ENSO
西太平洋暖池和东太平洋暖池变异对ENSO的联合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基于热带太平洋SST和850 hPa风资料,分析了西太平洋暖池东界和东太平洋暖池南界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异,并探讨了赤道太平洋纬向风异常对西太平洋暖池纬向运移的驱动作用以及热带东北太平洋经向风异常对东太平洋暖池经向变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和东太平洋暖池变异对ENSO循环的联合影响,并提出了一个联合影响指数。结果表明,当联合指数为1.6时,有可能出现一次新的El Ni o事件。这为ENSO的形成和演变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
齐庆华张启龙侯一筠
关键词:西太平洋暖池ENSO循环
西北太平洋水汽输送异常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耦合模态被引量:8
2009年
基于长时间序列的大气资料,计算了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水汽输送通量,分析了水汽输送通量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给出了西北太平洋水汽输送通量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耦合模态。结果显示:西北太平洋水汽输送通量场具有显著的经向型、辐散型和纬向型3个主要的空间型,这三种模态的年循环特征都很显著。夏季,西北太平洋水汽输送通量异常以辐散型为主,且具有显著的准两年周期振荡特征和明显的年代际变率;在西北太平洋水汽输送通量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前三类主要的耦合模态中,水汽输送通量异常以纬向型和辐散型为主。分析表明,西北太平洋水汽输送通量变化是影响中国东部降水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西太平洋暖池区、黑潮流域和中国近海尤其是南海海域则是向中国输送水汽的关键区域。这可为西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齐庆华
关键词:水汽通量降水
南海海表温时空演变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相关性初探被引量:12
2014年
利用我国近海1986-2008年间的海温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海温异常的时空变化,重点揭示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4-6月)南海表层海温异常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了其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表层海温异常存在一个显著时空演变模态,4月南海全域海表温度异常几呈负位相态势,其中正值信号首先出现于巴拉望岛以西海域,随后逐步向西向北扩展,5月南海大部已被海表温异常正位相控制,6月南海表层海温异常完成负-正位相转换。分析表明,南海表层海温异常时空演变的年际差异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早晚存在显著相关。综合已有研究认为,南海海表温异常时空演变所形成的季节内尺度的热力差异(主要包含演进趋势、速度和幅度等)可能是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一个重要因子,据此建立了海表温温差异常指标,其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具有较好的反映能力。此外,南海海表温异常时空演变与南海暖池的变化紧密关联。相关分析还发现,南海夏季风爆发前期南海暖池与印度洋暖池的海表温差异常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西太平洋暖池为负相关关系。南海海表温异常季节内演变在印-太暖池区海表热力格局及差异形成背景下或可通过影响大尺度经向和纬向环流而引发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之年际异常。
齐庆华蔡榕硕
关键词:年际异常
台湾以东黑潮经向热输送变异及可能的气候效应被引量:13
2012年
基于日本气象厅长序列水文再分析资料,通过估算台湾以东黑潮24°N断面热输送量,分析了该断面黑潮热输送的低频变异特征,并探讨了热输送变异与我国近海海表温度异常变化以及前期(前秋、前冬和春季)和同期(夏季)热输送变异与我国夏季降水异常变化的关联性。小波分析显示,台湾以东黑潮(24°N断面)热输送异常存在着显著的准2a周期振荡和约16a的年代际变化,且以上显著周期主要存在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另外,台湾以东黑潮(24°N断面)热输送变异的季节差异明显;50多年来,台湾以东黑潮(24°N断面)热输送呈现出长期增强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且各季节长期趋势也有所不同。相关分析表明,台湾以东黑潮(24°N断面)热输送低频变异可能是我国东部近海SST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回归分析发现,前期及同期台湾以东黑潮(24°N断面)热输送变异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变化有显著指示性,可能存在较大影响。
齐庆华蔡榕硕张启龙
关键词:热输送夏季降水
气候变化放大器:温度梯度在气候变暖下全球非均一性响应中的体现
一般的,南极、北极、青藏高原(由于其隆起成为地球中低纬度地区唯一大面积进入冰冻圈的地区)以及赤道暖池区域被认为是地球系统的4个极,主要对应冷极和暖极。气候变暖背景下,由于冰冻圈及其快速的变化对全球和区域的气候化起着至关重...
齐庆华
关键词:全球变化气候变暖温度梯度
气候变化与全球海洋: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评估之解读被引量:17
2014年
本文主要简介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海洋区域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的主要评估结论。本次评估报告首次将全球海洋视为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并根据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海洋学特征,进一步将全球海洋(不包括极地海域)划分为7个亚区域。评估结果表明,自20世纪初以来,海洋大部分亚区域的平均海表温度有显著上升,对CO2的吸收使得海洋发生酸化,过去60年来全球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直至生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呈现出若干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和脆弱性,如海洋生物物种地理分布的迁移,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丰富度的减少,渔业捕获量随不同区域的变化,以及珊瑚礁生态保护作用的减弱等;同时,评估报告还针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风险,提出了有关适应性措施。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海洋影响评估存在的不足和难点,以及中国今后需要加强的相关工作。
蔡榕硕齐庆华
关键词:海洋区域气候变化
夏季中国东部地区海陆温差变异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1957-2010年中国东部(105°E以东)355个站点的温度、降水观测资料和Hadley中心的HadISST海温再分析资料以及EOF等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东部地表气温和邻近海域海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构建了一个用于表征夏季中国东部与邻近海域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的温差序列,探讨了该序列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夏季海陆表面温度变化的强信号区分别位于中国黄海、东海北部及邻近海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2)夏季强信号区的海陆温差序列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约为4-6、8和15a的变化周期.此外,在2000年前后7月海陆温差发生明显转折,在1957-2000年期间,海陆温差幅度有下降的趋势,2000年之后则有上升的特点,并且与中国东部降水相关关系也不同;(3)6月份的海陆温差与中国东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7月份则与中国长江中下游及南部地区的降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夏季中国东部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的变化可能对中国东部的降水有重要的影响.
王红光蔡榕硕齐庆华谭红建
关键词:海洋气象学海陆热力差异夏季降水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水体振荡与ENSO海表温异常
ENSO事件的发生发展与西太平洋暖池的变化密不可分。利用海洋再分析数据,探究了西太平洋暖池水体的年际振荡特征,并以不同NINO指数变化为依据,从前期西太平洋暖池时空变化及其在上层海洋质量与热量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方面,初步探...
齐庆华
关键词:热带西太平洋暖池ENSO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