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毓霖

作品数:104 被引量:547H指数:1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基金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机械工程
  • 8篇电气工程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理学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3篇润滑
  • 19篇轴承
  • 16篇润滑剂
  • 14篇磨损
  • 14篇摩擦学
  • 9篇流体润滑
  • 9篇二相流体润滑...
  • 8篇润滑油
  • 8篇试验机
  • 8篇密封
  • 7篇陶瓷
  • 7篇摩擦副
  • 7篇摩擦学性能
  • 5篇性能研究
  • 5篇球轴承
  • 5篇接触疲劳寿命
  • 5篇金属
  • 5篇固体润滑
  • 5篇超声马达
  • 4篇乙烯

机构

  • 103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哈尔滨大电机...
  • 3篇郑州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佳木斯大学
  • 2篇中国航天机电...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哈尔滨建筑大...
  • 1篇中国船舶工业...
  • 1篇哈尔滨电站

作者

  • 104篇齐毓霖
  • 30篇王黎钦
  • 27篇宋宝玉
  • 20篇李新元
  • 20篇古乐
  • 17篇曲建俊
  • 10篇翟文杰
  • 10篇李秀娟
  • 9篇朱宝库
  • 8篇张三川
  • 6篇张志谦
  • 5篇高云峰
  • 5篇刘洪
  • 4篇敖宏瑞
  • 4篇金芝珊
  • 3篇张鹏顺
  • 3篇罗云霞
  • 3篇陈仁际
  • 3篇包大勇
  • 3篇金洙吉

传媒

  • 25篇摩擦学学报
  • 15篇润滑与密封
  • 10篇机械工程师
  • 10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机械科学与技...
  • 3篇推进技术
  • 3篇第五届全国摩...
  • 3篇第五届全国摩...
  • 2篇佳木斯大学学...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试验技术与试...
  • 2篇固体润滑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轴承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应用激光
  • 1篇机械设计与研...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8篇2003
  • 13篇2002
  • 8篇2001
  • 5篇2000
  • 7篇1999
  • 6篇1998
  • 3篇1997
  • 4篇1996
  • 8篇1995
  • 7篇1994
  • 2篇1993
  • 8篇1992
  • 8篇1991
  • 7篇1990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碳润滑油压粘特性的测试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作者利用自己研制的高压毛细管式粘度计对含碳粉的二相流体润滑剂进行了压粘特性的测试研究。结果为,当压力在l00MPa以内、温度在100℃以下时,含碳粉量在2%以内的二相流体润滑剂仍呈牛顿流体特性。并且温度增加时,压粘系数变小。
李新元宋宝玉齐毓霖金芝珊刘洪
关键词:润滑油
S—P—Mo减摩剂的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本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M-200型磨机试验机考察了S-P-Mo减摩剂在68^#汽轮机油(简称68^#油)中的减摩抗磨性能;用CL-100型齿轮试验机考察了该减摩剂在68^#油中的齿轮承载能力;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它们的磨斑表面形貌。试验表明,S-P-Mo减摩剂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可以大幅度提高68^#油的齿轮承载能力。
党旭佞曲建俊张志谦齐毓霖黄德瑞
关键词:减摩剂汽轮机油摩擦学性能磨损试验机
含超细颗粒固液二相流对PSZ陶瓷与钢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0年
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含超细颗粒固液二相流对部分稳定二氧化锆 (PSZ)陶瓷与GCr15钢滑动副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选择 90 # 机械油和QC30汽机油为基础油 ,分别加入五种超细固体颗粒 ,配制出不同浓度的2 0种油样 ,分别在 16℃和 10 0℃温度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超细固体颗粒添加剂的用量、试验温度和基础油都影响陶瓷与钢滑动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对超细颗粒添加剂的润滑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曲建俊宋宝玉齐毓霖
关键词:超细颗粒二相流体润滑剂PSZ陶瓷
对摩擦学研究的思考
本文探讨一个摩擦学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电压,电场等物理量来控制摩擦与磨损行为.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下在这一领域我们和清华的同行都取得了进展二最近我校翟文杰教授发现在含有添加油性剂或者极压剂的油中对磨摩擦副施加低电压〔2-3...
齐毓霖
关键词:摩擦学机械摩擦机械润滑极压剂界面化学
文献传递
摩擦系数f与涂层弹性模量E_c对超硬膜/基体系承载能力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研究了摩擦系数f、涂层弹性模量Ec对气相沉积超硬涂层膜/基体系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不同的Ec及f条件下膜/基界面两侧的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应力极值随参数Ec与f的变化曲线,指出摩擦系数的最佳范围为f≤0.25;涂层膜量Ec应尽可能与底材模量接近;并指出f对超硬涂层的失效形式的影响;随着f增大,膜/基体系失效形式由底材屈服导致涂层拉裂,转化为涂层剪断与剥离。其结论为正确选用合适的涂层、基体材料、沉积工艺及确定膜/基体系应用工况提供了依据。
王黎钦金洙吉齐毓霖朱宝库
关键词:涂层弹性模量有限元
脂润滑轴承搅动阻力的测试方法
1994年
搅动阻力在脂润滑轴承摩擦力矩中占主要地位,因而对轴承寿命有一定的影响.文中就搅动阻力的测试提出了动量矩定理测试新方法,论述了其原理、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实例证明之.附图3幅,参考文献4篇。
蒋书运朱宝库王连明齐毓霖
关键词:轴承润滑脂
超高真空下电流对铜/铝接触副静态粘着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在销-盘式粘着试验装置上,研究了超高真空下电流对铜/铝接触副静态粘着的影响。结果表明两金属间的粘着随着电流的增大及接触时间延长而增加。考虑因焦耳热引起的接触微峰的熔化作用,对结果进行了探讨。
翟文杰高云峰齐毓霖郭等柱
关键词:冷焊电接触真空
弹用涡喷发动机密封元件摩擦性能试验研究
2001年
从添加剂和表面改性两个方面 ,对某涡喷发动机密封部件摩擦副的摩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FROMULA 4 10和PC 70 0 0两种添加剂 ,以及磷化和刷镀铟铜合金两种密封环表面改性方法 ,能够改善密封元件的摩擦性能。
古乐王黎钦李秀娟齐毓霖刘艳梅刘振德
关键词:添加剂表面改性方法
弹用混合式陶瓷轴承的开发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为延长弹用涡喷发动机轴承的寿命、避免过早失效和提高其可靠性 ,在分析全钢轴承恶性失效形式的基础上 ,根据工况对轴承性能的要求研制了混合式陶瓷轴承 ,用拟静力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全钢轴承和混合式陶瓷轴承的性能指标 ,台架实验表明了陶瓷轴承以疲劳逐步扩展的良性失效形式为主要失效形式 ,能够克服全钢轴承在高速高温重载限量润滑条件下发生热失稳、咬死等恶性故障 ,对高速恶劣工况有很好的适应性。
王黎钦李秀娟古乐齐毓霖刘艳梅刘振德
关键词:失效形式全钢轴承
氮化硅/石墨激光合金化涂层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为获得金属表面特别是高副接触金属表面含自润滑特性且具有高硬度耐磨特性的功能材料 ,研究了 45 # 钢表面激光合金化氮化硅 /石墨复合涂层的工艺方法、组织特征、界面形态及其形成机制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对所形成合金化层的元素分布和含量进行了分析 ,并对试样硬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合金化层中元素Fe ,Co ,Si,C分布均匀 ;C含量达到了 15 6 9%,大部分以石墨的形式存在 ,具有一定的自润滑性能 ;但在形成合金化层的温度条件下 ,氮化硅分解严重 ;合金化层硬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Si Fe ,Co Fe固溶体的强化作用及高碳马氏体的生成和高硬度碳化物的存在。
王黎钦应丽霞张三川齐毓霖
关键词:激光技术激光合金化氮化硅石墨自润滑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