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昌玲

作品数:18 被引量:97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鼠尾藻
  • 5篇蓝藻
  • 5篇固氮
  • 4篇近海
  • 4篇固氮蓝藻
  • 4篇海域
  • 3篇盐度
  • 3篇邻近海域
  • 3篇近海域
  • 2篇大叶藻
  • 2篇东印度洋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叶绿素荧光
  • 2篇幼孢子体
  • 2篇植生
  • 2篇植物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2篇孢子

机构

  • 10篇中国水产科学...
  • 7篇上海海洋大学
  • 5篇天津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黄海水产研究...

作者

  • 18篇丁昌玲
  • 10篇孙修涛
  • 10篇梁洲瑞
  • 10篇汪文俊
  • 10篇王飞久
  • 9篇李涛
  • 6篇孙军
  • 6篇刘坤
  • 5篇刘福利
  • 2篇汪岷
  • 2篇薛冰
  • 1篇王东晓
  • 1篇韩笑天
  • 1篇顾海峰
  • 1篇张立敬
  • 1篇马兴宇
  • 1篇魏玉秋
  • 1篇周峰

传媒

  • 6篇渔业科学进展
  • 3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水产学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u^(2+)对鼠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以鼠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幼孢子体为材料,研究了Cu2+对不同生长时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不同生长时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对微量Cu2+都是敏感的。对于早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5μg/L以上浓度的Cu2+对其正常生长不利;当Cu2+浓度达到或超过250μg/L时,该时期幼孢子体基本停止生长。对于后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10μg/L以上浓度的Cu2+对其正常生长不利;1μg/L浓度的Cu2+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当Cu2+浓度达到或超过50μg/L时,该时期幼孢子体增长缓慢或基本停止生长。鼠尾藻幼孢子体的假根由于结构和功能特性,对Cu2+的敏感程度不大,Cu2+处理初期依然表现出快速增长。
梁洲瑞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丁昌玲李涛
关键词:鼠尾藻CU2+孢子体
环境因子对鼠尾藻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为了揭示鼠尾藻幼苗的生态适应性,研究了温度(5~34℃)、盐度(10~50)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对鼠尾藻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浓度高于8 mg/L或磷浓度高于1.2 mg/L,或温度高于28℃,对鼠尾藻幼苗的光合作用均有显著影响(P<0.05);(2)短时间的5~15℃的低温胁迫或10~50盐度胁迫6 h对鼠尾藻幼苗的Fv/Fm值影响不明显;(3)氮、磷浓度分别为2~4 mg/L和0.2~0.8 mg/L,且NH4+-N∶NO3--N的比值为1~3时,较利于鼠尾藻幼苗光合作用的进行。
梁洲瑞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丁昌玲李涛
关键词:鼠尾藻盐度营养盐叶绿素荧光
冬夏季南海西部固氮蓝藻被引量:4
2016年
本研究分析了冬季东北季风期(2006年11月27日—12月16日)及夏季西南季风期(2007年8月11日—9月16日)南海西部越南沿岸区域(10°-17°N,108°-115°E)的网采浮游植物样品,探讨了冬夏两季南海西部固氮蓝藻的物种、丰度及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固氮蓝藻丰度与分布的环境因素。冬夏两季南海西部固氮蓝藻主要有束毛藻(Trichodesmium)和胞内植生藻(Richelia intracellularis),束毛藻物种包括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ltii)、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以及汉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hildebrandtii),其中铁氏束毛藻为优势种,胞内植生藻主要与根管藻(Rhizosoleniasp.)共生。冬季时束毛藻藻丝体平均丰度为0.194×10^4 filaments/L,束毛藻细胞平均丰度为0.172×10^6 cells/L,胞内植生藻细胞平均丰度为0.255×10^4 cells/L,与笔尖形根管藻(Rhizosolenia styliformis)共生的胞内植生藻居多;蓝藻主要分布在调查海域的北部。夏季时束毛藻藻丝体平均丰度为2.995×10^4 filaments/L,束毛藻细胞平均丰度为6.007×10^6 cells/L,胞内植生藻细胞平均丰度为2.198×10^4 cells/L,与笔尖根管藻共生的胞内植生藻占优势。夏季时固氮蓝藻丰度高于冬季,胞内植生藻宿主更为多样化。本研究中温度及冷窝对蓝藻的分布有重要影响,而盐度单独对蓝藻分布的影响不大,与温度结合时表现出一定的限制作用。
丁昌玲孙军薛冰
关键词:南海西部夏季
海洋蓝藻固氮基因被引量:3
2008年
丁昌玲孙军顾海峰汪岷韩笑天
关键词:海洋浮游植物固氮基因固氮蓝藻海洋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生长
山东半岛大叶藻的抽样调查与鉴定被引量:4
2012年
2011年8~10月对山东半岛大叶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山东半岛大叶藻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山东半岛主要存在3种大叶藻科(Zosteraceae)种类,分别是大叶藻属Zostera的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矮大叶藻Zostera japonica Ascherson&Graebner以及虾形藻属Phyllospa-dix的红须虾形藻Phyllospadix iwatensis Makino。其中,大叶藻分布广泛,莱州湾、俚岛、小石岛、楮岛、汇泉湾等地均发现有大叶藻存在,莱州湾地区大叶藻呈斑状分布,汇泉湾呈零星分布,俚岛、小石岛、楮岛地区呈片状分布;矮大叶藻分布较少,莱州湾地区呈斑状分布,广饶地区零星分布;红须虾形藻仅发现于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呈斑状分布。调查还发现,山东半岛近海沿岸大叶藻海草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和破坏,除俚岛、小石岛、楮岛的大叶藻呈片状分布以外,其他地区的大叶藻均呈斑状分布或者零星分布。日照东港地区的海草场更是破坏严重,且本次调查范围内未发现大叶藻存在。
刘坤刘福利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丁昌玲梁洲瑞李涛
关键词:大叶藻海草ITS
印度洋-西太平洋区固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地理分布特征
印度洋-西太平洋区主要包括东印度洋、西太平洋及其交汇区域。印度洋-西太平洋区地理环境复杂,是海洋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热点研究区域。海洋固氮生物作为固氮功能群,对生态系统氮循环和初级生产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海洋固氮生物的多样...
丁昌玲
关键词:固氮生物蓝藻门东印度洋西太平洋
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对鼠尾藻叶光合及呼吸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为了揭示鼠尾藻叶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对鼠尾藻叶进行了光合及呼吸作用的初步研究:(1)对鼠尾藻异形叶(阔叶、狭叶、气囊)的最大表观光合速率、饱和光强、光补偿点、初始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色素含量、比叶面积和显微结构等进行了差异比较,初步探讨了鼠尾藻产生叶形变化的可能原因;(2)研究温度和盐度胁迫对鼠尾藻初生阔叶的表观光合速率(Pn)与暗呼吸速率(Rd)的影响,初步分析了鼠尾藻初生阔叶的抗逆生理,可为基于营养繁殖的鼠尾藻人工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5~24℃是鼠尾藻初生枝条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5℃或大于30℃的温度胁迫1 h对初生阔叶的Pn有显著影响,低温(10℃以下)或高温(大于30℃)胁迫1 h对Rd也有显著影响,但是恢复培养24 h后,低温胁迫组的Pn和Rd均可基本恢复正常;短期的高盐或低盐胁迫对初生阔叶的Pn均有显著影响,尤其是盐度0和盐度60组,但是处理9 h后恢复培养24 h,盐度0组的Pn可恢复正常,而盐度60组的不能恢复;在整个胁迫过程中,盐度40和盐度50组均表现出较高的Rd,盐度0和盐度60胁迫对Rd均有显著影响(P〈0.05),各个盐度处理组在处理9 h后恢复培养24 h,其Rd均可恢复正常。
梁洲瑞王飞久孙修涛张立敬刘福利汪文俊丁昌玲李涛刘坤
关键词:鼠尾藻温度盐度光合作用
GeO2对海带幼孢子体培育过程中硅藻污染的抑制效应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以光系统Ⅱ最大荧光产量(Fv/Fm)为指标,结合形态显微观察,研究了GeO2在海带幼孢子体培育过程中菱形藻污染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1)对于菱形藻,当GeO2浓度在5mg/L以上时,对其Fv/Fm值有显著影响,达到或超过15mg/L时菱形藻趋于死亡。2)对于海带幼孢子体,GeO2浓度在20mg/L以上时,对其Fv/Fm值有显著影响,达到或超过30mg/L时其趋于死亡。3)对于受到菱形藻污染的海带幼孢子体,GeO2浓度在15mg/L以上时对其Fv/Fm值有显著影响,达到或超过20mg/L时其趋于死亡。综合来看,当GeO2浓度为5~15mg/L时,菱形藻光合作用受到较强的抑制,而对海带幼孢子体影响不大。
李涛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刘福利丁昌玲梁洲瑞刘坤
关键词:菱形藻
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蓝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
本论文通过对中国黄海、东海、南海的典型海域进行调查与研究,共9个航次,叙述了在黄海、东海、南海海域蓝藻的生物量和时空分布,初步分析了影响蓝藻生长与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以及固氮蓝藻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
丁昌玲
关键词:固氮蓝藻中国近海生物量
文献传递
2014年春季季风间期东印度洋赤道及其邻近海域硅藻群落被引量:7
2016年
2014年4月10日至5月13日在东印度洋赤道区及其邻近海域(10.08°N—6.00°S,80.00°~96.10°E)进行硅藻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调查。分析了45个网采样品,共鉴定出浮游硅藻34属113种(包括变种、变形及未定名种),大部分物种为热带外洋性种以及暖海外洋性种,与该海区的热带及亚热带的环境特征一致。优势种为佛氏梯形藻(Climacodium frauenfeldianum)、地中海细柱藻(Leptocylindrus mediterraneus)、密聚角毛藻(Chaetoceros coarctatus)、美丽漂流藻(Planktoniella foromsa)、大西洋角毛藻那不勒斯变种(Chaetoceros atlanticus var.neapolitanus)、距端假管藻(Pseudosolenia calcar-avis,即距端根管藻Rhizosolenia calcaravis)、圆柱几内亚藻(Guinardia cylindrus)、达蒂角毛藻(Chaetoceros dadayi)、伏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离心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excentrica)、瘤面角毛藻(Chaetoceros bacteriastroides)以及笔尖根管藻粗径变种(Rhizosolenia styliformis var.latissima)等。硅藻的平均细胞丰度为1.855×103个/m3,其平面分布不均匀,赤道断面细胞丰度较低,高值区出现在海区北部。聚类分析发现有7种生态类群,这些硅藻的种类和丰度平面分布与上层水体(200m以浅)温度、盐度及营养盐的水柱平均值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薛冰孙军丁昌玲王东晓
关键词:硅藻东印度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